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历史人物介绍2
卢伯樵
  卢伯樵(1907—1985),原名兴祠,卢处村(属江山乡)人。自幼聪颖好学,14岁时,由我国著名数学家姜立夫亲自选送天津南开中学学习,在4年中学完原定6年课程,并考取全额奖学金,进入当时唯一一所中国人办的医学院——北洋医学院学习。30年代初毕业后,先后在苏州博习医院、北平协和医学院任眼科专科主任及南京中央医院主治医师、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首席医师。后应何香凝邀请,兼任浙江春晖中学校医。抗日战争期间,在南京自行开业。曾多次参与救治被捕的抗
(19071985)
陈南
  陈南(1911—1983),著名归侨作家。原名陈寿南,笔名陈南、陈如旧、东方丙丁、陈孑遗、金玉奴等,宜山镇人。他家原开磨坊,还有30多亩水田,被其父嗜赌好酒抽大烟荡光。7岁时入国民小学,9岁便失学,母亲死后,性格更孤僻、倔强。民国15年(1926)去新加坡,在当地小学任校役,工余借阅书刊、临摹字画,奠定以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基础。21年(1932),又回上海,入世界书局抄寄邮封,读到《北斗》等进步刊物。同年回到家乡,在小学任教,深感风气闭塞
(19111983)
林志标
  林志标(1905—1982),乳名志荣,七河村(白沙乡)人。出身贫寒,在温州师范及泉州培元中学读书时,仅靠助学金自给。民国20年(1931)在温州崇真小学任教。第三年,以能讲英语得到实业家吴百亨赏识,聘为百亨乳品厂技术员。虽未受过炼乳专业训练,却能刻苦钻研,借鉴先进技术,解决了乳品中“脂肪游离”问题(这是国际上公认的难题),使百亨脱脂炼乳打入国际市场。民国34年起任百好炼乳厂副厂长。解放后,被选为瑞安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常委。1958至1
(19051982)
陈孝先
  陈孝先(1901~1980),字蚧。藻溪人。民国9年(1920)于温州甲种商校毕业,就读于武昌商业专校预科。又转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专修科,毕业后,在灵溪吾南高等小学教英文。19年赴西北,先后任甘肃省民政厅视察员、财政厅秘书、青海省财政厅秘书、甘肃民乐县县长(创办县内第一所女子中学,还自费办回民浴室)、陕西省会计处专员。在西陲20年,依然两袖清风。解放前夕,与邵力子商讨后,决定留在大陆。回乡时衣履破旧,经济拮据。1951年秋回避土改斗,争
(19011980)
叶三多
  叶三多(1899—1980),原名昌箴,又名叶德。灵溪人。叶适今之子。民国7年(191S)在省立医药专门学校药科毕业后,与堂弟叶九如赴法国勤:正俭学。当过钳工、木工和制药技师,拮据时还靠扛木头、擦皮鞋等收入维持生活,工余抓紧补课。不久,九如染病不起,使他深感医药对人类的作用,遂矢志于本业。平素不嗜烟酒,略有积蓄,便到德、比、奥等国游学,数年后,又回到法国入巴黎大学药学院深造。民国15年返国,除短期在上海固本药厂担任技师、制药部主任及华美
(18991980)
吕融
  吕融(1901—1979),字纪化,老台村(在肥艚镇)人。9岁就学,民国11年(1922)考入华东体育专门学校。15年9月在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入伍,次年5月分入骑科。17年,在毕业典礼会上,由于他名列骑科第一,领到手表、毛毯与图囊等奖品,开始了他一生驰骋沙场的戎马生涯。民国18年,在南京国民政府警卫营骑兵队为准尉见习官;2月,新建乘马步兵连,任班长;6月,该连扩充为马营,任二连少尉排长;19年,该营扩充为骑兵团,任二连上尉连长;
(19011979)
郭心崧
  郭心崧(1897—1979),字仲岳,张家庄(在括山乡)人。早年深感“清廷腐败非推翻不足以救中国”,省立第十中学毕业后东渡,入日本帝国大学经济系,获学者河上肇赏识。归国后,在上海创办《孤军》杂志,评介各家经济理论,撰述中国经济建设之道。后南下任教广东中山大学。北伐后转南京中央大学,任-参事、交通部参事室主任。民国21年(1932)调任邮政总局局长。当时我国邮政、海关等主权均受制于英人,为了收回主权,建立中国邮政制度规章,郭心崧多次折冲交
(18971979)
黄菽民
  黄菽民(1899—1975),号菽园,晚年号悔翁。原住塔头村(在新安乡),婚后迁居二河村(在海城乡)。父亲是自耕农,经温州教会医院治愈一次重病后,信仰基督教,并送黄菽民到教会受洗,在教会学校读书,从培英中学直到金陵神学院。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黄菽民在神学院结识进步同学召一谷(共产党员。后于北伐时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组织部长),从而接触马列主义。于是脱离教会,不再领津贴,到华中中学兼课,以工资为学费,学完神学院课程,于1
(18991975)
方仲友
  方仲友(1889~1974),名悌,以字行。生于金乡镇一个店员之家。少年时,在平阳县学堂以优异成绩受到前辈器重。光绪三十二年(1906)4月,18岁的方悌只身到日本,先在私立大阪高等预备学校补习完中学课程,次年9月,考进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畜牧系。毕业前夕,到朝鲜考察过马种。民国2年(1913)获得农学士学位后回国。回国后,任浙江陆军第一师兽医处处长,兼浙江兽医院院长,还兼浙江甲种农业学校教师和农场管理。方仲友深憾当时兽医人才缺乏,主办兽
(18891974)
陈惠民
  陈惠民(1902—1974),先世原居新浦村(在沪[山乡),后移居灵溪镇。祖父陈大钏,曾参加金钱会起义。弟仁邦,民国25年(1936)任共青团平阳县委书记,30年被捕牺牲。陈惠民自幼好学,师范学校毕业后,进入山东华北神学院,民国l?年毕业,为神学士。22年,闽南安溪县龙门蔡厝寨教会聘请传道。26年,以平阳耶稣教自立会为中心的浙闽教区,亦正式委派陈惠民负责安溪县的教牧工作。在安溪,还历任培贤、化育两校校长,安溪县教育促进会执行委员。抗日战
(19021974)
王叔畅
  王叔畅(1903~1973),原名庠宾,学名桐宾,金乡镇人。小学毕业后,自学,后任小学教师。民国10年(1921)考入上海中法通惠工商中学工科。次年,改用“叔肠”名字考入三友实业社,受经理沈九成器重。4年中,由练习生升调为广告部主任、总务科主任。11年,沈九成去南洋考察,在新加坡与人合设中华商店,作为该社特约经销处。王叔肠介绍其姊夫陈岳书进社后,被派往该店为职员,也很得店东周林旺信任,不久便提拔为经理。14年春,王叔畅与陈岳书等合股开设
(19031973)
黄超
  黄超(1890~1970),字群觉,号醉农,原名体煜。以字行。大桥头村(在金乡镇北郊)人。毕业于温州第十师范学校。宣统二年(1910)任教宜山江南高等小学,历时18年;民国17年(1928)回金乡,在平阳县立第五小学(后称金乡小学)任教。翌年校长病逝,黄群觉为众望所推,继任校长达26年之久。黄群觉治校严谨,善用贤能教师,以陈辅卿、陈藕卿为左右手,时人戏称为他有“左右二卿”:辅卿的数学教学,深入浅出;藕卿理财精明,内助得力。此外,国文教员
(18901970)
谢承权
  谢承权(1883~1968),字昌彝,号志铭,三大庙村(在江山乡)人。出身农家,在私塾中以聪颖好学见称。入县学堂,后辍学任教,暑假便从事农耕。深感欲有益家国,须从实业着手。宣统元年(1909)考入省立甲种蚕桑学校,旋任安徽天长乙种蚕桑学校主任。著有《饲育春蚕日记》,受当局嘉奖。民国6年(1917)后,任永嘉乙种蚕桑学校教务。又回故里,自建原生蚕种场,改良蚕种,招收生徒,并向邻里推广种桑养蚕,前后历20余年。晚年仍从事体力劳动,保持艰苦朴
(18831968)
林竞
  林竞(1892~1962),字烈敷,霞关人。肄业于宁波四明专门学校。民国2年(1913)去日本东京,3年,在孙中山所办政法学校学习。4年5月9日,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林竞回国参加讨袁,被通缉。5年,参与护国之役,潜入广西主编《岭表日报》,旋至湖南,任护国军总司令部秘书。秋,受财政部、农业部派遣,赴新疆、甘肃考察实业,周历天山南北,取道俄国回京,历时1年,陆行3万余里。7年,再渡日本;返国后,复赴绥远、宁夏、甘肃、新疆、转道
(18921962)
饶维岸
  饶维岸(1920—1962)出生于外岙村(石砰乡)一个穷苦渔家。解放初期,沿海常有蒋军上岸侵掠,村里组织十多个民兵保卫乡土,饶维岸任队长。1950年2月27日晚,国民党“东南-救国军浙闽边区第一师”师长王丁植带领20多人在石砰登陆,饶维岸立即带领民兵配合区中队歼灭了这股敌人,缴获手枪、羚羊角、黄金等物。7月上旬,饶维岸带领民兵下海检查船只时,发现一艘敌船向南麂岛方向航行,立刻奋勇追上,经过一场激战,全歼敌人,缴获步枪13支,手枪2支,大
(19201962)
郑汝璋
  郑汝璋(1884~1962),字孟特(一作曼特,又作孟达),号曼庵。东括底村(在括山乡)人。从小聪慧,5岁入私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考取县生员第二名。后去日本留学,攻读法政。回国后,于宣统二年(1910)部试,获奖,为法政科举人。第二年,钦点为七品小京官,改为即用知县,分发安徽。民国成立后,历任鄞县地方检察厅检察官,丽水、杭县、金华等地方审判厅厅长,金(华)、衢(州)、严(州)三府十九县法院院长,浙江高等法院第二分院院长,嘉兴地
(18841962)
叶适今
  叶适今(1880—1959),字联芳,别名识荆,自号雁荡山人。灵溪镇人。从小志向恢宏,以“他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之句自勉。清末考取秀才,科举废除后,就读于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归国后,历任省都督府秘书,省教育会副会长,省立两级师范学校教务长,杭州甲种蚕桑学堂、省立第六中学(今台州中学)等校教员。当时军阀混战,教育界也乌烟瘴气,叶适今遂于民国17年(1928)辞职回里。叶家原为殷商富户,叶适
(18801959)
李守汉
  李南琴之子守汉(1850~1927),28岁便开始设坛,所授学徒遍及江南、江西、江北。金乡名拳师陈萃桃、宜山名拳师陈佩环,都出于他的门下。垟底张村(在肥艚镇)某拳师嫉妒守汉的名气,特地请他去施教。当晚入门前,先以油菜籽铺地,想滑倒他以出丑。守汉仍步履稳健。一落座,便连挥几手,打翻了这家前后来偷袭的3个儿子,撞翻了屏风。主人大惊请罪,献出重礼。守汉也不再计较,悉心传授拳艺——他继承了乃父的家风,一向宽厚待人,只以武术自卫,所以没有怨敌。
(18501927)
林则祖
  林则祖一作测祖,字兴周。宝祜年间1253~1258游太学,与同舍生陈宜中、刘黻、黄镛、陈宗、曾唯等-,揭发、声讨佞臣丁大全、卢永升、董宋臣等罪行,被削籍发送边远州郡拘管。国子监祭酒、司业等闻讯,率领十二斋太学生整顿衣冠恭送6人出桥门。丁大全闻讯大怒,在太学中立碑,严禁太学生“妄议国政”。士大夫则翕然推许,称之为“六君子”。开庆元年(1259),丁大全被劾罢官,“六君子”才免解。林则祖参加景定三年(1262)廷试,赐进士及第。
[]
王有开
  王有开,字守仁,金舟乡王阳(今钱库张家庄)人。淳祜年间入武学,与同舍67人上 书,请求收回起复史嵩之的任命,被逐。后放还,仍一再上 书揭露宦官董宋臣、卢允升窃弄国柄及四川制置使余晦治军无状,时人称为“最敢说话”。咸淳元年(1265)始登右科(武科)进士,某路安抚司幕官。后,又换考文科,再中进士。历任镇江府通判、司农寺丞、尚书某部员外郎兼某院编修。德裕初出知惠州,便辞官回乡学道,卒年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