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历史人物介绍
钟玉岩
  钟玉岩(1155~1225),本名启初,字圣德,号玉岩,番禺县萝岗坑村(现广州市萝岗镇)人。祖籍河南开封,其曾祖父曾任广东防御史,辞官后在从化县郁洞定居。1163年举家迁到番禺县萝岗坑村永保里居住。其父钟遂和曾任浙东廉访司经略使,后升任户部司判宣议郎之职,年老辞官回到萝岗,在山麓建一书斋,命名为种德庵,延师课子。 钟玉岩排行第四,少年时在萝岗种德庵读书,一因父亲督促甚严,二得良师教导,故学业猛进。1188年,被省院列为“诸生”。1204
[] (11551225)
曾纪楠
  曾纪楠(1918~1994),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上庄村人。1930~1934年,在香港九龙精武小学、英华书院和华夏中学读书。1935~1940年,在香港九龙机器洗衣局、香港九龙协益五金店工作。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他回到家乡务农。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参加革命工作,任长洲村上庄明德小学校长。1950年6月,加入番禺县第三区彬社乡农民协进会,为第一批农会会员。同年6月30日,被彬社乡人民政府派任长洲上庄村第一任村长,兼任明德
(19181994)
曾浦生
  曾浦生(1918~1984),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下庄村人。父母早逝,家道清贫,小时候只读过5年私塾,13岁随族叔到香港谋生。工余常到高升等歌坛欣赏音乐,如饥似渴地自学广东音乐、曲艺。18岁时,曾为香港演奏家梁日斋器重,并同他的女儿梁无色、梁无相结拜为兄妹,歌坛义演,他们3人均多参加。19岁时,他在香港大观影片公司同钻石片场与粤乐大师吕文成、何大傻等合作撰曲和配乐。20岁时,与歌伶卢荣合编《金缕曲集》。同年,开始创作广东音乐、曲艺《阮郎归
(19181984)
曾平夷
  曾平夷(1918~?),原名曾锡和,又名曾蔼民。番禺县长洲上庄村(今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上庄村)人。父亲曾文炳,经营“光大英和”刺绣店。曾锡和自小好学,在上庄村明德小学和坪岗的黄埔中心小学读书时,孜孜不倦勤奋好学。有一天,在放学途中,见一溺水儿童呼救,他奋不顾身跳入河中将儿童救起,自己差点被淹死。曾平夷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深恶痛绝,曾立下誓言:不扫平虾夷(日军)誓不为人,随即将名改为“平夷”。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跟随何香凝(廖仲恺
曾培干
  曾培干(1917~1979),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长洲村人。父亲曾甄陶是长洲河面航标灯工人。曾培干小时家境寒微,在本村小学私塾读书,爱绘画。因家贫13岁辍学,到广州河南利隆铜铁店当童工,白天专心学艺,晚间勤于作画,经师傅湛湘的介绍考入赵少昂创办的岭南艺苑,得到赵少昂的赞许及热心指导,为曾培干的国画艺术打下根基。1932年12月,15岁的曾培干参加了广州市石印工会领导的“减时运动”的-行列。1935年10月,17岁的曾培干在石印所学徒期满,
(19171979)
麦炳荣
  麦炳荣(1915~1986),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南湾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就学于本村兴办的番禺县第十八小学。毕业后,往广州寻找工作,得其亲友推荐,拜粤剧名伶“自由神”为师,加入“八和会馆”(粤剧组织)学艺。麦炳荣随师学艺几年,由于勤奋刻苦且聪颖过人,很快便学会了舞台上的各项功夫,同时掌握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基本功,后请其宗兄“东方朔”(即麦啸虹)引荐,到香港加入了觉先声粤剧团,边演边学,以求深造。在薛觉先的指导下,加上麦炳荣虚心好学,勤
(19151986)
秦庆钧
  秦庆钧(1903~1993),著名财经专家,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南岗村西约人。1903年5月出生于增城。父亲秦海筹是一位中医。1911年,秦进入乡间私塾读书,只读了4年就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断。13岁入药材店当学徒,希望能继承父亲衣钵,行医济世。秦庆钧年少志大,在学徒生涯中刻苦自学医书兼读文史。后受“实业救国”的口号影响,改变初衷,放弃医学。为谋生计,他边学边实践,自己动手制造牙粉之类的工业用品,又学会了画炭相度日。1924年,他只身到广州
(19031993)
凌希天
  凌希天(1900~1929),原名绍亮。番禺县深井乡金鼎村(今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深井村)人。父亲是广州报社的记者和小学教师。幼年随父在穗育才书舍读书。1918年,往香港谋生,在布店当学徒。1921年,在佛山同和机器厂当学徒。3年后,在五眼桥一家洋灰沙砖厂当机器工人。1924年,在石井兵工厂当技工,参加了工人运动,被选为工人代表。半年后,转到广州小北飞来庙制弹厂任技工。1925年秋,在广州农民讲习所宣传班学习两个星期,随即派回番禺从事农-
(19001929)
罗绮园
  罗绮园(1894~1931),番禺县石镇傍江村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1916年考进上海同济大学攻读文科,1921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回广州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3年5月,罗绮园担任青年团广东区委候补委员会,负责团的机关刊物《青年周刊》。1924年11月,被选为中共广东区委委员。不久又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农委书记。同年8~12月,罗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动讲习所第二届主任。在开办
(18941931)
罗宇衡
  罗宇衡(1892~1933),番禺横沙堡横沙村(现黄埔区大沙镇横沙村)人。1892年,罗宇衡出生在一个较为富有的家庭,父亲拥有土地20多亩,房屋2间,并在横沙、乌涌圩开设店铺,在横沙村内“汇源”当铺也有一定的股份。父亲去世后,罗宇衡继承父业经商,常出入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州、佛山、顺德陈村、东莞石龙一带经营凉果生意。1925年,中共广东区委农-动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广州农-动讲习所主任罗绮园到横沙村任教师,以教学工作为掩护,秘密地进行农民革命
(18921933)
曾纪辰
  曾纪辰(生卒年月不详),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上庄村人,家居永耀坊。曾纪辰早年远离家乡,到马来西亚、新加坡谋生,后在新加坡定居,做起小生意。由于他待人和善,刻苦耐劳,精打细算,买卖公平,生意愈加兴旺,成为新加坡华侨实业家。曾纪辰乐善好施,将办实业所得尽力回报社会。在新加坡,修桥铺路,救济贫苦,捐资办学,兴办社会福利事业,他都慷慨捐资,力促其成。他的善举得到大众的赞许,新加坡政府为表彰他对社会的贡献,特授予他“太平绅士”称号。在新加坡,有一条
区玉
  区玉(1868~1943),字绍恺,广东省番禺县鹿步司横沙堡双岗村(今黄埔区大沙镇双沙村)人。1868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出生于双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只读过2年私塾。光绪十年,区玉跟姨父到香港谋生,在外国轮船上当徒工。起初,他在日本“青身皇后”轮当学徒,航行到过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以及东南亚等大埠。区玉虚心勤奋,努力学艺,能操英、法、日、马来西亚等国语言,并掌握精湛娴熟的西菜烹饪技术,成为一个颇有名气的西餐厨师。有一年,他随船至伦敦,
(18681943)
麦信坚
  麦信坚(1863~1948),字佐之,广州市黄埔区南基村人。早年,麦信坚入香港师范书院、北洋医学堂等校学习。1888年,任北洋医局医官。在北京期间,麦信坚医愈了北洋大臣李鸿章的顽疾,深得李鸿章的赏识,将其推荐给朝廷为慈禧太后治病,仅一个月,便治好了慈禧太后的病。慈禧太后十分高兴,要重酬麦信坚。这时,麦信坚的故居在黄埔区南基村落成,麦信坚请求慈禧太后赏赐一块上好的石匾,请李鸿章题写“初泰麦公祠”(麦信坚一族的宗祠)。据说镌刻“初泰麦公祠”
(18631948)
凌福彭
  凌福彭(1859~1930),字润台。黄埔区长洲镇深井村人,系广州府初试第一名举人。1895年京试第六名进士,先后任七品京官、天津知事及天津海关道台兼天津工艺局与习艺所督办、天津道尹、顺天府尹、光禄大夫。1909年任直隶布政使。中华民国成立后,凌福彭告老还乡,一直住在广州市西关第二个女儿家中,安度晚年,1930年冬辞世,灵柩运回长洲镇深井村福旋岗安葬。1956年,因建设需要将其坟墓迁至深井村的大飞岗。凌福彭生于咸丰六年(1856)。父凌
(18591930)
罗清
  罗清(生卒年月不详),原名罗丽荷,字雪谷,乡人皆称其为雪谷。广东省番禺县鹿步司横沙堡横沙乡(今黄埔区大沙镇横沙村)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的民间艺人。罗清自少饱读诗书,研究学问,精通各类通史与各家著作,并爱好琴棋书画,精于手指画,用指头画得一手好国画,擅长画兰竹,最有名的一幅手指画《风吹竹》至今仍存,画面疾风中之劲竹,顶风顽抗,如誓与-作不屈的斗争。据汪兆镛编纂的《岭南画征略》载:“罗清,字雪谷,番禺人。善指画兰竹。尝游京师,克勤郡王称为奇
[] 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的民间艺人
玛佳·祥福
  祥福(?~1841),满洲正黄旗人。玛佳氏。历任冠军使、副将、总兵等职。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由湖南率部增援广东。1841年,负责镇守广州乌涌炮台(今广州市黄埔区大沙镇文冲村内)。1841年2月26日,英国侵略军攻占虎门,直逼乌涌。乌涌距黄埔港仅3公里,扼水路进出黄埔的咽喉。林则徐视此地为仅次于虎门的广州外围重镇,构有完备的防御工事。乌涌原有游击沈占鳌、守备洪连科统率广东、广西兵约700人驻守。祥福镇军率部驰援到达乌涌,视察旧筑的营垒
[] 清朝将领 (?~1841)
李鳌峰
  李鳌峰(生卒年月不详),又名化龙,字百熙。番禺县鹿步司(即今广州市黄埔区夏园村)人。李鳌峰的父亲李茂魁曾任浔州府同知。李鳌峰生性聪慧,12岁便能诗文,远近闻名。李鳌峰师从陈白沙学习时,已补诸生,后来以岁贡的学位赴京考试未中,便乘漕船南归。李鳌峰在归途中,常登高山奇峰,饱览中原雄伟景色,凭吊古代王侯将相的功败得失,慷慨激扬,作诗词数十首,编为《旅忾集》,可惜现已没有该诗集的下落。他与增城湛若水相交极深。1485年,李鳌峰和湛若水2人前往新
[]
庄有恭
  清代,广东先后出现过三位状元,分别是乾隆时的庄有恭、嘉庆时的林召堂、同治时的梁耀枢,而庄有恭的政治建树最大。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今属广州市黄埔区文冲村)人。祖籍福建晋江,其父在奕仁时才定居番禺。有恭在兄弟七人中排行0。史载有恭“生而颖异,十三通五经,旋补诸生以选贡考,授宗人府教习”。乾隆四年(1739)庄有恭被钦点为状元,开始其近30年的政治生涯。庄有恭早期的政治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他初次面见乾隆时,就给皇
[] (17131767)
凌叔华
  凌叔华(1900年-1990年),番禺县深井乡金鼎村(今黄埔区长洲镇深井村)人,文学家,画家。凌叔华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出身翰苑,光绪十九年中举人,与康有为同榜进士,历任清朝天津知府、保定知府、直隶布政使等职。他精于词章、酷爱绘画,曾与齐白石、王梦伯、陈半丁、陈寅恪等著名画家过从甚密。这种家庭,使她从小便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自小她就拜了著名的女艺术家、慈禧太后的画师缪素筠为师,还受到文化界一代怪杰辜鸿铭的教
民国十大才女 (1900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