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名人录
杨一清
  杨一清(1454年-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谥文襄,汉族,明朝镇江丹徒(今属江苏省)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杨一清,景泰三年(1452年)诞生于化州州署,化州城人。明景泰年间,一清父杨景任化州同知,杨景致仕后居州城。一清幼聪颖,7岁能文,以奇童蜚声四乡。11岁随父迁居巴陵,14岁乡试中解元,18岁中进士。一清历侍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兵部、户部、吏部尚书,武英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左柱国,太子太傅,太子太师,两次入阁预机务,后为首辅,官居一品,位极人臣。杨一清为明朝名臣,多有建树。弘治间督理陕西马政,力矫积弊。禁止不法商人垄断茶马交易,改由官方专管茶马贸易,确保军需民用.称
[] 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14541530)
刘勰
  刘勰(约465年—520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齐和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南北朝宋泰始初年(公元465年),刘勰生于京口(今镇江),字彦和,原籍东莞(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祖父灵真,宋司空秀的弟弟。父亲名刘尚,曾担任越骑校尉。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发愤图强,热爱学习。因为家里太穷而没有娶妻结婚,和沙门的僧人
葛洪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江苏)人。出身江南豪族。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葛洪伯祖父葛玄曾师从炼丹家左慈学道,号葛仙公,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晋永兴元年(304)葛洪加入吴兴太守顾秘的军队,任将兵都尉,与石冰的农民起义军作战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次年石冰事件平息,葛洪不愿争功邀赏,辞官往洛阳搜寻炼丹制药之书。永兴二年(30
[] 东晋道教学者 (283343)
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20世纪30年代,他主诗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1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今镇江市)。先世经商,祖父茅谦为举人,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曾创办《南洋官报》。茅以升出生不久,全家迁居南京。6岁读私塾,7岁就读于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1905年入住江南商业学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唐山路矿学堂讲演时,指出开矿
中国科学院院士,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18961989)
马相伯
  马相伯(1840~1939) 原名志德,又名钦善、建常、绍良,改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清道光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840年4月17日)生于丹徒(今镇江),褓间即受天主教洗礼,洗名若瑟,亦作若石。5岁入塾读书,喜探询天象运行奥秘。12岁来沪,入法国耶稣会办圣依纳爵公学(后改称徐汇公学,今徐汇中学),继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清咸丰八年(1858年),全家从镇江辗转至沪定居。清同治九年(1870年),获神学博士衔,加入耶稣会,授司铎神职。同治十三年,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教务,
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 (18401939)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遂为丹阳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 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大和六年 (832)进士。任当涂、太平县令。大中三年(849),为监察御史,抱疾不任朝谒,坚乞东归(《乌丝阑诗自序
[] 唐朝诗人 (791858)
陈东
  陈东(1086~1127),字少阳,丹阳珥陵越塘人。聪慧好学,秉性刚直。以贡生人汴京太学。多次-钦宗赵桓,揭露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师成、朱勔6人的罪行,请求诛此6贼以向国人谢罪。 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金兵围攻京都,宋钦宗惊惶失措,免去主战的国相李纲官职,任用主和的李邦彦,准备割地求和。陈东闻讯后十分愤慨,遂率领诸太学生,伏宜德门-,从者数万,坚决反对割地投降,反对屈辱求和,请求复用李纲抗金到底。在群众的巨大压力下,宋钦宗只得复任李纲为右丞,主持军务。这次数万人的冒死-抗金运动,使统治者十分震惊。嗣后钦宗接受谏官建议,授予陈东迪功郎同进士出身和太学录的官职。然其志向为除奸抗金
[] (10861127)
林肇灿
  林肇灿(1864~1916),字月波,号步青,丹阳后松卜村人。自小爱唱京戏、昆曲。清同治末年,在上海一珠宝商店当店员,后从师学艺。光绪十年(1884年)前后“下海”。至清末民初,名声鹊起,被誉为上诲滩的“滩簧大王”、“滑稽大王”。 林才思敏捷,口齿伶俐,善说多种方言,擅长滩簧“后滩”,工丑角。又在后滩基础上首创“改良新曲”,以多种形式表现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积弊,并注意吸收当时流行的新腔新调,以丰富“后滩”,使滩簧跃为当时上海较红的“曲艺”之一。随着林的成名,他演出的《卖橄榄》、《荡湖船》、《马浪荡》等剧目在上海家喻户晓。 林的演唱,“一气呵成,尽目送挥手之能。”《清稗类钞》
[] (18641916)
葛玄
  葛玄(164~244),字孝先,句容人。少时曾从真人左慈习医道丹术,博览经史,酷爱《老子》、《庄子》学术,安闲淡泊,喜抚琴。东汉光和二年(179年)15岁时学有所成,名振江左。不羡官禄荣位,徜徉林麓,为择布道炼丹宝地,遨游名山大川,凡23年。历经括苍、南岳、罗浮、金精、玉笥、长山、盖竹、天台、兰风诸山。东汉建安七年(202年),38岁始迤到江西淦阳(即清江县,今樟树市)阁皂山,见其“形阁皂色,土良水清”,灵芝百草,信手可得,喜为真仙之宅,乃定居修道。升炼九转金丹,广收门徒,采制草药丹丸,设摊施诊,普渡众生,医治疫病,造福于民,积42年,开清江医药活动先河,樟树药界尊为鼻祖。人们感其恩泽,建宫塑
[] (164244)
丁大全
  丁大全(1191~1263),字子万,南宋镇江(今江苏镇江)人。宋理宗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他中了进士,被调任萧山尉。去拜谒师间,安抚使史严之见丁大全长得“出类拔萃”,不类凡人,以为日后必有大用,于是等众宾客告退后独留了大全一个人攀谈,而且款待甚为周到。丁大全是南宋0臣,宋理宗朝中后期的宰相,著名0臣,外号”丁青皮“。宋理宗执政后期,朝廷又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0相之手,国势急速衰败。他不仅专权自恣而且贪财好色,对于前线的紧急战事瞒而不报,间接导致了襄阳沦陷、南宋灭亡等。丁大全这个人不仅专权自恣而且贪财好色。当年,他任淮西知州时,淮西总领郑羽富甲吴门,丁大全见财起异,欲结交郑羽,郑羽深
[] 宋朝宰相 (11911263)
道宣
  道宣(596~667) 唐代僧人。律宗创始人,佛教史学家。俗姓钱。原籍丹徒(今属江苏),一说长城(治所在今浙江长兴)。15岁入长安日严寺依智頵律师受业,16岁落发。20岁在大禅定寺从智首律师受具足戒,并随之学律10年,听其讲《四分律》40遍,奠定其律学基础。武德七年(624)从智頵入居崇义寺,同年往终南山居仿掌谷习定,同时整理他十余年学律心得。武德九年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3卷(今作12卷),阐发他律学开宗的见解。贞观元年(627)撰《四分律拾昆尽可尼义钞》3卷(今作6卷)。贞观四年外出参学,广求诸律导传,曾到魏郡访法砺律师,请决疑滞。贞观九年撰《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1卷,疏2卷。后又撰《
[] 唐代高僧 (596667)
张大年
  张大年(1579~1635),字奉泉,丹阳麦溪村人。为人急公仗义,乐善好施。明万历年间,丹阳税吏增加钱粮岁耗,人民怨声载道。他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被传讯时,痛陈实情,剖析利弊,获准将岁耗减去十之六七。又,徽商在丹阳开设当铺,利率高达三分,当户难以负担。他出面交涉,并拒其贿赂,迫使徽商减息为二分。 明天启年间,邑人汤道衡、贺世寿、姜志礼等,议在县城东门外转河之滨建造宝塔,决定由大年主持。崇祯元年(1628年)正月塔建成数层,由于基础松动,塔座崩坍,砖砾阻塞河道,他因此被系狱中。其长子张学忠(1597~1650),原在县署供职,见父因建塔出事身陷囹圄,心急如焚,毅然变卖家产,重筹经费,募集
[] (15791635)
路惠男
  路惠男(412年-466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妃嫔,孝武帝刘骏之母。生于丹阳建康,少女时以美色选入后宫,生刘骏以后被封为淑媛。后来年纪渐长而失宠,便请求前往其子的藩国。等到刘骏即位时,便尊母亲路淑媛为皇太后,尊号崇宪。尊为太后路惠男,丹阳建康人。凭姿色容貌选进后宫,生宋孝武帝刘骏,拜为淑媛。年长后,失去了宋文帝的宠幸,常常跟随刘骏出任地方长官。元嘉三十年(453年),孝武帝入京讨伐刘劭,路惠男留在寻阳。同年孝武帝即位,派遣建平王刘宏恭迎路惠男。有关部门官员上奏说:“臣下听说,历运汇集于周邦,美好的声誉才得以连续,气数沃灌汉国,沙麓显现当有贵女兴天下的吉利征象。往昔在上代,基业隆盛。福运长远,
法融
  法融大师,是禅宗牛头派的创始人。俗姓韦,润州延陵(江苏丹阳县延陵镇)人。十九岁(六一二年)入句容茅山从三论宗僧炅法师剃度。後从大明法师钻研三论和「华严」、「大品」、「大集」、「维摩」和「法华」等经数年。大明寂後,漫游各地,从盐官(今浙江海宁县)邃法师、永嘉旷法师等听讲各种经论,深有造诣;但觉全凭知解不能证入实际,因而复入山凝心宴坐,过了二十年习定的生活。 唐初武德七年(六二四年)平定了吴越,左丞相房玄龄奏请淘汰寺庙僧徒,法融即挺身入京陈理,御史韦挺看了他的「表」辞情文并茂,和房玄龄协议後才把这事打消。贞观十年(六三六年)他到南京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下构筑一所茅茨禅室,日夕参究,数年之间,同住的法侣
[] 禅宗牛头派的创始人 (593657)
宝志
   宝志(418~514),俗姓朱,南朝梁代句容县东阳镇(今属南京市栖霞区)人。7岁随法俭和尚出家,到南京道林寺虔诚禅业,苦守古佛青灯50多年,为释门名僧。时值齐武帝施行-,众生苦痛,宝志为匡正时弊,巧施智谋,运用世间因果哲理,使齐武帝尤敬典礼,“永废锥刀”酷刑。据《释教会考》载:宝志心志通达,以佛教宗旨,诱导梁武帝净心修习,皈依佛门,向善归仁,普渡众生,百姓平安。被尊为“帝师”。《宝华山志》记述宝志有胆有略,“所谓格君之非者,虽古之大臣莫之过也”。大诗人李白尊宝志为“独行绝侣”。梁天监元年(502年)宝志年近花甲,到宝华山结庵,集僧讲经传教。清时在南京大报恩寺塔中发现一只铁匣子,匣内藏有《宝志
姜志礼
  姜志礼(生卒年不详),字立之,丹阳蒋墅滕村人,性淳朴刚直,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进士,授建昌推官,后补衢州知府,升大理院评事。时京师关押很多未结案囚犯,他-请从宽发落,审理平反了一些冤案。后为刑部员外郎,出任泉州知府。任职期间,修复数里长的万安桥,又为贫民夺回被豪强侵占的沙格澳渔利之地。人民感恩,为他建造生祠。泉州的豪门巨室,在考学中拉关系讲人情的信件,被他统统烧掉。不久,调任山东右参政,守登、莱二地。时福王受封河南,赐田2万顷,遣太监检阅民田,骚扰登、莱二地。志礼上疏力争。帝怒,谪姜为广西佥事。离山东前,当地发生饥荒,仍布置募粟赈济饥民。后调江西参议。又调浙江副使。时有叶朗生叛案1宗,
[]
汤展文
  汤展文(1661~1724),原名谐,又名大成,号怀村,世居丹阳县城南门外木桥汤甲。从小聪敏,过目成诵,11岁应县试。嗣后,赴武进县应试入泮(秀才)。汤笔锋犀利,思维敏捷,好仗义执言。友人王信候被土豪王瑞五杀害,他出于义愤,代为鸣冤,得罪了王瑞五的歃血交、镇江府署恶吏徐士起,又为练湖兴利除弊,写《复练湖议》数篇,触犯当地恶霸汤国相;为维护伦化,又结怨族中大逆汤大衡。徐土起先后因缘勾结汤国相等,贿赂知府,买通闲人,对汤展文造谣中伤,诬其为“丹阳大侠、恶讼师”。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汤被捕入狱。所指罪名全为诬蔑不实之词。翌年,汤在狱中-江南学政杨英山,申述冤屈,得以平反。 雍正二年
[] (16611724)
贡祖文
  贡祖文(1103~1182),字仁德,追谥文宪,原籍河南长垣。靖康时(1126年),金人侵犯中原,与挚友岳飞等仗剑从军。靖康中授武德大夫都总将军,后升任秣陵关总镇。绍兴十二年(1142年)抗金名将岳飞及其长子岳云,被秦桧等以莫须有的罪名囚于临安狱中。祖文得知,愿以全家4口担保,经长途跋涉至临安,但岳飞父子已被杀害,岳夫人与次子岳雷发配南国边疆。祖文为保存忠良骨肉,冒着生命危险,将岳飞三子岳霖(时年12岁)藏匿于家,并以年老体弱为由,辞官隐居于丹阳柳茹。 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即位,岳飞冤案得到昭雪,贡献出岳霖,受到孝宗皇帝表彰,赠“旌表忠义”匾额1块。后岳霖第三子岳珂任丹阳县令,
[] (11031182)
张潮
  张潮(一作张朝),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他是大历(766—779)中处士。《闻一多全集·唐诗大系》将他排列在张巡前,常建后。张潮(一作张朝),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其中《长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诗)。张潮的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不仅《采莲词》、《江南行》,明显地受民歌影响,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体。
[]
全部镇江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