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姓名人堂(2)
21、拓跋新成
  拓跋新成(?-47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次子,文成帝拓跋濬之弟。生母袁椒房。历史上称阳平幽王。拓跋新成在太安三年(457年)封为阳平王,拜征西大将军。后来成为内都大官。皇兴四年(470年)薨,谥“幽”。长子阳平庄王拓跋安寿承袭爵位,被孝文帝后赐名为元颐,薨于青州刺史。次子广陵康侯拓跋衍,字安乐,后卒于雍州刺史。三子巨平县公拓跋钦,字思若。死后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
[南北朝] (?~470)
22、拓跋伏罗
  拓跋伏罗,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太平真君三年受封晋王,加任车骑大将军。后来,拓跋伏罗统领高平、凉州各军讨伐吐谷浑君主慕利延。军队到达乐都,拓跋伏罗对各将领说:“如果走正路,恐怕军队的声势先传出去,他们必定会远逃。如果潜伏军队出其不意,这是邓艾擒获蜀将的计策。”各将领都感到为难,拓跋伏罗说:“率领军队制服对方以取胜,在万里之外选择便利,不待请命是可以的。”于是从小路行走。魏军到达大母桥,慕利延的军队惊慌
23、拓跋猗迤
  拓跋猗迤(267年―305年),鲜卑族,文帝拓跋沙漠汗长子,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295年―305年在位。拓跋猗迤相貌英俊,身材魁梧。元康五年(295年),拓跋猗迤的叔父拓跋禄官将索头部领土分为三部,以拓跋猗迤统率中部,居于代郡参合陂以北。此后,拓跋猗迤采纳大臣卫操的建议,召集接纳汉人;率军西征,降服二十多个部落;与西晋交好,接受西晋封号,并多次出兵援助西晋。永兴二年(305年),拓跋猗迤去世,
[] 鲜卑族(267305)
24、文成帝拓跋濬
  拓跋濬(440年―465年),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恭皇后闾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宦官宗爱弑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又弑杀拓跋余,尚书陆丽等拥立拓跋濬即位,是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之后,便诛杀宗爱。文成帝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病逝,时年二十六岁,谥号文成皇帝,庙号高宗,葬于金陵。早年
[南北朝] 北魏第五位皇帝(440465)
25、拓跋弘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传位于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专心信佛。承明元年(476年7),拓跋弘被毒死(一说为冯太后所为 ;一说
[南北朝] 北魏第六位皇帝(454476)
26、拓跋猗卢
  拓跋猗卢(?—316年),鲜卑族,神元帝拓跋力微之孙,桓帝拓跋猗迤胞弟,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部首领。295年至307年,统治拓跋部西部国土;307年,统一拓跋三部。316年,被其长子拓跋六修所杀。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称帝后,追谥拓跋猗卢为穆皇帝。统治西部拓跋猗卢容貌俊美,才智超群,胆量谋略过人。 元康五年(295年),拓跋猗卢的叔父、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禄官将国土分为东、中、西三部,拓跋禄官自己统率东部
[] 鲜卑族(?~316)
27、拓跋天赐
  汝阴王拓跋天赐,景穆皇帝之子,和平三年封,拜镇南大将军、虎牢镇都大将。后为内都大官。高祖初,殿中尚书胡莫寒简西部敕勒豪富兼丁者为殿中武士,而大纳财货,简选不平。众怒,杀莫寒及高平假镇将奚陵,于是诸部敕勒悉叛。诏天赐与给事中罗云督诸军讨之。前锋敕勒诈降,云信之。副将元伏曰:“敕勒色动,恐将有变,今不设备,将为所图。”云不从。敕勒轻骑数千袭杀云,天赐仅得自全。后除征北大将军、护匈奴中郎将。累迁怀朔镇大
28、拓跋沙漠汗
  拓跋沙漠汗(?-277年),鲜卑族,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力微长子。拓跋沙漠汗身高八尺,英俊魁梧。初到魏国进贡,并留在魏国作人质。西晋建立后,拓跋沙漠汗继续作人质。拓跋沙漠汗作人质期间,深受礼遇,屡得馈赠,朝臣都和他亲近友好.很受人们归向敬仰。西晋大臣卫瓘因拓跋沙漠汗杰出卓异,担心成为后患,于是用财物贿赂索头部各部首领,挑拔他们与拓跋沙漠汗之间的关系。各部首领于是向拓跋力微进谗言,得到拓跋力微的默许后
[三国] 鲜卑族(?~277)
29、明元帝拓跋嗣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392年-公元423年),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太武帝拓跋焘之父,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二任皇帝。公元403年,拓跋嗣被立为太子。公元409年,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永兴。公元410年,北伐大破柔然。公元423年,亲征刘宋,辟地三百里。公元423年,由于御驾亲征,积劳成疾而终,享年32岁 ,谥号明元皇帝,庙号太宗。拓跋嗣文武双全,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拓展疆土,励精
[南北朝] 北魏第二任皇帝(392423)
30、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 ,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拓跋焘继位后重用汉族大臣崔浩、高允等人,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拓跋焘善于使用
[南北朝] 北魏第三位皇帝(408452)
31、拓跋黎
  拓跋黎(?-428年),北魏道武帝第八子,明元帝拓跋嗣八弟、生母段夫人、广平王拓跋连同母弟。天赐四年(407年)道武帝封拓跋黎为京兆王。京兆王死于神䴥元年(426年)。有一子拓跋根,袭其爵,改封江阳王,加平北将军。当拓跋根薨时并无子嗣,显祖献文帝以南平王拓跋霄第二子元继为拓跋根之后。后来元继长子元叉(又名元乂),因是灵太后妹夫,在灵太后临朝时权倾朝野被封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南北朝] (?~428)
32、拓跋翰
  拓跋翰,拓跋什翼犍的第三子和嫡次子,母昭成皇后慕容氏,封秦王,谥号明。子拓跋仪、拓跋烈。后娶其寡嫂贺兰氏(拓跋珪母),生拓跋觚。《魏书·列传三》称拓跋翰去世于代建国十年(公元347年),但由于他的父母在341年才结婚,此记载很可能有误;而且,按《魏书·列传三》的另一记载“秦明王翰,昭成皇帝第三子。少有高气,年十五便请率骑征讨”,拓跋翰至少活到十五岁;但他肯定没有活过376年的拓跋寔君之乱.
33、拓跋毛
  拓跋毛(前?年—前204年),北魏追尊的第一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部族的领袖,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4年在位,在位时统一了索头部鲜卑部族。《魏书·序记》记载其“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称帝时,追谥其为成皇帝。
[] 北魏追尊的第一位始祖(?~前204)
34、拓跋熙
  拓跋熙(399年-421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第三子,明元帝拓跋嗣三弟,生母大王夫人。天兴六年(403年),道武帝封拓跋熙为阳平王。拓跋熙聪达有雅操,为宗属所钦重。明元帝拓跋嗣派拓跋熙治兵于东部,下诏拓跋熙都督十二军校阅,甚得军仪,明元帝特嘉许他,赏赐隆厚。其后派他征讨西部越勤,立下大功。泰常六年(421年)三月十六日去世,死时只有二十三岁。明元帝哀恸不已。拓跋熙有七子。
35、拓跋曜
  拓跋曜(401年-422年),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第四子,明元帝拓跋嗣四弟、生母王夫人。天兴六年(403年)道武帝封拓跋曜为河南王。五岁时,曾在道武帝前射雀,道武帝惊叹其箭术。长大后,拓跋曜武艺出众,与阳平王拓跋熙等一齐督诸军讲武,众皆佩服他的武勇。泰常七年(422年)薨,当时只得二十二岁。拓跋曜有七子,其中长子拓跋提骁烈有父之风,官至车骑大将军、统万镇都大将。
36、拓跋寔
  拓跋寔(?--371年):代国第32任皇帝、代国末任皇帝(北魏追封)。谥号“献明皇帝”,也称“献明帝”、“代献明帝”或“代末帝”。他是鲜卑索头部首领、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子,初封“世子”。公元371年春,长孙斤谋反,刀弑代王拓跋什翼犍,拓跋寔格挡时受伤,并诛杀长孙斤。公元371年五月,拓跋寔去世。七月其子拓跋珪出生,是为“道武帝”,并追尊拓跋寔为“献明皇帝”。
[南北朝] (?~371)
37、拓跋桢
  拓跋桢(?-496年),北魏景穆太子拓跋晃第九子,刘椒房所生,皇兴二年(468年)封南安王。任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拓跋桢孝顺母亲,但是聚敛-,被削除封爵,禁锢终身。后来,他支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复封南安王,为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太和二十年五月,到邺城,背上长疮而亡,谥号惠。有三子:元英、元彬、元怡。之后,穆泰谋反,拓跋桢由于生前知而不告,追夺爵封。
[南北朝] (?~496)
38、拓跋绍
  拓跋绍(394年-409年),字受洛拔 ,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明元帝拓跋嗣异母弟,母贺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天兴六年(403年),受封清河王,任征南大将军。天赐六年(409年),拓跋绍母亲贺夫人有过失,道武帝即将下令杀她。因天色已黑未处决。贺夫人密告拓跋绍救她,拓跋绍当晚与帐下武士、宦官数人偷入宫中,杀害道武帝。不久被其兄拓跋嗣诛杀,时年十六岁。
[南北朝] 鲜卑族(394409)
39、拓跋推寅
  拓跋推寅(公元前?年—公元13年),代国第六任皇帝。谥号“宣皇帝”,史称“宣帝”或“代宣帝”。公元前41年—公元13年在位,是一位跨越了公元前与公元后的稀有而杰出的统治者之一。他是北魏追尊的第六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魏书·序记》记载他在位期间,鲜卑族南迁大泽(可能在今天的呼伦湖一带),并使鲜卑部族由狩猎走向游牧生活。
[] 代国第六任皇帝(?~13)
40、拓跋干
  拓跋干,拓跋纂之弟,拓跋仪之子。机悟沉勇,善弓马,少有父风。太宗即位,拜内将军、都将,入备禁中。太宗出游于白登之东北,干以骑从。有双鸱飞鸣于上,太宗命左右射之,莫能中。鸱旋飞稍高,干自请射之,以二箭下双鸱。太宗嘉之,赐御马弓矢金带一,以旌其能。军中于是号曰“射鸱都将”。从世祖南巡,进爵新蔡公。高宗即位,拜都官尚书。卒,谥曰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