兖州区历史人物介绍2
牛梦英
   清代人。字卓然,别字眉村。祖籍济宁。其上代牛黉明末做了鲁王女婿(俗称“郡马”),移家兖州城内钟楼街,后又于城南今牛家楼村建了别墅,成为“滋邑望族”。梦英少有文名,二十岁考秀才第一。雍正(1723~1735)初,被荐举为“贤良方正”(有道德、有才能的代表人物的一个虚衔),受到皇帝的召见。后任命为河南息县知事,很受民众爱戴。但不到半年,他却因不能适应官场的跪拜逢迎,辞归家乡,“以栽花种竹自娱”。他是当时著名的书画家,清代《县志》说他“尤
[]
周元英
   清末时人。字仲三,晚年自号鸿雪老人。咸丰九年(1859)生于城内南门里街。幼家贫,常忍饥去塾读书。本名冠英,考秀才时主考召见说:“你这一寸帽子可以摘掉”。乃改今名。以岁贡生授武进(今属江苏)知县,历任常州府五品执事、定武军坐查等职。热心教育,公余设帐授徒。1915年周元英五十六岁诞辰时,学生们给他送了一面匾额,书“瓣香心奉”四个大字,表示对他的崇敬。后死于任所,生徒百余人护送其遗体来兖,极尽哀悼。元英特擅书法,为一县之冠。工诗词,兼撰
[]
傅星伯
  作为著名国画家、地方文化名人,傅星伯在兖州市家喻户晓,他的画派代表人作“鹰”成为人们最珍爱的艺术品。傅星伯191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喜爱画画,而且非常专心。先后得益于安雨田、张子莲的教诲。而齐白石的关怀,使他真正地步入艺术的殿堂。齐白石从傅星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个青年人具有灵性的天赋,看到了一个青年人具有热情的笔触,所以他写道:“星伯画手,头头皆能事,世有只知自誉也,不能知星伯也。八十三岁白石,癸未。”在另一张纸上又写道:“画
袁世硕
  袁世硕1929年生于兖州,1949年考入山东大学师从冯沅君教授,毕业后,成为冯沅君的助教。袁世硕研究元明清文学,继承了冯沅君的治学方法和谨学态度,他注重从基本的训释古义、稽考史实做起,力求掌握最充分、最详实的文献资料,通过审慎的分析,搞清与所要解释、评论的文学作品有关的历史事实。他通过慎实的分析论断,认为《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代末年,认为《水浒传》绝不可能是出自武定府郭勋或其门下士之手笔,武定府只是这部小说的最早刊行者。袁世硕为了弄清清
展涛
  曾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名牌大学校长,展涛在数学领域里有许多辉煌的成就和荣誉。展涛1963年生于兖州,1979年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学习,198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1月至1992年12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费赖堡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3年1月晋升为教授,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2000年7月任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师从我国著名数学家、前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院士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成绩显著,先后
数学家
王景禧
  王景禧 (1867—1932)字燕泉,号石荪。光绪十六年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兼国史馆协修,又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他生活于清末内忧外患极为严重的时代,思想上倾向于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改良派,与康有为有较深的交往。戊戌变法失败后,不被重用,出京任济宁南池书院山长,又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护送留学生。此后他便致力于教育事业,曾任齐鲁大学教授,创办了山东优级师范专科学堂、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等。辛亥革命前曾任山东省咨议局副议长;北洋0时期,曾任国务院秘
[] (18671932)
牛运震
  牛运震(1706—1758),字阶平,号真谷,山东滋阳(今兖州市)人。雍正十一年(1733)中进士,乾隆三年(1738)六月选授秦安知县。牛运震任秦安知县后,极力兴办教育,选就人才,于乾隆四年(1739)春,在县衙东,购买民宅一处,创办“陇川书院”。他挑选城乡聪慧子弟入学就读,并在公余之暇亲自给学生讲课,一时学风渐起。几年间,秦安人才辈出,不少学士登高第,在事业或学术上做出了惊人的成绩。牛运震任职时,以“做官为民”为宗旨。他身体力行,积
[] (17061758)
范淑泰
  范淑泰(1603—1642)字通也,大来,又字木渐。自幼有大志,以天下事为己任。24岁中举,次年成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又升吏科左给事中等职。当时朝廷权0当政,吏治腐败,他奋不顾身,-言事百余次,激烈地抨击时弊,指斥0佞,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祯十五年(1642)升吏科都给事中,奉旨去浙江主持乡试,事毕回故乡小住,适逢兖州大饥,人死过半,他捐出家产赈济,活人无数。这时,清兵南下侵掠,他积极参与守城,捐赀助饷,又亲自上城巡逻
[] (16031642)
毕再遇
  毕再遇 (1148—1217)字德卿,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的父亲毕进是岳飞的部将。毕再遇自幼受家庭熏陶,苦练武艺,熟读兵书,矢志抗金。在开禧二年(1206)开始的北伐战争中,他任主将。他有勇有谋、指挥得当,屡立战功。尤其在泗州、灵壁、-、楚州诸役中,给敌军以沉重打击,使敌人听到“毕将军来也”便闻风丧胆,表现出他杰出的指挥才能和骁勇无敌的作战实力。因为功劳卓著,毕再遇屡升为左骁卫将军,武功大夫,镇江都统制,兼权山东、京东招抚司事,兼扬州
[] (11481217)
江公
   经学家江公,史佚其名,是汉武帝(前140—前87)时的经学博士。他精通《诗》和《春秋》两经,为著名《鲁诗》学者申培的弟子。他和董仲舒共同仕于朝廷,为武帝讲《春秋》经。董仲舒讲《春秋》宗《公羊》之学,江公则宗《谷梁》之说。后来江公回到故乡瑕丘,设帐授徒,由于他的传授,《谷梁春秋》才得以流传至今。江公的弟子中有韦贤,人称邹鲁大儒,后来成为宰相。江公的孙子也被立为博士,也称江公。江氏一家世代为博士,薪尽火传,于中国学术的传承是有贡献的。西汉
徐圆朗
   徐圆朗(?-623) 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隋鲁郡(治今山东兖州)人。大业十三年(617)起兵反隋,攻占东平(今山东鄂城东),分兵略地,有众二万余人。后附李密。密败,降王世充。充败,降唐。武德四年(621)窦建德牺牲后,他与建德旧部共推刘黑闼再起。旋据地自称鲁王。六年,与黑闼先后败死。
[] (?~623)
陈汤
  陈汤(生卒年不详),字子公,西汉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西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陈汤自幼喜好读书,有博达的学识,并善于写文章,但因他家贫无节而得不到州里的举荐,陈汤便自己跑到长安去求官。几年后,陈汤受到了富平侯张勃的赏识,并在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被举荐给元帝。但在等待朝廷任命时,却赶上其父病故。为了得到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他咬着牙
[] 十七史百将传
徐彦伯
  徐彦伯,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人。七岁能为文,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暠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称河东三绝。屡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历太子宾客卒。彦伯文章典缛,语言清丽沉凝,功力深厚;晚年好为强涩之体,颇为后进所效。题材上多闺愁思怨和应制侍宴之诗篇。代表作有《拟古三首》、《雪》、《春闺》、《题东山子李適碑阴二首》、《淮亭吟》、《芳树》、《胡无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