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名人录
李自成
  闯王李自成(1606年-1645年),别名李鸿基、李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于1629年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随后南征北战,并于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1644年,李自成攻进紫禁城,大肆搜刮钱财,却在1645年被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避战的方式流窜。1645年,李自成被地方民兵杀死,尸首不知何处。人物生平家世背景李自成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出生。 自成出生在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继迁寨,距他的老家长峁鄢60多里(两地现均为横山地)。李自成的祖籍是米脂县李家站,在米脂县殿市镇有个村落,名叫李继迁村,当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里的人代代相传,
[] (16061645)
韩世忠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一说绥德)人,南宋名将。 18岁时应募为本州敢勇乡兵。崇宁四年(1105),延州乡兵奉调为党万部属,参与进攻西夏银州(今陕西米脂西北),后从党万战于嵩平岭,以功补一资。后又从刘延庆征战有功,“始补守缺进义副尉”,开始成为无品的小军官。 宣和二年(1120),浙西方腊起义,宋朝廷调集西北军前往镇压,韩世忠率所部敢勇士50人随征。宣和三年二月,随王渊攻克杭州;四月,韩世忠擒获方腊,但为辛兴宗掠为己功,后经杨维忠申述,超转承节郎,升为入品的小武官。 宣和四年二月,宋朝应宋金“海上之盟”,派童贯统兵攻辽南京(今北京),韩世忠从征。后随王渊镇压大名起义军;又从
[] 南宋四元帅,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10891151)
杨业
  杨业(?—986),一作邺,本名重贵,宋朝名将。 父杨信,“麟州土豪”,当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后汉时,“自为刺史”,臣附于后汉、后周。杨信二子,长子重贵,次子重训(勋)。杨重贵事北汉世祖刘崇,北汉帝刘承钧时赐姓刘改名继业,“比于诸子”,任保卫指挥使,升至领建雄军(晋州,时属后周,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屡建战功,号为“无敌”。 宋开宝元年(968),宋太祖赵匡胤攻北汉时,刘继业以侍卫都虞候,领军扼守团柏谷(今太谷西南)以抗宋军。侦知宋大军已至,虑众寡不敌,退保太原,被罢兵权。宋军围攻太原,刘继业又领兵守城,数出兵攻宋军。宋军多次攻城未果,加上暑雨,宋军将士多病,只得退兵。 太平兴国四年(97
[] 宋朝名将 (?~986)
安国
  安国(?~1520),字良臣,陕西绥德卫人。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安国少年时为儒生,以精通春秋子史闻名乡里。后袭世职,为指挥佥事。正德三年(1508年),安国以满腔热情参加了兵部武举会试,经过三场激烈的角逐,安国荣登武进士榜首,按照规定晋升两级为指挥使。当时大宦官刘瑾“权擅天下,威福任情”,满朝文武百官的陟黜生杀,全凭他的喜怒哀乐,被人们称为“立地皇帝”,或“站的皇帝”。而那个唯知荒淫逸乐的“坐的皇帝”朱厚照(武宗),不过是他手中的一只令箭罢了。所谓的皇帝圣旨,实际上都是从刘瑾这里发出的。在明代诸帝之中,武宗以腐朽荒唐著称。他在位16年,竟一次也不召见大臣,多次外出巡幸
[] (?~1520)
宇文贵
  宇文贵(?~567年),字永贵,鲜卑族。北周朝大臣。其祖籍在昌黎大棘(即今辽宁义县境),后迁居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他在少年时代拜师读经史,后来有志于建功立业,便弃文习武。北魏孝明帝正光末年,北方六镇的军民不堪忍受镇将的剥削,终于爆发了大起义,长城内外的六镇地区迅速为起义军所控制。当沃野镇的破六韩拔陵起义军攻夏州时,夏州刺史源子雍召宇文贵守城,授统军之职。后宇文贵又在尔朱荣的部下参加镇压葛荣起义军,以作战勇猛闻名,被擢为别将,转为都督。孝庄帝永安二年(529)正月,原来逃亡到江南的北海王元颢在梁武帝的支持下,率部队北返攻入洛阳。孝庄帝-渡过黄河北逃河内(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北)。宇文贵随尔朱荣的
[南北朝] 北周朝大臣 (?~567)
杨延昭
  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号杨六郎,大中祥符五年(1012),因避宋真宗所臆造的圣祖赵玄朗讳名改,杨业之子,宋朝名将。 太平兴国四年杨业归宋后,杨延昭以父荫补为供奉官,从杨业征战疆场。雍熙三年(986)宋军大举攻辽,杨业任西路军副统帅,进攻应州、朔州,杨延昭任先锋,在围攻朔州的战斗中,“流矢贯臂”而“斗益急”。同年,杨业殉节,杨延昭升为崇仪副使任景州知州;后因江、淮地区凶年歉收,改任江南、淮南都巡检使。又升崇仪使、知定远军(由景州改),改保州缘边都巡检使。 咸平二年(辽统和十七年,999)九月,辽圣宗、萧(绰)太后率军攻宋。十月,攻遂城(今徐水西),保州缘边都巡检使杨延昭适在遂城,
[] 宋朝名将 (9581014)
西夏太祖李继迁
  李继迁(963—1004),党项夏州政权统治者,夏国创建人。银州防御史李光俨之子。生于银州(今陕西榆林南)无定河边一山寨(今称李继迁寨)。智勇善骑射。开宝七年(974),任管内都知蕃落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六月,族兄李继捧率族人入宋献所属五州地,他拒诏,不从赴阙,与弟继冲,亲信张浦等诈言乳母死出葬,置兵甲于棺,率族众数十人出奔夏州东北三百里之地斤泽,出其祖拓跋思忠像示族人,号召部族起事。十二月,攻夏州、银州、宥州等地。雍熙元年(984)九月,地斤泽被知夏州尹宪、都巡检使曹光实袭破,母、妻被获,与弟继冲幸免得脱。遂聚豪族,招蕃众,兵势复振。二年二月,以弟继冲等诈降,诱杀曹光实,袭据银州,自称
[] 西夏太祖,西夏王朝奠基人 (9631004)
张献忠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1640年,张献忠进入四川,占山为王;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为了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并“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1647年,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亡,时年仅四十岁。至今民间仍流传他入川屠蜀、江中沉宝等故事。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张献忠少时曾读过书,成人后参军,曾当过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职,便至延绥镇从军。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
[]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16061647)
王嘉胤
  王嘉胤(?-1631年)明末农民起义早期首领。府谷县人(今陕西省府谷县黄甫乡宽坪村人)。崇祯元年(1628年),因年荒乏食,会同吴延贵等组织当地大批灾民揭竿而起,公开打富济贫,与官兵相抗,从而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王嘉胤起义后,响应者蜂拥而至,高迎祥、王自用等带领人马主动遵从王嘉胤的号召,共同行动,一时,革命蜂火燃遍陕西,并蔓延到晋、宁、甘、三省,这时起义队伍已发展到两万多人。崇祯四年(1631年)义军遭受曹文诏重兵围攻,转占到山西阳城一带,在阳城战役中,不幸被奸细杀害,时年40余岁。王嘉胤曾为边兵,后逃亡归里。崇祯元年因年荒乏食,率众起义于府谷。后陕西白水县的王二从澄城率部来投,聚集人马
[] (?~1631)
杜聿明
  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杜聿明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追随蒋介石。
著名抗日将领 (19041981)
高杰
  高杰(?—1645年),字英吾,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原为李自成部将,绰号翻山鹞。投降明政府后参加对农民军的追剿,升任总兵官。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为兴平伯,与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1645年(弘光元年),高杰在睢州被许定国诱杀。南明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叛闯降明高杰与李自成是同乡,因明末横征暴敛而同时起事。崇祯七年(1634年)闰八月,总督陈奇瑜派遣参将贺人龙援救陇州,被贼兵包围,处境非常困难。李自成让高杰写信过去约贺人龙造反,没有得到高杰的回话。使者回来,先见过高杰,然后才去见自成。等围城两个月攻不下来时,李自成心中怀疑高杰,就派遣另外的部
[] (?~1645)
梁师都
  梁师都(?~628年),唐初地方割据者,夏州朔方郡(隋大业三年改夏州置,治所在绿岩县,即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人。隋炀帝在位,他为鹰扬郎将,大业末年被罢职回归原籍。当地发生旱灾,百姓生活困苦,他乘机联结一伙人杀死郡丞,自称“大丞相”,依附北边的突厥部,袭取了雕阴(今陕西绥德县)、弘化(今甘肃庆阳)、延安(今陕西延安市)等地,自号“梁国”,自称“皇帝”,立年号“永隆”,成为唐朝廷的一大威胁。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梁师都出兵攻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被唐军击败。他借助突厥骑兵一千余骑再攻延安,被唐延州总管段德操打败,暂时北撤200里,复借突厥兵5000南下,仍为唐军所败。他不死心,派使去突厥说服处
[] (?~628)
王雅
  王雅(生卒年不详),字度容,北周朝大臣。夏州阐熙郡新囶县(故治在今陕西靖边县境,《魏书·地形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写作囶,《北史》、《隋书·地理志》、《隋志考证》均为囶,即古‘国’字)人。北魏末年,宇文泰任夏州刺史,闻听王雅善骑射,有勇略,即召他为军校。后在攻杀侯莫陈悦及迎接孝武帝元修入长安时,多有功劳,被授都督、赐爵县子。西魏大统三年(537),东魏军分三路进攻关中,其主力军窦泰部抢占潼关,宇文泰率精骑出奇制胜,击溃了东魏军,斩了窦泰,王雅在潼关作战有功。是年十月,东魏高欢率十万重兵攻关中,宇文泰率不足一万兵力在沙苑伏击,兵力相差悬殊。王雅毫不畏惧,对他的部下说:按双方兵力之差,西魏实
梁乙埋
  梁乙埋(?—1085),汉族,西夏皇室外戚, 夏毅宗谅祚妻梁皇后弟。在西夏出生长大,文少武多,却工于权术。初任管理皇族事务的家相。拱化五年(1067)十二月毅宗死。次年李秉常(惠宗)继位,年仅八岁,由其母梁太后执政,其舅梁乙埋为国相,其实就是梁氏共揽朝政。执掌大权梁太后把朝政大权全部委之于梁乙埋,乙埋又安排他的子弟和亲信担任要职。他与其亲信、掌握兵权的都罗马尾、梁太后的侍卫罔萌讹等三人,组成新的母党集团,牢牢控制最高统治权。同时排斥异己,如元昊之弟嵬名浪遇在谅祚时曾主持朝政,担任都统军,精通兵法,熟谙边事,因不附梁氏兄妹,被梁乙埋罢官流放。梁乙埋为取得党项羌族权贵拥护,于乾道二年(1069)
[] (?~1085)
折继闵
  折继闵 字广孝,惟忠嫡夫人刘氏所生,身材高大,熟读兵书,多谋善断。宝元二年(1039)袭知州事,时年22岁。在继闵任职的头5年(1039~1044),适逢西夏元昊称帝(1038)后大肆攻宋的时期,河西地区首当其冲,战斗频繁,他历经30多个战役,俘杀万计,招集大批流民,稳定了边疆局势,为保卫桑梓,保卫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康定元年(1040),元昊驱夏军进攻鄜延,攻下保安军,直抵延州城下,宋军连吃败仗。其时,朝廷命府州牵制夏军后方,于是继闵率部于是年的正月、六月和九月三次出塞,攻入夏境,以减轻夏军对泾源、鄜延两路守军的压力。庆历元年(1041),继闵巡边,与夏军发生遭遇战,双方激战横阳川(神木县黄
[] (10171052)
杨文广
  杨文广(?—1074),字仲容,杨业之孙、杨延昭次子,宋朝名将。杨文广以父荫入官。庆历三年(1043),陕南张海起义,杨文广从征有功,升殿直。四年六月,范仲淹宣抚陕西,杨文广隶属范仲淹麾下。皇祐四年(1052)九月,狄青讨伐侬智高,选陕西兵赴广南,德顺军(今宁夏隆德)知军杨文广从征,历任广西钤辖,宜州(今广西宜山)、邕州(今南宁)知州,累迁左藏库使、带御器械。英宗时,英宗以杨文广为“名将后,且有功”,升领团练使,任侍卫亲军龙卫(骑军)、神卫(步军)四厢都指挥使。后升领防御使,任秦凤路副都总管。熙宁元年(1068),陕西经略使韩琦,奏请于秦州西北边城建城堡以保护附宋蕃民。七月,韩琦派秦凤路副都总
[] (?~1074)
路遥
  路遥(1949~1992) 当代著名作家。本名王卫国,乳名卫儿,笔名路遥、鲁元、王天笑、桃依红等。1949年12月1日,诞生于王家堡一个贫苦农民之家。父亲担任过农村基层干部,母亲是位聪明能干的家庭妇女。路遥及弟妹共7人,其排行老大。1957年冬,因生活维艰,过继于婚后不育的伯父。伯父客居延川郭家沟,这里便成了路遥的第二故乡。路遥自幼颖悟、懂事、吃苦、勤学,初读于村小和延川城关小学,1963年考入延川中学。其擅长语文和音乐,在校扮演过戏角。上初中时,家中供不上口粮,学友济助,伯母乞讨,勉强结业。“文革”中,他出于对毛泽东主席的崇拜,投身运动,成为本班、学校乃至县上群众组织的首领。1968年9月,
当代著名作家 (19491992)
高波
  高波1913~1948),原名高如化,别号连峰,1913年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少时先后在小学和米脂三民二中读书。1930年,投奔参议陕政的爱国民主人士杜斌丞,当过勤务员、警卫员、副官。1934年考入西安绥靖公署步兵训练班,翌年参加杨虎城第十七路军,并任班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不久,奔赴延安,被分配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高波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烽火剧团的高波不几天,便担任剧团团长。高波性格爽朗,幽默诙谐,他在剧团做思想工作,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当年剧团的“小鬼”、女战士李强后来回忆往事说:有一次,剧团到野战医院去慰问。我到窑洞里向伤员作慰问讲
能文亦武双英才 (19131948)
杨朝晟
  杨朝晟(?~800),字叔明,唐夏州人。行伍出身,在朔方做部军前锋时,屡立战功,被授予甘泉果毅都尉。唐德宗建中初年,他跟从李怀光讨伐割据势力朱泚部将刘文喜,在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大获全胜,升任骠骑大将军,不久又升为右先锋兵马使。唐德宗在奉天被困时,李怀光自太行山以东发兵救援,杨朝晟为右厢兵马使,带1000多人攻克咸阳,大挫朱泚的锐气,被加封为御史中丞,赏赐食禄150户。后来,李怀光叛唐作乱,德宗到梁、洋一带避难。李怀光胁迫杨朝晟到邠宁(今陕西彬县)游说保驾的韩游环。杨朝晟不愿反唐,借故辞职。李怀光叛乱被平息后,德宗任命杨朝晟为韩游环部都虞侯。在平息裴满的叛乱中,杨朝晟又立战功,升为御史大夫。贞
[] (?~800)
全部榆林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