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名人介绍
1、琼瑶
  琼瑶,原名陈喆。衡阳县渣江镇人。1938年生,一九四九年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1947年九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十六岁时,用成人的口吻写的小说《云影》在《晨光》杂志发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学毕业。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从此跃登台湾文坛。她创作颇丰,作品已有数十部之多。许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几甚至几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
2、马君武
  马君武(1881—1940) 原名马道凝,字厚山,到日本留学时改名马和,字君武,后以字行。祖籍湖北蒲圻,出生于恭城,后定居桂林。幼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起,先后就读于广西体用学堂、广州丕崇书院、上海震旦学院,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和法文。二十七年赴日本留学,为广西留日第一人。在日本结识梁启超、孙中山,从此追随孙中山,矢志反清革命。二十九年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学习工艺化学。三十一年同盟会成
(18811940)
3、孙仁琦
  我国著名的邮电专家、教育家孙仁琦,和县人,回族,1922年2月生于和城的一个书香门第。年幼聪明好学,记忆力强。8岁考进百福寺小学,直入五年级。他不但自习补上了未读的课本,而且还写文章投到《小朋友》杂志。他写的《和一个农夫的谈话》被刊登并奖给他一本冰心写的《寄小读者》。毕业的时候,学校送了一张大红喜报到他家,父亲孙镜人举行谢师宴,酬谢班主任吴鼎老师。后来孙仁琦又进入前清秀才王大杰先生的塾馆读书,每周
4、梁林
  梁林(1911~1944),原名梁仁,曾用名于飞,1911年4月出生于广西融县潭头乡(今属融安县)新桂村一个耕读世家。父亲梁钟珀一生从事农耕,且勤奋自学,阅读了不少中国古典文学著作,颇有文化修养。伯父梁钟塘,知书识礼,平易近人,曾任地方官吏,从政廉洁,两袖清风,颇受世人敬重。梁林小时候常听父亲和伯父讲述太平天国和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故事,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1929年,梁林考入融县初级中学(今融水县
(19111944)
5、宁振邦
  宁振邦,又名钟光,1905年11月27日生于广西陆川县白马村红山屯一户农民家庭。有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五。宁振邦从小天资聪慧,7岁开始读私塾,8岁进白马小学,12岁入陆川县一小读书。1919年小学毕业即考入陆川县立中学。时值五四运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反帝反封建-在工人阶级的参加下,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全国。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宁振邦像所有的热血青年一样,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积极投身到-的行列中。
(19051946)
6、邬干于
  邬干于,字朝宪,县永清团虾溪村西家湾(今桑梓镇)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乌干于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家学(其父系清末廪生)熏陶,稍长考取长沙明德中学堂。民国5年(1916),从明德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两年,随后又转赴美国留学8年,在华盛顿大学研习教育学,专攻中等教育。期间,受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目睹日本之振兴,实得力于教育,尤重基础教育,逐渐形成了其一生为之执着追求的教育救国思想。
(18951974)
7、董维键
  董维键(1892-1942) 经济学家。湖南省桃源县人,1892年5月10日生于桃源县仙洞乡一个中产之家。常德中学毕业后,基于“只有振兴工业才能救中国”的认识,考入湖南省高等工业学校。后公费留学美国。7年苦读,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20年学成回国。先后在长沙、武昌执教。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任长沙市党部执行委员。1926年7月,北伐军攻占长沙,中国国民党活动公开,当选为湖南省党
(18921942)
8、曾如阜
  曾如阜(1916~1992年) 壮族。出生于奉议县田州镇。曾如阜自幼聪明好学,13岁时随父母定居广州,先后在广州培正中学读初中,广州广雅中学读高中。1939年于广东省文理学院数理化系毕业,年底与同学麦兆娴结为伉俪。时值抗日烽火熊熊燃烧,国难当头之际,曾如阜夫妇俩随抗战的师生队伍辗转于广西桂林,广东的连县、罗定,贵州的安顺等地,为抗战中缺员的中学担任数学教师。他在桂林逸仙中学任教时,受到中共地下党
(19161992)
9、雷沛鸿
  雷沛鸿(1888—1967) 字宾南。宣化(今南宁)人。4岁接受启蒙教育,14岁中秀才。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两广简易师范文科,不久考入广东高等学堂预科。三十一年考入两广高等实业学堂(后改名两广高等工业学堂)。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间在香港加入同盟会,并发展堂兄雷鲲池等入盟。先后在广西发动筹办铁路邕局筹备处、发动工商界集资支持梧州西江航业公司造轮船等实业,企图从帝国主义手中夺回铁路筑路权、西江缉
(18881967)
10、陈宗器
  陈宗器(1898~1960),我国地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新昌县城关镇(今属南明街道)人,父为廪生,家境殷富。早年在新昌、宁波等地读小学、师范,并担任小学教员。1919年初自费留学日本,并参加中国留学生反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中-行为--。因病于1920年回国,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工科,后又改入东南大学物理系,1925年毕业后受聘于辽宁庄河师范任教,月薪120银元。一年后回乡就任新昌中学第二任校长,月薪
我国地磁学奠基人(18981960)
11、吴家宜
  吴家宜(1919——1945),1919年出生于广西容县杨村横山一个农民家庭。他学习勤奋,1934年考入容县中学。1936年秋,吴家宜有幸得到中共党员黄廷机的指引。他利用课余饭后的时间贪婪地阅读黄廷机带来的《世界知识》、《读书生活》等新书,并积极组织、参加到各种进步活动中去。他担任主角排演的反映东北抗日救亡运动的独幕话剧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人们的热情称赞,都说“容县从未演出过这样好的话剧。”19
(19191945)
12、原芜洲
   原芜洲(1903~1973)山西河津人。幼时在私塾和教会学校读书,15岁父亲病故后,家庭无力供他继续上学。他勤奋刻苦,第二年考上官费资助的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年期满,又考入山东曲阜大学预科。这时,他失去官费资助,家中又无钱接济,只读了一个学期就-退学;曾四处谋职,想积攒继续求学的费用。先在陕西府谷教了一年小学,又去河北寻找旧友董其武。董其武所部刚被张作霖缴械,自身难保,原只得奔波于豫、鄂、北
(19031973)
13、伍廷飏
  伍廷飏(1893——1950.3),号展空。国民党军中将。黎村镇温泉村人,毕业于广西陆军干部学堂。伍廷飏历任李宗仁广西自治军统领、黄绍竑“广西讨贼军”第二团团长、第二纵队司令。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五旅旅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第一师师长。后脱离军旅,先后随黄绍竑在广西、浙江、湖北任省建设厅厅长和广西水利垦殖区主任、广西省省长。伍廷飏驻军梧州时,任用留美工科硕士苏鉴轩为市政工务处
(18931950)
14、罗文坤
  罗文坤(1917.11-1942.7) 又名罗娴、罗光。出生于京南乡纯冲村一个富裕家庭。1924年,她在梧州女子高级小学读书,1929年考入苍梧县立中学。1932年罗文坤随家迁往广州,考入广州洁芳女子高级中学。在广州读书期间,她结识了在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读书的苍梧同乡苏蔓。与他一道组织了“曙光读书社”,学习进步书籍。1935年春,她在广州同苏蔓结为终身伴侣。6月,她与苏蔓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
(19171942)
15、杨庆祝
  杨庆祝(1923~1949),化名文球,今凤凰乡七里村公所杨家村人。少有奇志。16岁在省立全州初级中学读书时,目睹驻秦家塘一带国民党军强迫衣单体弱的士兵在寒冷刺骨的河中抬石头,遭军官鞭打的情况。杨愤然投书桂林《救亡日报》予以揭露。又见报上载有日寇从南宁撤退的消息,兴奋异常,立即向学校当局倡议,发动捐献运动,以购买飞机献给前线抗日;同时自己带头把刚从家中带来的伙食费30元(法币)全部捐献。1943年
革命烈士(19231949)
16、杨时展
  杨时展(1913~1997),祖籍衢州,出生于宁波,其父杨辅庭(又名杨左江)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并在国民政府任职。1924年其父被派遣驻防新昌,故随父母定居新昌,遂为新昌人。早年就读于新昌南明小学,1928年毕业于新昌县立初级中学(现新昌中学前身),1931年毕业于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回到家乡新昌县,在民众教育馆从事平民教育工作。1932年,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财政系会
会计学界一代宗师(19131997)
17、廖竞天
  廖竞天(1895~1983),字明哉,两河乡下鲁荐村(今鲁水村公所鲁水村)人。廖竞天幼年在全县高等小学堂读书,毕业时便大胆向县参事会议长蒋韵清呈递了一份请求创办全县中学的报告。旋经县参事会研究采纳,决定由县知事张东烈亲自主持筹建工作,民国元年(1912)秋建成开学,成为本县最早的一所中学。民国6年廖竞天在桂林的桂山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先进东亚预备学校补习日语3年后,才考入日本商科大学读书。他
(18951983)
18、陈协五
  陈协五(1876——1944·5),名祖虞,县底乡冠堂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人。拥护孙中山开办新学的主张,1904年在梧州创办国民学堂,并任校长,后任国民日报主编。1908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这期间,参加了孙中山同盟会。1911年毕业回国,任南京临时国会议员。1912年在桂林筹办广西大学堂,任预科主任。1914年,任广西督军署高级顾问,积极参与倒袁护法运动。1915年主持-
(18761944)
19、何康
  何康,汉族,1923年2月生,福建福州人。农学家,农业管理专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参与和主持国家农业行政、科研、教学和农业生产领导工作,是中国在热带北缘大规模发展橡胶和热带作物生产的奠基人,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科教事业和乡镇企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农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美国世界粮食奖基金会1993年度世界粮食奖。
20、黄江
  黄 江 (1917~1978年),原名黄金钰,化名徐康。大岗镇镇南村人。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农家。1937年考读怀集县立中学,受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参加学校组织的“救亡读书会”和时事研究会,阅读《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大众哲学》、《群众》等进步报刊;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率一支小分队到梁村、冷坑、马宁等地发动群众抗日救亡,宣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1940年3
(1917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