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名人录
霍元甲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汉族。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他亲临大会,题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以示对霍元甲的纪念。人物简介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字俊卿,清朝末著名爱国武术家,精武体育会创始人。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为纪念霍元甲
[] 中国十大武术家 (18681910)
谷瑞玉
  谷瑞玉,天津人。1904年2月出生于天津附近杨柳青一大户人家。张学良的第二位夫人。张学良正式的婚姻只有三段,第一段是和于凤至。张学良的第二段婚姻是和谷瑞玉,因为和于凤至尚未离婚,所以,谷瑞玉始终都是姨太太,也被称为随军夫人,1922年结婚,1925年,郭松龄反奉失败后,因谷瑞玉疑似与杨宇霆有牵连,造成夫妻矛盾而离婚。张学良第三段婚姻是和赵四小姐,即赵媞,也名赵绮霞、赵一荻、赵香笙、赵多加。经历初识津门堕爱河谷氏乃经商世家,但是,到谷瑞玉出生时已呈没落之势。谷瑞玉的二姐嫁于东北军一位与张作霖共同起家发迹的将军齐某为妻,常有奉军一层人物与之往来,故少年谷瑞玉便对东北军将士颇有好感;三姐与张学良麾下
张学良的第二位夫人
刘宝镛
  刘宝镛, 导弹总体设计专家。1936年1月13日生于天津。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飞行力学和弹道导弹总体设计工作。参加了中国第一代液体近程导弹及中国第一代固体导弹的研制工作;担任国家重点工程总设计师,18年来大胆采用新技术,组织攻克了10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寿昆
  魏寿昆(1907年9月16日—2014年6月30日),出生于天津。冶金学及冶金物理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八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魏寿昆出身于没落的商人家庭,1914年入私塾,1917年考入育德庵小学,1923年毕业于河北省立第一中学,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洋大学,1929年毕业,获矿冶工程系工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辽宁海城大岭滑石矿任助理工程师,1930年任北洋大学矿冶工程系助教。1930年秋,魏寿昆考取天津市公费留德。1931年就读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材料工艺科学系化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72014)
王紫苓
  王紫苓,女,京剧旦角。1932年12月生于天津。著名京剧荀派表演艺术家,为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委员,上海荀派艺术研究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王紫苓幼年家贫,酷爱京剧,8岁上由魏效荀开蒙,1946年拜荀慧生为师学艺,后又拜师尚小云,系早期荀慧生、尚小云亲传弟子,还曾受到筱翠花、宋德珠指点,边演出边实践,由于聪慧好学,能戏颇多,工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兼武生、文武兼备,戏路宽广,唱念韵味纯正,做工细腻,身段优美,武工出众,跷功扎实。 20世纪50年代早期自己挑班巡回于京津沪等地,以精到的荀派花旦著称,受约参加国营天津市京剧团担当
李文清
  李文清(1909.3.15~2000.4.13),天津市人。父李恩贵原为北洋水师震远号上水手,甲午战争失败后,返回天津,以卖水、挑柴为生。李文清10岁时入天津半月小学读书,因家贫不足两年便缀学,后随其父走街串巷做小生意谋生。1922年进天津孙曾吉铁工厂当学徒。1924年去北平长胜汽车修理行当学徒。学徒期间,苦心钻研,较快地掌握了汽车修理技术,并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从根本上认清了内燃机的构造原理。1926年,经一位司机介绍,南下经郑州、许昌到驻马店,在吴佩孚第四军军部汽车队修车。在驻马店将近一年,豫南护军使署令他去南阳赊旗镇(今社旗县县城)给护军使徐寿椿师长修车。几个月后又调至襄阳、樊城方振武将军
(19092000)
张锡钧
  张锡钧(1899.6.3-1988.3.20),生理学家。天津人。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同年留学美国,在芝加哥大学及芝加哥大学罗虚医学院学习,至1926年先后获理学士、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30年代创立了定量分析乙酰胆硷生物测定法,即蛙腹直肌法,此法可测出动物各种组织中乙酰胆硷的含量最早提出中枢神经内化学传递的存在,并证明乙酰胆硷是一种介质研究了人胎盘中乙酰胆硷对分娩的关系,提出了分娩起因的理论,早产与晚产的机制创立“迷走神经、垂体后叶反射”理论对甲状腺生理的研究,提出色亚基酸与甲状腺细胞活动有关,而甲状腺对毛发生长有特殊作用提出“经络一皮层-内脏相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 (18991988)
孔祥瑞
  孔祥瑞,男中共党员,高级工人技师,现任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先后在天津港一公司、六公司固机队作司机、任队长。 孔祥瑞同志是伴随天津港建设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孔祥瑞是中国共产党天津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多年来,孔祥瑞以“当代工人,只有有知识、有技能,才能有力量”为座右铭,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坚持创新,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凭的码头工人,成长为一名享誉全国的“蓝领专家”。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天津港(集团)煤码头公司孔祥瑞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王永炎
  王永炎(1938.09.29- )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天津市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历任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中医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第六届、七届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第三、四、五届召集人;中国药典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第八、九届执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周啸天
  周啸天(1913年—1979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字叱云,天津人。父名老九岁红,工文武老生,曾为清室内廷供奉。周啸天幼承家教,老伶工吴春山为之开蒙,又从朱天祥学老生。1925年拜张春樵为师,童年即在天津演出。后又从郭仲麟深造,复拜吴铁庵为师,艺业日进。在烟台演出期间,又得到张少甫的指点,武工受尚和玉点拨,故文武老生戏皆能。代表剧目有《打登州》、《杨家将》、《白蟒台》、《四郎探母》、《十道本》、《四进士》、《清风亭》、《盗宗卷》、《借东风》、《审刺客》、《扫雪打碗》、《法场换子》、《状元谱》等,尤以《打登州》一剧最受好评。与尚小云、小翠花、王玉蓉、金友琴、马艳云等合作时间最久。1937年周啸天随
(19131979)
丁春伙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天津警备区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原66军副军长丁春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3月15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丁春伙同志,1922年12月出生,1941年4月入伍,194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营长、副团长、团长、军事学院基本系学员、副师长、北京军区工程兵第5工区主任、师长、副军长等职,1955年被军区选为党代表大会代表,1981年2月离职休养。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革命战争年代,丁春伙同志出生入死,奋勇杀敌,勇于献身。先后参加了草家峪、柏来树、
(19222012)
陈翰伯
  陈翰伯同志生平(1914-1988)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著名新闻工作者、出版家、国际问题评论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主席、第二届名誉主席,商务印书馆董事会名誉董事长、原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陈翰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8年8月26日凌晨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陈翰伯同志祖籍江苏苏州,1914年3月出生于天津。他青少年时代即接受进步思想,在天津读中学时,参加党的外围工作,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35年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一二·九”-的领导工作。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北平学联党团书记。从此,他把毕
(19141988)
刘振声
  刘振声(1883 — 1960年),本名刘庆顺,字振声,早年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到到天津静海县,后终生未返回故乡。在此期间,刘振声结识乐亭县一位姓刘的老板,并认做义父,在义父的引见下,光绪22年(1896),霍元甲,收为弟子,并将“传内不传外”的霍家拳传授给他。刘振声带艺投师,其实就是陈真的原型。 刘振声跟随师父闯荡,名震四海,后来霍元甲遇害,刘振声暂时接管精武门,后落发为僧,不再以刘振声为称,只对外说自己叫刘庆顺,从此刘振声便在江湖神秘消失了。刘振声后流落到东北,曾做过杜惠林的保镖,杜惠林看重他的人品,曾以商号相赠,但刘振声不满杜的奢侈生活,坚辞而去。此后在沈阳北门开设了“三光门武术馆”,张作
(18831960)
石元士
  石元士(1849-1919)字次卿。是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杨柳青石家的代表人物,石家大院(现辟为杨柳青博物馆)的宅主。靠土地、0剥削及经商起家。1894年甲午战争时,在天津杨柳青镇首创地主武装团体。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因迎合清政府的媚外政策,保护地主阶级的局部利益,倡设杨柳青支应局,为驻扎在杨柳青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效力。又成立保甲局维护地方治安,至使杨柳青及津西一带免遭战火之灾。接纳天津的道、府、县、驻津衙门及在天津的眷属来杨柳青避难。受到慈禧太后——那拉氏的赏识和召见。赏给其四品卿街、顶戴花翎,并纳捐二品顶戴、湖北试用道。1906年清廷立宪诏下,自治议起,出任天津县的议会议员及副
(18491919)
霍恩第
  霍恩第(1836—1917),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霍恩第是燕青拳(又称秘宗拳)掌门人,秘踪拳第六代传人。霍恩第以保镖为业,武艺超群,秘踪拳更是出神入化,常出入关东道上为客商保镖。他从事保镖事业从未失过手,但却和不少强人结下仇,正因为如此,他在四十多岁后便退出镖行,回乡务农,闲来则教子侄们习文练武。霍元甲父亲。霍恩第有三子:霍元英、霍元甲、霍元武,元甲排行第二。霍恩第(梁家仁饰)在新《霍元甲》中,最欣赏的配角是霍元甲的父亲霍恩第,他是一个好汉,虽然有时候有些固执,但是他一生为人光明磊落,最好打抱不平,对待子女十分严格,都说有其父必有
(18361917)
张克英
  张克英,女,汉族,1960年3月生,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大侯庄村村民。“儿媳”“妻子”“嫂子”“弟妹”“伯母”,都是张克英的家庭角色,而每一个称谓背后都是一份责任。她孝敬公婆,照顾患病的小叔子、侄子、侄媳妇和两个妯娌,几十年如一日,用弱小的身躯托起一家人的生活。自嫁到大侯庄村,张克英和丈夫段玉强就与公婆生活在一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便落在了她肩上。对公婆孝顺,照顾他们吃穿住行,事无巨细。多年一贯如此,唯一改变的就是,婆婆患病后,她照顾得更加仔细了。婆婆逢人就夸:“克英是个孝顺的好媳妇,和亲闺女一样。”婆媳二人从没有红过一次脸,村民提起她都会竖起大拇指。张克英的婆家是一个大家庭,但好像总有不幸“为难
全部西青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