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01、周园香
  周园香,1914年生于江西省横峰县高湾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因生活所逼,父母无力抚养,出生不久的周园香即被送到上饶县茗洋乡一个贫苦农家做童养媳。1928年初,弋(阳)横(峰)暴-动后,方志敏、程伯谦等率领横峰农民革命团,攻打上饶县十六都望仙村,路过茗洋,将驻守茗洋的国民党“靖卫团”赶出了茗洋,嚣张一时的地方恶霸、土豪劣绅吓得龟缩一团。革命斗争的实践使周园香认识到劳动人民当牛作马,受苦受难,是地主老爷压
(19141935)
102、杨太和
  杨太和(1904—1935),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别名杨景荣,1904年8月17日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一个农民家庭,1910年全家迁居到黑龙江省密山县杨木岗拉拉街。1915年,进私塾馆读了五年书,后因父病故而放弃学业,担负起支撑门户和管理家业的重担。1931年“九一八”事变,使杨太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走上了抗日救国之路。1932年初,他在密山县和志同者十余人组织了抗日力量,不断打击敌
(19041935)
103、魏邦平
  魏邦平(1883—1935) 字丽堂,出生于古镇海洲乡麒麟坊。13岁随父凯臣赴日本神户,入读同文学校。后结识出走日本的革命志士,接触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不顾父兄反对,潜登火车,毅然投入振武学堂。学习年余,成绩优异,为当时中国驻日领事所悉,获官费入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清宣统元年(1909)毕业回国后,获清廷赐予马兵科举人,充任广东督练公所编译员,后又任广东讲武堂教官。辛亥革命随蒋柏器、胡汉民参
(18831935)
104、李光林
  李光林(1910—1935),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出生在吉林延边一个贫苦的朝鲜族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心里埋下了反抗的火种。在当地进步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下,他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初,李光林利用随父亲去亲戚家串门的机会,深入到黑龙江宁安县南湖头一带,发动当地农民进行抗租斗争。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上级党组织任命李光
朝鲜族(19101935)
105、刘汉卿
  刘汉卿(1910~1935),又名刘兴让,湖北省长阳县麻池水竹园刘家坡人。中共党员,曾任鄂川边红军独立团团长。1930年在江湖加入红军队伍,1931年随-移到鹤峰,任红三军特务队第三分队队长。1933年12月下旬,红三军攻打黔江,在同川军的战斗中,有60余名战士身负重伤。红三军将伤员安置在咸丰活龙坪的金家洞、黑岩角和利川县小沙溪春天坪、老屋基的张爷庙等地养伤,红三军留下军部军部副官花顺涛、特务队第
(19101935)
106、刘志敏
  刘志敏(1903~1935年),河南省罗山县人,女。民国11年(1922年),考入省立开封北仓女子中学,在校期间,刘志敏在开封省立第一师范的影响下,参加女中学生举行的-、-,声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罪行,声援北伐战争等活动,并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抓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刘志敏是当局抓捕的对象。她逃出河南,到了武汉,找到党组织。党组织决定派刘
(19031935)
107、周念民
  周念民(1905~1935),原名永瀹,又名集成、益林、天明,利川忠路镇小河鹭归坝人,土家族。父硕庆,团防团首,承祖业数十亩,于小河设糕饼铺、旅栈各一,为当地富户。母亲冯氏,因念民举事,遭官吏威逼,曾携带子女流离乡野。念民自幼文笔出众,颇得老师赞许。念民渐长,不囿于旧式家庭,1921年与堂兄周辉绪、堂弟周贵林一同外出求学,投奔在北京任职的伯父周远庆,不料到京后,周远庆已丢官,念民只好留京投靠湖北同
(19051935)
108、李剑光
  李剑光,乳名德涂,参加革命后取名剑光,达埔乡岩峰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家庭世代贫苦,至其父世辑到越南谋生,生活才逐渐好转。剑光小时就读于岩峰达新小学。民国19年(1930),共产党员李南金介绍他入党,很快就成为革命的骨干。他平时好打鸟,练就一手好枪法,经常到安(溪)南(安)永(春)交界的舟山一带打猎,熟悉当地情形,结交了一批猎户和贫苦青年。这一年冬天,剑光率一支三四十人的游击队,成功地袭
(19111935)
109、余瑞祥
  余瑞祥,字微垣,名树,1905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市保丰。祖父余益模,在清光绪年间当过知县,但为官清廉。他从小即跟祖父课读,善诗能文,写得一手好字,课余还随父种田,学会扶犁掌耙,抛谷下种等田事,乡亲们称他“泥秀才”。他16岁时,父母不幸相继病故。为帮助哥哥赡养祖父,他改学缝纫,并以此谋生。1926年秋,农民运动在平江蓬勃兴起,余瑞祥是三市乡农民自卫队队长,曾带领队员同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进行过
革命烈士(19051935)
110、李韶九
  李韶九(1904-1935),别号昌喜,又名柏成,出生在嘉禾县城关镇一个农民家庭。李韶九从小聪明好学,活动能力强。1923年考入衡阳成章中学。1926年4月,考入韶关湘军讲武堂学习。9月,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五十五团机枪连,随军北伐,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作战勇敢,组织能力突出,被选送到九江林伯渠主办的第六军政治训练班学习,训练班结业后任五十五团指导员。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辗转到上海
革命烈士(1904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