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名人录
林仲虎
  林仲虎(?~?),字景瞻,号定窗,福建宁德(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宁宗赵扩嘉泰二年(1202)壬戌科武举第一人。林仲虎自幼喜读兵书,嗜好弓马、刀枪。成年后,他先以武举魁漕选,夺得赵扩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武举第二名。六年后,再应武举,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武状元。林仲虎取得第二名时,正遇朝中大臣林桷出使金国谈判,林桷欣赏他的才干,请求朝廷让林仲虎做他的副手一同前往。到金国后,金朝-一面以势压人,一面利诱、收买出使人员,妄图使宋朝答应他们的无理要求。面对这一切,忠肝义胆的林仲虎挺身而出,揭露了对方的阴谋,维护了大宋王朝的利益。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长期与宋国为敌的金国,由于受到其北方蒙古
[]
陈普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陈普(1244~1315年)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虎贝乡文峰村)。家贫,励志发奋,苦读不辍。饱览四书五经,初通儒家经典。陈普成年后,潜心探研朱熹理学。宋咸淳末,闻会稽韩冀甫倡道浙东,其学以朱熹理学为宗,遂往游其门。经数年刻苦磨砺,终精通经史,学识超群,名闻闽浙。宋祥兴年间(1278~1279年),陈普返回故里。时值宋朝将亡,兵戈四起,生灵涂炭。陈普遂隐居于石堂山,以著述自娱。在此期间,他对乡梓公益事业十分关注
[] (12441315)
阮大成
  阮大成(生卒年月不详)字希圣,号献斋,宁德五都漳湾人。宋政和二年(1112年)以三舍升国学。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南下,直逼汴京。宋徽宗赵佶仓皇出走。翌年,徽宗禅位其子赵恒。不久,钦宗受投降派李邦彦等人的怂恿,罢免李纲官职。面对奸佞误国、忠良遭斥,大成与陈东等人异常愤慨,遂率太学生至宣武门上 书,力言李纲奋勇卫国,是社稷大臣,应“明纲无罪”,“乞速复用”。痛斥邦彦窃权-,要求“明正其罪”以罢之。他们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愤激陈词,凄然忠愤,闻者无不为之动容。此时,汴京市民闻李纲被罢黜,和议再起,又见大成等太学生伏阙上 书,“不期而集者达数十万”,群情汹汹,喊声动地。愤怒的群众击伤内侍
[]
林聪
  林聪(1415~1482年)字季聪,号见庵,宁德七都峬源人。明正统四年(1439年),赴京应试,中进士。八年,拜刑科给事中。林聪秉性刚直,骨鲠诤诤,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上任伊始,林聪就针对明初六大官办银矿之一的宁德宝丰银矿劳动条件恶劣、劳役艰难、课银额重等情况,上了《请免宁德县除办银课外别项差办状》,建议“无图银课之利”,应“将坑冶封闭,银课免办,与民休息”。未被英宗采纳。次年,该矿改由浙-田小业主叶宗留等人经营,福建参政宋彰以“矿盗日炽”为由,宣布将矿收归官办,并定该矿岁课银三千零九十两,比永乐元年(1403年)增加一千多两。于是,叶宗留发动数千矿工投牒明廷,称:“留宝丰场,听我开采,不然杀人
[] (14151482)
彭仲修
  彭仲修(622~709年)号北山,出生虎浿熟洋村彭家墩,后定居城关。彭仲修幼时喜爱武艺,其父彭康智送他学武,15岁考上武秀才,23岁考中武魁,并留任武教官。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26岁的彭仲修赴京考上武探花,在兵部任职。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李治下诏封他为武毅大夫。彭仲修暮年告老还乡,在城关西山半山腰置山场一所,设书院名“西山草堂”,是宁德最早的书院,院边挖水井一口,名“定泉井”,以供村民饮水之用,留存至今。“西山草堂”先后改为灵溪书院和灵溪禅寺,并塑佛招僧,留存至今。彭仲修死后,葬于今蕉城福山,距今已达1283年,其墓是宁德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一座古墓。1980年11月11日此墓及
[] (622709)
林仲麟
  林仲麟(生卒年月不详)字景仲,宁德二都梅溪人。少时倜傥有大志。宋绍熙五年(1194年),初试太学第一,自此久居太学,以忠耿称著。绍熙五年,权臣韩侂胄窃权误国,遭到赵汝愚、朱熹、彭龟年等人反对,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庆元元年(1195年),宁宗听信谗言,罢汝愚相位,并将其贬到永州。大臣中有奏请收回汝愚者,也相继遭祸。仲麟素来仰慕汝愚懿德风范,闻其因谗遭逐,遂偕同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蒋傅、徐范、张衢等冒死-,力驳“汝愚图谋不轨”之说,指出李祥、杨简、祖俭等因替汝愚力辩而遭斥逐,已引发“六馆之士,拊膺愤怒”;并揭露李沐等奸佞诬陷汝愚的目的在于“欲尽覆正人,以便其私”。他们请求宁宗“念汝愚之忠勤,察祥、
[] 庆元六君子 (1173~?)
黄一府
  黄一府(1082~1166年)虎浿乡黄家村人。自幼敏捷,俭朴勤奋,好学上进,尤爱习武,八岁能诗文。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年方15岁的黄一府,以其灵巧的手艺,挥刀劈天杉树成薄纸,曲卷片块,再用线缝固定接头处,坚如盆桶,用作蒸食器具,轻便易熟。杉片饭甑的问世,更新了自古用于蒸饭的笨重瓦器。次年,黄一府应试中秀才,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读书,在家以天杉树切片制造饭甑度日。到了中年,一府在永泰经商的叔叔回乡探亲,见一府书生魄态,重活劳累,便把他带到任监察御史的堂弟黄龟年身边,充当库吏、监吏等职。宋绍兴二年(1132年),黄龟年首劾秦桧专主和议、植党专权,引起秦桧忌恨,于宋绍兴四年(1134年),
[] (10821166)
阮登炳
  阮登炳(1219—1300),宁德漳湾人,小名仪孙,字显之,号石坡,菊存居士。南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乙丑科状元。阮登炳中状元后,被授为绍兴府签判。咸淳四年(1268年),以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兼福王府教授。不久,迁秘书省正字,再迁秘书郎。咸淳十年(1274年),度宗去世,皇太子赵显即位,是为恭帝,年仅四岁。元军大兵急进,于德祐元年(1275年)兵困宋都临安城(今杭州),德祐二年二月,赵显率朝臣投降,阮登炳亦为降臣。三月,阮登炳乞请回乡养病,获准。卒于江苏吴县,享年八十二岁。书香之家阮氏为书香之家,祖传几代研究经学,并以世习《礼记》闻名于世。阮登炳曾祖父、祖父都曾经当过小官,在祖辈的
[] (12191300)
韩信同
  韩信同(生卒年月不详)字伯循,号古遗,又号中村,五都中村涵头人。元初,陈普讲学于石堂山。信同与其友杨琬等执弟子礼受业其门。在陈普指授下,信同对宋代濂学、洛学、关学、闽学诸典籍搜览殆遍,废寝忘食,悉心探究。在此基础上,他又对诸家经典著作重新整理。曾刊刻《落华藻》,贯通周(周敦颐)、程(程灏、程颐)、张(张载)、朱(朱熹)之学,为初学者所珍视。他还对许多古籍重加注释和考订。由于他学识渊博,且深思熟虑,独辟蹊径,发前人所未发。后人称其“发明礼学,典得核要”,“援据明通,为有元一代所寡有”。陈普也以其门下出此高徒而深为欣慰道:“吾老矣,得斯人饮水俟命,复何憾哉?”延祐四年(1317年),信同应-乡举,
[]
蔡景榕
  蔡景榕(1538~1609年)字尚秀,自号日东来。金涵蔡洋人,出身雇农家庭。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秀才。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十月,倭寇侵占宁城。翌年五月初九,蔡景榕被倭所掳,东渡扶桑,时年25岁。在日被贩卖为奴,后又转卖于商人,无业可就。适逢八月十五日,商人携景榕往松原山南林寺焚香,谒见高僧俊可。僧询问景榕身世。因言语不通,他要来纸笔,书曰“大明秀才蔡景榕”。僧欲面试其才,指庭前芙蓉为题。景榕见物思情,挥毫书下:“风来翠盖动,露滴霞杯浓。不与春芳竞,秋江独逞容。”僧瞥他一眼说:“真秀才矣,我当留之。”僧备八千文向商人赎出,留在寺里,抄写-。暇时,师徒常作文交流,深研诗书。景榕在日两年多,搜
[] (15381609)
周斌
  周斌(1331~1394年)字质夫,洋中人。明洪武五年(1372年)举乡试,授建宁教授。任上,一心兴学课徒,培植后秀。他素来健谈,言论风生。与郡有司所论皆政教大计,从不言及私事,彼此非公事不私谒。时值明朝初立,兵革未息,社会不宁,教育弊端颇多。为修废起弊,砥砺学行,他严立教规,督诲门生;勉其振肃士风,励志求学;对贫苦而勤奋的青年奖掖揄扬。周斌颇有知人之明,任建宁教授时,学生杨文敏出身微贱,家道贫寒,见其气质不凡,倾力指授。一日,他对文敏说:“子器识非凡,他日之进,惜予老不及见也,宜益自勉!”文敏在他教诲下学问大进,后果成名,位居师相。周斌家训亦严,孜孜课子,其子周缮精通六艺,并以善画称著,时人
[] (13311394)
蔡步钟
  蔡步钟(1831~1869年)字则玉,号监泉,城关人。清廪生,其父蔡志谅任户部员外郎,他随侍在京邸,以输饷得官,任刑部员外郎分发四川。知府督臣骆秉章委蔡步钟谳局提调,备加器重。嗣后,奏报朝廷,以蔡步钟补用雅州府知府。任初,李永利起义,攻陷名山县,蔡步钟与总兵唐友耕率兵讨伐。清同治二年(1863年)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到云南边境从米粮坝渡江急进,拟攻雅州不备。蔡步钟首承督臣骆秉章围剿石达开檄文,统带汉族、土族兵卒,驰防大渡河。三月二十五日,蔡步钟到河上,总兵唐友耕同时到达。此时,石达开率部三四万人,进入土千户王应元管辖的紫打地境内。是夜,河水陡涨数丈,石达开隔河搭棚,赶造船筏,步钟命卒开枪
[] (18311869)
陈琯
  陈琯(生卒年月不详)字谐卿,号东川,宁德县城关人。生于明嘉靖初年,享寿89岁。陈琯由岁贡授江南凤阳府太和县(在今安徽省)训导时,为太和县编纂第一部县志。之后,历官徐州砀山县教谕、代理萧县县令,后任广东琼州府会同县令,均有政绩。海南盛产槟榔,收入颇丰,上官欲按株征收捐税,而槟榔以果定产,产量不稳,以株计征不利百姓。陈琯在任会同县令时,抗议止之,事遂寝,海南百姓赞琯德政。陈琯任内,政通人和。后得病,请求离职。当道惜其才,留他在任调理。此时,户部下文清丈田地。罢官家居的乡绅海瑞与时任海南道的唐可封对丈法意见不一,唐乃行文各州县征求意见,陈琯就双方不同意见,结合实际,提出十多条清丈办法。海瑞看后,认为
[]
蔡威
  蔡威(1907~1936年)原名蔡泽鏛,乳名景芬。宁德城关人。蔡威出生富家。民国11年(1922年),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翌年,随舅父林振翰赴宁波补习英语。民国14年,入上海惠灵英语专科学校读书。当时,他受马列主义思想熏陶,锐意投身革命。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被上海党组织派回福建,旋归宁德,与郑长璋以筹组国民党宁德县党部的名义,开展革命活动,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霸斗争。民国16年4月3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夕,国民党右翼分子李奋在蕉城召开“拥蒋护党”大会,篡夺县党部筹备处之权。中旬,蔡威赴福州向党组织汇报工作时,被敌特逮捕。同年9月,经亲友多方活动,终以重金保释出狱。
革命烈士 (19071936)
石磊
  石磊(1892~1951年)原名东坡,字笑凡。石后乡石厝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其父石思善在莆田教会任牧师。是年,石磊11岁,随父在莆田进群小学读书。宣统二年(1910年),进福州青年会中学就读5年。民国5年(1916年),在友人资助下远渡重洋,在美国爱乌州大学就读两年。1918年,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两年半;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民国10年,石磊学成回国,应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之聘,为该校教授。民国13年,相继就聘于北京民国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讲授经济学时,常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介绍给学生,并利用课余创办“华欧通讯社”,刊出富有新潮气息的稿件,学生十分钦敬。民国15年,在国
(18921951)
陈成父
  陈成父(生卒年月不详)字玉汝,自幼继承其父陈骏家学。辛弃疾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任福建福州安抚使时,慕成父才,罗致宾席,并以女嫁之。成父学问以诚正为本,《近思录》一书,口诵心悟不少辍。安贫守道,心志澹泊,极似其父为人,无愧“理学”名家之称。著有《律历志解》、《和稼轩词》、《默斋集》等。今无存。
[]
吴国华
  吴国华(1579~1627年)字朝宾,号爱日,城关人。性忠朴,折节读书,崇拜程、朱,排黜佛、老。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举人,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尝奉使赵、鲁,温恭有体,谢绝馈赠,贤声著于藩服。天启初年,升任兵科给事中。当时宦官弄权,朝中以直言受祸者,踵踵相接。工部营缮司主事曹钦程,结党营私,胡作非为。国华愤慨,上疏劾曹钦程,指数奸党,字字诛心。宦官大怒,假传圣旨削去其官职。吴罢官归里,忧思君国,于天启七年(1627年)抑郁而卒,朝野正直人士莫不为之洒涕。崇祯二年(1629年),朝廷为其昭雪,旌奖“精忠名臣”,追赠太常寺少卿。次年祀乡贤祠、忠义祠。吴国华著有《四书五经正解》
[] (15791627)
林秋光
  林秋光(1911~1938年)原名辉军,号菊人。宁德七都人。家庭小商贩。林秋光幼时,在七都有源书院读书。民国12年(1923年),赴霞浦作元学校求学,与马立峰同学。在进步教师魏阿拾的教育下,接受马列主义真理。与马立峰一起,参加魏阿拾发动的冲击军阀十一旅的革命行动。林秋光还同马立峰等人组织学生联合会,带领同学上街宣传、-,收缴商店日货,发起-运动。民国18年秋,林秋光奔赴福安柏柱洋,与马立峰组织抗租、抗捐、抗债、抗税、抗粮的斗争。次年,经马立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0年,福安中心县委成立后,同詹如柏一起到溪尾一带开辟福霞游击根据地。民国21年9月14日夜,参加著名的福安兰田-,袭击福安兰田
(19111938)
郑长璋
  郑长璋(1901~1927年)字仲珊,乳名细记,城关人,祖上经商。长璋小时就读于福宁府中学堂。民国10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政治系预科。在学期间,接受马列主义熏陶,参加北京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民国1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长璋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1月,受北京党组织派遣回福建工作。长璋抵闽后,经中共福州特委组织部长陈应中与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工人部长、共产-表马式才商议后决定,以建立国民党宁德县党部筹备处名义,委其为筹备处主任,回原籍开展革命活动。民国16年1月,该筹备处成立,长璋任主任委员。他同筹备处成员一起,团结一批进步青年知识分子,采用街头演讲、排演话剧等形
(19011927)
全部蕉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