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区历史人物介绍3
李赐生
  李赐生(1887—1950) 又名次生,孝南朋兴涂河东李家湾人。1900年入博学书院学习。l905年毕业,与革命党人孙武等结为“摇清四友”之一。1909年入共进会。1911年10月10日,参加武昌首义,众人推李赐生为领导,将九角十八星大旗穿上旗杆,执旗率队,挑选精壮人员数十人前往蛇山插旗。李将大旗高举,勇敢前进,到达蛇山之巅,因土质坚硬,插不进去,转奔阅马场,将这面血迹班班的九角十八星旗插在咨议局门前,倾覆满清王朝的第一面革命大旗即“辛
(18871950)
胡桂香
  胡桂香(1899—1933) 女,艺名白莲花,孝感西河沿街人,出生小商人家庭,是楚剧界的第一个真旦。15岁时,胡桂香与戏班艺人罗柏山相识并相爱,还学许多花鼓折子戏和一些全本戏。18岁成亲后,两人便随戏班出外接戏并演唱,但由于世俗偏见,胡桂香只在后台接唱,不敢上前台。1926年春节刚过,胡桂香随丈夫的戏班到广水演出,因大雪困于火车站,火车站站长要求胡桂香到前台唱戏,如答应,愿意免费供应戏班几十号人的吃饭,为了戏班的生存,胡桂香在广水火车站
(18991933)
汤经畲
  汤经畲(1905—1928) 字经鼎,又名经宝,孝感北门内正街人。1920年考入武昌第一师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中共武汉地委派遣,以中共特派员和湖北省党支部特派员身份回孝感组建中共党的组织和国民党孝感县党部。1926年10月任中共孝感特别支部书记并以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在孝感主持全面工作。1927年8月,国民党省党部通知各县党部执委返汉参加“改组活动”,汤与另6名党部执委应邀参加“改组活动”时被软禁,1928年2月就义于武汉
(19051928)
屠仁守
  屠仁守(公元1829年—1900年),字梅君,湖北孝感西河镇人。其祖父为嘉庆刑部员外郎,道光直隶总督。他读书刻苦,于同治末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时转为江南道御史,曾上疏提出改良朝政的六项措施和指出在海防建设上的五种弊端。1889年,因慈禧太后建颐和园,又疏谏被罢官,遂到山西讲学,执教14年。是清末出自孝感、名动全国首屈一指的铁面御史,开时代风气的教育宗师。1900年,慈禧太后游山西,被召见,授光禄培养少卿,不久病逝。同治十三
[] (18291900)
胡锡奎
  胡锡奎,1896年11月7日出生于孝感城关北正街一个书香人家。父亲胡延池是清朝秀才(廪生),家道中落,教过书,做过香烟、百货生意。胡锡奎读完初中,18岁上汉口法文学堂,因家境窘迫,回家帮父亲做生意,他无心照料生意,只要父亲不在身边就阅读《天演论》一类书籍,在父母主持下与当地前清秀才郭秀夫的女儿郭雁勋成亲。1922年他到汉口谌家矶扬子江机器厂子弟小学教书,与正在武昌读书的舅弟郭述申(原名郭树勋),经常阅读《响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
(18961970)
夏之秋
  夏之秋原名夏汉兴,孝感市孝南区闵集乡栗树湾人,1912年2月22日出生于武汉市汉口三署街。1993年5月12日在北京去世。父亲夏博琴为汉口圣约翰小学教师兼圣约翰教堂琴师。家境清寒。汉兴3岁丧母,5岁时在父亲膝上学弹风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音乐的种子。8岁时,街道-长的一支五音号使他萌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遂迷上了吹小号,从孜孜不倦地自学发展成他学生时代的个人特长。上小学时便充当学校的司号员,迈开攀援铜管乐道路的最初步伐。中学时代,武昌文华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铜管乐的奠基人之一 (19121993)
郑友生
  郑友生(1919—1991)孝南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第10师特务连分队长、中队长,红28团副营长,第11师30团政治处主任。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2至第4次反“围剿”斗争,西征转战,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4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政治部直属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旅卫生部政治委员、新四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91991)
熊赐履
  熊赐履(1635-1709) 清代大臣、学者。字敬修,一字青岳。孝感人。顺治十五年进士,选为庶吉士,任职检讨,迁任国子监司业,进弘文院侍读,以直言论事著称于时。康熙初,他疏陈时弊,为权臣教拜所忌。康熙七年(1668年),任秘书院侍读学士,又上 书论政,指出政有积习,国存隐忧,又为敖拜所忌。九年,升为国史院学士,改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经筵讲官。十四年,清圣祖嘉称他的才干,迁官内阁学士,超授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十五年,他因票拟(内阁接到奏
[] (16351709)
陈昌智
  陈昌智,男,汉族,1945年7月生,湖北孝南人,民建成员,1968年9月参加工作,四川大学经济系中国经济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现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1963-1968年四川大学经济系学习(其间:1968.09-1968.12留校待分配)1968-1970年解放军七八四八部队一五0师农场劳动锻炼1970-1971年四川省金阳县洛觉区中学教师1971-1978年四川省金阳县文教局干部1978-1979年四
王新亭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又名王兴庭。1908年12月23日生于湖北省孝感县(今孝感市)王家岗村一个农民兼小手工业者家庭。7岁在本村读私塾,后上小学。12岁起开始干农活,当过学徒和店员。1926年起在本县参加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1930年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连教习(政治教员)、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姚家集、黄安、谢店、新洲等战斗和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1931年1月红1军与红15军合编为红4军后,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081984)
涂天相
  涂天相(1668年-1740年),字夑庵,号存斋,一号迂叟。湖北孝感人康熙七年(1668年)出生,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科举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科进士。康熙五十年(1711年)出任辛卯科乡试陕西副考官,帝赐松花砚,自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参与编撰《康熙字典》。雍正八年,升左都御史。官至刑部、兵部、工部尚书。乾隆二年(1737年),奉旨回籍,卒于乾隆五年(1740年)。著有《静用堂偶编》十卷。
[] (16681740)
管用和
  管用和 (1937~)笔名蔡纯、黎枝。湖北孝感人。1954年毕业于孝感县师范。历任小学、中学教师,文化馆美术、文艺创作辅导员,文艺宣传队创作员,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兼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等职。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欢乐的农村》、《公社大地》、《自然情思》、《彩色的童年》、《管用和诗选集》,散文诗集《潮沫
安危
  安危(1916—1985)原名王寄玄,曾用笔名于一飞、于恋一,孝感孝南城关中山街人。幼读私塾,后插班上小学,1932年就读于湖北省立第一中学,跳班考入一私立高中,一学期后,又改读私立农业学校,终因家境困难而中途辍学。1938年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同年底在《西线文艺》上发表第一篇小说《游击队的孩子们》,次年发表短诗《寄母亲》。1940年去延安,同年秋,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四年,后在延安中学任教一年。这期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过杂文、
作家 (1916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