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名人录
何香凝
  何香凝(1878~1972),原名谏,又名瑞谏,自号双清楼主,祖籍南海县神安司大通堡(今东漖镇海南村棉村),出生于香港。其父何炳垣是香港一大地产商,支持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何香凝与廖仲恺在广州结婚。光绪二十八年,她与廖仲恺东渡日本留学,何香凝先进东京日白女子大学,后转入女子师范预科就读。光绪三十四年改入东乡女子美术学校,在高等科学习绘画,清宣统二年(1910)秋在美术学校毕业。早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何香凝夫妇于东京就结识了孙中山,并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光绪三十一年她第一批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二个女会员。宣统三年(1911)春,何香凝回到香港,
(18781972)
张维屏
  张维屏(1778~1857),字子树,号南山,晚年又号老渔,广东番禺人。父亲张炳文,曾任四会县学训导,因而家学渊源,熏陶有素,幼即能诗。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时年十三,应县试。同里方姓者,家有园池一区,值白莲盛放,招集名士赏莲赋诗,张维屏时所作诗最好,方氏便以女许配给他。但尚未成婚,该女病逝,他写诗哀悼,词哀艳动人,为时人所传诵。嘉庆九年(1804),参加广东乡试,中举人。及至京会试,落第,返粤和番禺林伯桐、黄乔松、段佩兰,香山(今中山)黄培芳,阳春谭敬昭,南海孔继勋在白云山筑“云泉仙馆”,据蒲涧廉泉之胜,为日夕诗酒唱酬之地。广州知府伊秉绶,特为之书“七子诗坛”匾额。道光二年(1822)
[] 南粤先贤 (17781857)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广东南海县人。伟大的爱国工程专家。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回国后参加了马尾海战。战后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后主持修建了包括京张铁路在内的多条铁路。因积劳成疾,于1919年4月24日下午3时30分在汉口逝世,享年59岁。 詹天佑:占尽道德之美的铁道专家 “要想富,先修路”以及“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之类的民谚至今仍口耳相传,正因为民间对交通有着这种天然的、虔诚的、长久的崇拜,詹天佑铁道专家的姿态才一直没有为人们所淡忘。在小学教材里,詹天佑高
南粤先贤 (18611919)
梁佩兰
  梁佩兰(1629~1705),字芝五,号药亭,又号紫翁,晚年更号郁洲,祖籍南海县西浦乡西浦村(今东漖镇海北村西浦)。清初诗人,与屈大均、陈恭尹合称为“岭南三大家”,又与程可则等6人并称为“岭南七子”。梁佩兰自幼聪敏,早有诗名。清顺治十四年(1657)应乡试,列第一名解元,时年29岁。其后屡试不第,致力攻诗,与屈大均、陈恭尹等唱酬,名播海内。康熙二十七年(1688)戊辰科会试,中第10名进士,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敕授征仕郎,后被吏部任命为知县。此时,他年事已高,没有到任,便留在京都以写诗为乐。一年后告假还乡,隐居于广州西关丛桂坊,其后又筑居仙湖,与好友结诗社于兰湖,主持粤中诗坛。康熙四十二年(1
[] 一代诗才逐流水 (16291705)
安珂
  安珂,1959年8月21日出生在广州沙面的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籍贯河北省赞皇县。那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年代。安珂自幼就爱看描述英雄故事的“小人书”,爱听打仗的故事。他经常穿着他喜爱的小海军服,肩上挎着小木枪,和小伙伴一起玩“打仗”。上学以后,他开始阅读《雷锋的故事》、《普通一兵》等书。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广大劳动人民、知识分子、干部的优良品质,给他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十年浩劫过早地结束了安珂的幸福童年,他和那个年代的同龄人一样,有理想和抱负,也有迷茫和苦闷。他经历过坎坷,碰过壁,但他始终一步一个脚印地执着追求真善美,相信明天。他的中学时期大多是在农村分校、军事训练、学工、学农中度过。他的母校广州市二
(19591983)
红线女
   红线女(1927~2013 ),广东开平人,生于广州西关,原名邝健廉。红线女是粤剧艺术的一代宗师,红线女开创了中国粤剧史上花旦行当中影响最大的唱腔流派之一 —红派艺术,为岭南粤剧艺术乃至中华文明树立了不朽的丰碑。1924年12月27日,出生于广东开平水口泮村。家住广州西关,常随母亲到戏院看戏,回来在家中仿效演唱。1938年因日军侵华而失学,同年7、8月间,随母亲经澳门赴香港,拜舅母何芙莲为师,正式学艺,取艺名小燕红。1939年春节,在胜寿年班首次登台演出。从此,她在戏班中练功、学唱,夜场演出扮丫环、宫女的角色。在香港郊区演出日场时,也担任一些戏份不多的配角,在“天光戏”中,还有机会演主角。1
粤剧皇后 (19272013)
谭莹
  谭莹(1800~1871),字兆仁,号玉生,广东番禺县捕属(今属广州市)人。生于富家,幼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且天资聪颖,强记过人。善诗文,尤工于词赋。年少时,曾与友人宴集粤秀山寺,作诗文悬挂在寺壁上,粤督阮文达阅其诗文,颇赏识其才华。道光初年,出应县试,考取第一名。后出应院试、典试均列前茅,才名日高。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人,咸丰九年(1859)赏赐内阁中书衔。谭莹生性坦率,刚直不阿,淡泊仕途,不求钻营,唯倾心于教书育人。历任肇庆府学教授、曲江县学教谕、博罗县学教谕、嘉应州学训导、化州训导。后升琼州府学教授,以年老多病为由,未赴任。曾主持广东最高学府学海堂学长教职达30 余年。主持粤秀
[] (18001871)
马万祺
  马万祺,1919年10月21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南岸村,大学学历,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暨南大学名誉博士。马万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澳门中华总商会永远会长,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永远主席,澳门大华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万祺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澳门工商界知名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因病于2014年5月26日18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个人履历1919年10月21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1938-1941年,在香港成立泰生行永裕昌并出任经理1941-1944年,移居澳门,先后与友人组织恒丰裕行、
[] (19192014)
黄世仲
  黄世仲(1872~1912),又名黄小配,黄耀恭之弟,别号“禺山世次郎”,又号“世界一个人”,笔名“黄帝嫡裔”。早年就读于佛山书院,后因家境渐贫,一度在广州谋生。后与其兄同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谋生。曾在保皇会的《天南新报》任记者、。随后参加了孙中山老友尤列领导的“中和堂”,在政治上与保皇会决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回香港,在陈少白创办的《中国日报》当记者。次年,在香港与郑贯公办起《世界公益报》和《广东日报》(与《中国日报》合称为“三大革命报刊”)。是年,康有为发表《政见书》后,黄世仲便在《中国日报》发表了《驳康有为政见书》。当《中国日报》与《商报》就君主立宪与革命问题展开激烈论战时
(18721912)
潘仕成
  潘仕成,字德畲,又称德舆、德隅。祖籍福建,世居广州。早年继承家业经营盐务,后承办海防和战船军工生产,遂成巨富。潘仕成青年时代原有志于科举成名,走仕子功成之路,故取名仕成。道光十二年(1832)参加顺天(北京区)乡试,得副榜贡生。适逢京城灾荒,捐赈巨款救济饥民,得钦赐举人。自后无心官场角逐而务实奉公,以劳绩显著,受清帝赏戴花翎,加布政使衔,道光二十七年,授两广盐运使、浙江盐运使等职。在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他奉命督办沿海七省战船,并自动捐资加制战船,一次就捐助抗英军饷计8万两,被赞为“粤省绅士中最为出力的一员”。在地方招募抗英壮勇和组建团练以保卫广州时,潘仕成更鼎力资助,还代垫同业商行捐的巨
(178518973)
李辀
  李辀(1490~1545),字文舆,号过斋,番禺县崇文社(乡)西塱村(今东漖镇西塱村)人。自幼聪明,10岁能写文章。明正德八年(1513)被推荐乡试,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出任福建侯官县知县。当时人民负担繁重,李辅上任后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制订条例,废除那些没有名目的捐税。其时狱吏与文牍官互相勾结,官府案件堆积如山,有的甚至10年也没有结案。李辅不徇情枉法,了结了这些案件,因而深得朝廷信赖,升他做南京刑部主事,再提升为郎中。后任刑部诸司长官。嘉靖十四年(1535),外调为袁州长官,时适逢天大旱,李辅上 书朝廷,奏请朝廷减免了全州当年的租税,使很多灾民获救。李辅正待升迁,拟人朝觐见皇上之时
[] (14901545)
廖奉灵
  廖奉灵(1903—1994),女,祖籍广东省番禺县。1903年3月20日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长大。其父廖德山曾是孙中山的同班同学,毕业后又与孙中山同时在澳门行医,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多年,他主张教育救国,曾开办过一所中学,10个子女中有8个当过校长。廖奉灵年幼时即受其父教育救国民主主义思想影响,立下教育救国志向,勤奋读书。1924年毕业于岭南大学,先后在培正、培道、执信等中学任教。1929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攻读历史和教育学硕士学位。1931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回广东省岭南大学执教。翌年2月,廖奉灵放弃在岭南大学任教的优厚条件,应聘到协和女子师范学校(该校前身是由美国传教士碧卢夫人于1911年
(19031994)
曾喆
  曾喆(1972—2001),1972年9月30日出生于广州。曾喆的祖父母、父母亲曾居住在荔湾区逢源北街25号。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然而在美国纽约遭遇2001年“9•11”-后,曾喆的名字和他舍身救人的事迹,传遍中国、美国和全世界,这一闪耀着光辉的名字,永存于世人心中。曾喆的父亲曾柱华在东风印刷厂当美工,经朋友介绍与在从化神冈西湖小学任教的岑娇娴结婚,婚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直到1979年,曾喆入读小学一年级时,母亲才调回荔湾区当小学老师。曾喆随母亲迁居荔湾后,在逢庆首约小学上学。曾喆的父母坚持言传身教,培养孩子树立起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曾喆在小学时,就是老师的好帮手,常帮老
(19722001)
黄伯耀
  黄伯耀(1863~1940年前后),清番禺县茭塘司崇文二十四乡大桥(今广州市芳村区)人。他少年时期在佛山读书,十三四岁时就帮助父亲所管理的纸店记账。成年后回家乡麦村学堂教书,郁郁不得志。1891年(一说1894年)与其弟黄世仲前往吉隆坡谋生。当时,尤列创设中和堂于英属南洋各埠,工界从之如归,伯耀加入中和堂,成为其中一员。中和堂表面上是洪门会堂,实际上是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外围组织。伯耀的文章写得很好,经常为当地华文报纸撰稿,文名渐著。其后,他尝担任星洲《大南报》。黄世仲回香港参加《中国日报》工作,伯耀仍留在南洋任《天南日报》记者、《图南日报》。1905年他回到香港,协助办好香港同盟会机关报《中国
(18631940)
邝如章
  邝如章(1945—1992),广东省南海县人。1965年在广东省电力学校电力专业毕业后,在荔湾区黄沙街黄沙仪表组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1992年,先后担任过东风电器厂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荔湾区东风电工合金厂负责人、东风电工合金厂厂长和广州市电工合金厂厂长与党支部书记等职务。曾当选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邝如章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电触头工作27年。他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大胆管理,团结带领全厂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从试制电器开关上的专用材料——电触头开始,不断攻克难关,并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和生产出一代又一代新产品,计有银氧化
(19451992)
黄志坚
  黄志坚(1919—1994),祖籍广东省台山县,1919年生于今荔湾区西关的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是一位能诗能文,与书画艺术界来往密切的开明绅士。1932年以前,黄志坚随父母辗转于广州和香港两地生活与学习。1932—1942年,黄志坚定居香港,曾先后在建邦学校、英陶书院、汉文师范中学和岭南艺院读书。1940年考入岭南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1946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4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钟明直接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同年被选为中华斐陶斐荣誉学会会员,公开职业为广东国际救济委员会秘书,兼任岭南大学社会系教师,曾为《民主生活》等刊物撰、译文章。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荔湾区、广州
(19191994)
大汕和尚
  大汕(1633-1705)俗姓徐,字厂翁,号石濂,江苏省吴县人。他的挚友曾灿说他幼而警敏诡秘。画仕女,作诗有佳名,有故出家,踪迹诡秘。后当长寿寺住持。与岭南名士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等结交朋友,后偕构恶。康熙三十四年(1695)不畏艰险,前往安南(今越南)顺化,主持佛事,深受尊崇,被尊封为国师授戒传法,传播中国文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件要事。第二年秋,大汕携大量赐赠珍宝财物回广州,用作修建广州长寿寺、白云山弥勒寺等的经费。大汕能诗善画,自重修长寿寺后,常在寺中设宴,为文酒之会,着有《离六堂集》12卷,竹枝词《依梦寻欢.竹枝词卷》12首。现广州美术馆藏有他的《墨竹图》,广州博物馆藏有他的《古
[] (16331705)
谭宗浚
  谭宗浚(1845~1888年),原名懋安,字叔裕。广东南海人,其父谭莹是广东著名学者、文学家。谭宗浚少承家学,聪敏强记,8岁作《人字柳赋》,一时传诵。曾肆业于菊坡精舍,从师于著名学者称澧,为东塾学派弟子。乡试中举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会试,以一甲第二名及第,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纂修,方略馆协修、教习,庶吉士,加侍读衔。曾任四川督学。休假期间,常回广州。谭宗浚是元岗村谭姓同宗,下元岗的谭氏宗祠有谭宗浚立的旗杆夹。清光绪六年(1880年),石牌村派老更到元岗村勒收耙齿坜陂水谷,因天旱失收,遭到拒绝。老更回去后,石牌村组织村民持械,抬了十几桶火水(煤油),准备烧下元岗村。谭宗
[] (18451888)
梁毅文
  梁毅文(1903-1991),女,祖籍广东番禺县。宣统末年(1911)起,就读于香港庇理罗士学校及广州坤维女校小学和中学。1917-1923年。在广州夏葛医校医学系学习,毕业后在上海妇儒医院任住院医师。1925年在广州夏葛医学校附属柔济医院、岭南大学孙逸仙博士纪念医院工作。翌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妇产儿科。1928年任柔济医院妇产科主任。1929年到美国费城女子医学院进修妇产科,取得医学博士学位。1931年到奥地利维也纳医学中心进修妇产科、解剖学及病理学。同年底回广州柔济医院任妇产科主任。1949年再赴美国纽约医学研究中心深入研究解剖学、病理学。新中国成立后,报国心切,于1950年9月返广州柔
(19031991)
全部荔湾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