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历史人物介绍10
蔡旭
  蔡旭,小麦栽培及遗传育种学家 1911年4月14日生于江苏武进。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 曾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农学系主任、副校长兼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作物学报》主编,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毕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早年在金善宝教授指导下选育出“南大2419”抗锈小麦良种,推广面积近亿亩,为中国小麦推广史上面积最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11985)
伍小平
  伍小平, 女,实验力学家。1938年2月17日生于天津,原籍江苏武进。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实验力学研究。对空间散斑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严格的公式,发展了部分相干光散斑干涉的统计分析。在测试技术方面,提出了散斑干涉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的技术、水洞中船用螺旋桨在水动力作用下变形测量技术、用于细观变形场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柳百新
  柳百新,材料科学家。1935年6月10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武进。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在载能离子束与材料的作用及改性、薄膜材料和核材料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以金属多层膜离子束混合为实验手段研究亚稳合金相的形成与相变,提出二元金属系统中非晶态合金形成的经验模型,建立相应的热力学模型,提出从原子互作用势计算玻璃形成能力,并从第一性原理计算亚稳合金相的稳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进东
  赵进东,植物生理学及藻类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56年11月生于重庆,籍贯江苏武进。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199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藻类生物学研究,对蓝藻细胞分化和格式形成有系统研究,尤其对蓝藻异型胞分化中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有深入研究。揭示了钙结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定强
  苏定强,天文学家 1936年6月15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武进。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曾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9委员会(天文仪器与技术)主席。 在大望远镜光学系统的研究中,提出一系列新的折轴系统和透棱镜改正器。和王亚男共同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光学系统优化程序。提出了应用主动光学产生按传统概念不能实现的面形变化的光学系统的新思想,和王绶王官共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定
  陆定(1873年-1930年),原名陆子福,字厚生,因他少时聪慧,每考必中,长辈因此替他改名为陆定。又字静安,号建三,晚清举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曾下令逮捕了陆定和其他很多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陆定经同乡翰林汪洵之推荐入度支部(后为财政部)供职,历任司长、参事、赋税司长等二十余年,是国民党员,也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妻子
(18731930)
刘纶
  刘纶(1711-1773年8月13日),少俊颖,六岁,能缀文,长工为古文辞。乾隆元年,以廪生举博学鸿词,试第一,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迁侍讲,进太常寺少卿。四迁,擢内阁学士。十二年,扈跸木兰,奏秋郊大猎、哨鹿二赋,称旨。十四年,直南书房,授礼部侍郎,调工部。十五年,命军机处行走。十六年,土默特贝子哈木噶巴雅斯朗图不按原议年限驱种地流民,命纶偕侍读学士麒麟保往勘。六月,疏言:“出口民价典旗地,应遵原议三年、五年限外撤还原主。其领地耕种为佃
清朝兵部尚书 (17111773)
萧铣
  萧铣(583年-621年),西梁宣帝萧詧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西梁靖帝萧琮堂侄,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首领。隋大业元年(605年),萧铣之叔伯姑母被隋炀帝册立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于是被任为罗县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在罗县起兵,自称梁公。十月,自称梁王。唐武德元年(618年),在岳阳称帝,国号梁,建元鸣凤,置百官,均循梁朝故制。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今越南河内),北至汉水,拥有精兵40
[] 南朝梁皇帝 (583621)
萧璇
  萧璇,是南朝梁时期的皇室后代。其父亲名为萧岩,祖父名为萧詧。萧詧是昭明太子第三子。承圣三年(554,西魏恭帝元年,北齐天保五年)坐镇长安的宇文泰派出名将于谨与杨忠南伐 。于谨攻破江陵,俘虏梁元帝后,决心扶植萧詧而与江东分庭抗礼。于是萧詧在江陵称帝,国号曰梁。后人为与建康相区别称之为西梁或后梁。萧璇有个儿子叫萧铣,是隋末群雄之一。大业十三年(617)萧铣在今湖南北部起兵,称梁王,改元鸣凤 ,追谥祖父岩为安平忠烈王,父璇为安平文宪王。
萧岩
  萧岩是南梁帝萧琮的叔父,587年八月,隋帝杨坚征召后南梁帝萧琮至长安朝见。萧琮叔父萧岩率众投奔陈帝国。被陈后主封为陈东扬州刺史,杨坚下令废除后南梁帝国,南梁帝国结束(502-587)。陈吴州刺史萧瓛能得物情,陈亡,吴人推萧瓛为主,右卫大将军武川宇文述帅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讨之。落丛公燕荣以舟师自东海至。陈永新侯陈君范自晋陵奔萧瓛,并军拒述。述军且至,萧瓛立栅于晋陵城东,留兵拒述,遣其将王褒守吴州,自义兴入太湖,欲掩述后。述进破其栅,回
西梁孝靖帝萧琮
  萧琮(558年―607年),字温文,西梁宣帝萧詧之孙,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子,隋炀帝皇后萧氏的兄弟,西梁政权最后一位皇帝,585年―587年在位。萧琮初封东阳王,后被立为太子。开皇五年(585年),萧岿去世,萧琮继位,年号广运。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征召萧琮入朝,萧琮的叔父萧岩和弟弟萧瓛反叛投降陈朝,隋文帝于是废黜西梁,任命萧琮为上柱国,封莒国公。隋炀帝继位后,萧琮深受亲近器重,任内史令,改封梁公。后因民间童谣说西梁将要兴盛,遭致隋炀
[南北朝] 西梁政权最后一位皇帝 (558607)
西梁孝明帝萧岿
  萧岿(542年-585年),字仁远,西梁宣帝萧詧第三子,南北朝时期割据政权西梁的第二位皇帝,公元562年—585年在位。萧岿机敏善辩而有文采。善于安抚驾御部下,能得到部下的欢心。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其父萧詧称帝,立萧岿为皇太子。西梁大定八年(562年)萧詧去世,萧岿继位,次年改元天保。天保五年(567年),出兵讨伐陈国。北周武帝命卫公宇文直率领荆州总管权景宣、大将军元定等出兵。萧岿也派柱国王操率水军二万与华皎会合。与陈将吴明彻等战
[南北朝] 南北朝西梁的第二位皇帝 (542585)
南朝梁思帝萧庄
  萧庄(548年-577年),梁元帝萧绎之孙,武烈世子萧方等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皇帝,557年―560年在位。萧庄是梁元帝萧绎的孙子,武烈世子萧方等之子。其祖父梁元帝在做湘东王时,萧庄的父亲萧方等被封为湘东世子。梁元帝继位后,追谥其子萧方等为武烈世子;封孙子萧庄为永嘉王。 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萧庄当时年仅七岁,逃匿于民家之中。之后被王琳发现,将他护送回建康(今江苏南京)。承圣四年(555年),萧庄的九叔梁敬帝
[南北朝] 南朝梁皇帝 (548577)
萧方略
  萧方略(?~554年),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州市)人。梁元帝萧绎第十子,贞惠世子萧方诸的同母弟,母亲为王贵嫔,始安王。母亲王氏是王琳的二姐,十分得宠,以此方略也十分为元帝钟爱。侯景之乱爆发,萧绎需要联结西魏,方略年始数岁便被遣入关为人质 。元帝亲送至都城附近,执手?amp;#91;欷,车驾刚刚返回又思念起方略,赋诗一首:“如何吾幼子,胜衣已别离。十日无由宴,千里送远垂。”到了长安即得返还,西魏馈赠甚厚。大宝三年 (552年),为湘
[南北朝] (?~554)
萧方矩
  萧方矩(?~554年),字德规,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世祖孝元帝萧绎的第四子,母亲为袁贵人 ,太子。少时勤学,仪容举止十分可观。初封南安县侯,随父亲在江陵。太清初年,为使持节、督湘、郢、桂、宁、成、合、罗七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寻征为侍中、中卫将军,给鼓吹一部。元帝承制,被立为湘东王太子,改名元良。承圣元年(552年),被立为皇太子。聪颖好学,为人凶暴猜疑,颇类元帝。昵狎群下,好着平民便服。由于行为有差错,元帝曾有废掉他的
[南北朝] (?~554)
萧方诸
  萧方诸(537~552年),字智相,梁元帝萧绎次子。母为王夫人,湘东王世子。幼时聪警博学,明习《老子》、《易经》,善谈玄,风采出众,善辩论,特为父亲所钟爱,母亲王氏又得宠。萧绎长子萧方等作战身亡,萧绎对方诸说:“不有所废,其何以兴。”,有立嗣之意,拜他为中抚军做自己的副手,又出为郢州刺史,镇于江夏,以鲍泉为行事,防遏下流。当时萧绎遣徐文盛督众军,与侯景手下将领任约相持未决胜负。方诸时年十五岁,倚仗徐文盛就在附近,不忧虑军政,每日与鲍泉饮
萧方等
  萧方等(公元528 - 公元549年),字实相,南梁宗室,梁元帝萧绎长子,梁敬帝萧方智异母兄。母为正妃徐昭佩。萧方等少年聪慧有才干,且精于绘画, 但却因为母亲徐昭佩的缘故,屡遭父亲梁元帝嫌弃,恐惧和绝望之中带兵出征以自寻死路,果然溺水而死。 由于其父起初为湘东王,故他被称为湘东世子,之后又被追谥为忠壮世子、武烈世子。
[南北朝] 武烈世子 (528549)
南朝梁敬帝萧方智
  梁敬帝萧方智(543年―558年),字慧相,小字法真,梁元帝萧绎第九子 ,母夏贤妃,南朝梁皇帝。初封兴梁侯,后改封晋安王,出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梁元帝遇害。王僧辩、陈霸先商定,以萧方智为梁王、太宰,承制行事。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子,改元天成。同年九月,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年),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
[南北朝] 南朝梁皇帝 (543558)
萧渊明
  萧渊明(?―556年6月2日),又作萧明、萧深明,字靖通,南梁皇帝,梁文帝萧顺之之孙,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 。初封贞阳侯。太清年间(547年—549年),任豫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萧渊明的堂兄梁元帝萧绎被西魏杀害,承圣四年(555年)萧渊明被北齐立为傀儡皇帝,不久病死。萧渊明年轻时历任显要职务,封爵贞阳侯,深得其叔父梁武帝萧衍的亲近宠爱。 太清年间(547年—549年),萧渊明担任豫州刺史。侯景背叛东魏投降南朝梁
[南北朝] 南朝梁闵帝 (?~556)
萧栋
  萧栋(?—552年),字元吉,南朝梁朝的第三代皇帝。史称豫章王、淮阴王。萧栋为昭明太子萧统之孙,豫章王萧欢之子。萧统去世后,梁武帝曾经有一度想立萧欢为皇太孙,但最后没有,而改封萧统三弟梁简文帝萧纲当太子。551年,侯景废简文帝之后,立萧栋为皇帝,改元天正;四个月后侯景废萧栋为淮阴王并自立为汉皇帝,并将萧栋与其弟萧桥、萧樛囚于密室之中。梁元帝收复建业后,萧栋与其弟都逃出密室,但之后都被梁元帝派人将其沉入水中杀害。
[南北朝] 南朝梁朝的第三代皇帝 (?~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