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族自治县名人录
周渭
  周渭(922—999) ,字得臣,瑶族,炉口(今平安乡路口)村人。家境贫寒,幼丧父母,由叔伯抚养成人。自幼发奋读书,工诗能文。南汉国君刘[钅长]盘据五岭,恭城为其属地,征徭繁多,民不聊生。30多岁的周渭曾两次率领数百乡民逃往湖南,因途遇盗贼袭击未遂,后只身北上。宋建隆初年(960年) ,周渭到达京城汴梁,为户部侍郎薛居正器重,又以上 书朝廷,陈述时务,被召应试,赐同进士出身,授任白马主簿。他到任后,见县大吏作奸犯科,依法处斩。宋太祖得知,擢升为右赞善大夫。任永济知县时,盗贼甚多,他将捕获的盗贼及匿藏盗贼的人,一并处斩,地方得以安宁。乾德年间(964—968年),周渭任兴州(今陕西略阳)通判。置
[] (922999)
马君武
  马君武(1881—1940) 原名马道凝,字厚山,到日本留学时改名马和,字君武,后以字行。祖籍湖北蒲圻,出生于恭城,后定居桂林。幼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起,先后就读于广西体用学堂、广州丕崇书院、上海震旦学院,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和法文。二十七年赴日本留学,为广西留日第一人。在日本结识梁启超、孙中山,从此追随孙中山,矢志反清革命。二十九年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学习工艺化学。三十一年同盟会成立,参与草拟同盟会章程,被选为执行部书记长。次年回国,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公学,任总教习兼理化教授。不久因两江总督追捕,避走德国,入柏林工业大学专攻冶金,毕业时获工学博士学位。为中国留德学生获博士学位第
(18811940)
张宗绍
  张宗绍(1877—1911),字继光,瑶族,势江村(今属莲花乡)人。曾在平乐中学、广东高等蚕业学校就读。 毕业后回家种桑养蚕, 进行实践。后赴南洋各埠考察,曾与白萍州创办《华铎报》,同时担任华侨学校教员,宣传号召华侨回国兴办实业。他还加入同盟会,常与各革命志士进行抗清活动。返回广西时,正值平乐兴办蚕业讲习所,聘他为所长。任职数月,成绩显著。转任平乐教育会会长后,着重从事革命活动。为避当局搜捕,一度隐居香港。武昌起义时,返回本县争取胜洞赵白圭等会帮响应。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广西省宣布独立,他又奉革命党之命,到梧州进行策应活动。当时贺县会帮起来反抗地方-,陆荣廷派孟希孔“征剿”,他赶到南
[] (18771911)
贲嗣魁
  贲嗣魁(? —1620),瑶族,双溪寨(今属西岭乡杨溪村)人。明朝万历年间,西乡里岛坪源银矿(实为铅锌矿)矿民深受官绅掠夺剥削之苦,忍无可忍。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贲嗣魁带领瑶族矿民在梁山寨建立营盘,在银厂坪炼铸火铳,在双溪寨石门楼打造刀枪,准备抗税,被王家洲村(今杨溪村)富户王化行告发,遭到镇压。贲嗣魁战死,贲姓全族除个别幸免逃出改姓“闭”外,皆被诛灭。双溪寨后面岭至今仍有“人堆坟”。东乡绍槐村 (今嘉会乡开花山)何姓,也因参加矿民起义而被杀90余人。贲嗣魁领导矿民起义虽未成功,但其业绩久传不衰。他开过的窿口至今仍称“天子号窿口”,他种过的田称为“天子田”,埋葬他的地方称为“皇帝岭”。
[] (?~1620)
莫洞庭
  莫洞庭(1869—1947),幼年名文江,成年易名文光,西岭圩(今属西岭乡)人。少年渎私塾多年,成年在家耕种。光绪末年,倡议辟荒林、迁旧坟,兴建西岭圩市,毁菩萨,改旧庙,兴办西岭小学校。他好为群众打抱不平,触犯了当地豪绅,被诬告到县。知县肖凤韶遣兵捉拿。他于宣统二年(1910年)夏出走广州、香港和日本的长崎、东京等地,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民国元年回国,在南京孙中山临时大-任参谋。袁世凯复辟帝制,他义愤填膺,东渡日本。后为开发实业,回国与赵正平、程德全等赴东北开办东井公司, 从事垦务,历时7年。民国15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他南旋广西,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械处主任,随军北伐,后
(18691947)
周永年
  周永年、周永兴是同胞兄弟,瑶族,势江源杨梅滩(今属莲花乡龙围村)人。出生于清道光年间,幼年习文练武。咸丰四年(1854年)秋,天地会攻克恭城和灌阳,周永年与上龙围冯文广在势江源组织瑶族队伍响应,旗号“一德堂”。经常在县内各地与清军和地方团练作战,劫富济贫,杀戮官吏。咸丰九年(1859年)十一月县考,知县派人骗他进城,将他杀害,时年约30岁。其弟周永兴与冯文广重振旗鼓,继续抗清,被清军镇压,起义队伍和瑶民共牺牲900余人,被俘100余人, 其父周昌秀亦遇难。周永兴与冯文广逃往湖南隐蔽。次年3月,周永兴潜行回家,至太平村(今属嘉会乡)被捕,解送县衙,惨遭杀害。
[]
黄天贵
  黄天贵(? —1663),瑶族,势江源伸家洞丛木寨(今属三江乡三寨村)人。祖籍湖南千家洞,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受皇朝驱逐迁居丛木寨,祖祖辈辈过着苦难生活,黄天贵组织当地瑶胞聚集于丛木寨、茅塘、石口等地,练习武艺,准备起义。康熙二年(1663年),恭城知县张泰阶得知,禀请广西总督屈尽美“征剿”,屈檄文广东、湖南与广西三省合师,进兵丛木寨。广东兵由富川西乡进,湖南兵由永明源口进,广西兵由恭城东乡进,张泰阶带领数百人为先锋,大兵四面围攻。黄天贵与侄儿黄公辅率领瑶胞奋战,终因力量悬殊,被俘杀。
[] (?~1663)
李春讯
  李春讯(1925—1949),瑶族,古里洞(今属莲花乡蓝洞村)人。自幼聪颖,高小未毕业,考入省立平乐中学。因家庭经济拮据,帮印刷厂拣字,替学校打水扫地,挣点小钱坚持读书。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星期天和节假日,常到天主教堂向美国传教士学英语。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街头巷尾、酒楼伎馆、码头闹市考察社会民情,思想上种下革命的种子。民国30年李春讯平中肄业,得进步教师帮助,在桂林生活书店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为报刊撰写政论和散文。不久书店被查封,他转到临桂当小学教师。民国32年又转到桂林《自由晚报》社任副刊,与聂绀弩等进步文化人士交往,思想受到影响。民国33年秋,日军逼近,桂林疏散。李春讯与数名革命青年到重庆
(19251949)
钟祖熹
  钟祖熹(1902—1930),字春圃,又名钟熹、钟情,陶庄村(今属平安乡) 人。民国14年,他在广西省立平乐十中读书时,经常阅读进步书刊,立志背叛剥削家庭,常对人说:“我们要靠自己劳动过活,不要靠他人血汗来养活”。他积极参加平乐的革命活动,自编新剧上街演出,撰写文章,出版墙报。民国15年,钟祖熹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南宁第一分校第一期。当时南宁有不少进步书店,钟祖熹有机会学习《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哥达纲领批判》等书,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校内反动派开除了钟祖熹等4位同学的学籍,并准备加以逮捕。俞作柏闻讯,在前一晚给每人100银元, 送出南宁参加北伐。“四·一二”事件后,钟祖熹辗转上海
(19021930)
周毅夫
  周毅夫(1886—1921),原名采藻,字泮芹,瑶族,西岭圩(今属西岭乡)人。15岁考上文庠,因见清帝腐败,毅然投笔从戎,追随蔡锷。后又与本县欧阳汉等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从事推翻清皇朝的民主革命活动,经封祝椿(容县人)介绍加入同盟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周毅夫由日本回国进行革命活动,宣统元午(1909年),考入桂林广西陆军干部学堂学习。宣统三年(1911年),广西革命志士积极筹备武装,响应广州起义,公推周毅夫为起义军参谋长,负责平乐方面的筹备工作,后调往平南任指挥。平南得手后,他与总指挥罗佩珩二人率部分从浔江两岸,向浔州进发。民国2年7月,孙中山组织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周毅夫与县同
(18861921)
林锦明
  林锦明(1924—1959),后街地(今属恭城镇江贝村)人。广西省立平乐师范毕业。恭城解放前夕,林锦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秘密革命宣传活动。解放初期,他在县-担负治安保卫工作时,有3个恶霸地主和土匪,企图请他说情减免判刑,分别用100万元(旧人民币)、12担大米和8担谷子, 对他进行贿赂,遭他拒绝后,仍不死心,又对他父母进行威胁利诱。林锦明毫不动摇,进行揭发。政府依法镇压了这3名恶霸土匪,并给林锦明记甲等功。1954、1956年,林锦明连续当选为恭城县长,参加县委常委。1956年,县内出现饥荒,他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在栗木高岭调查时,发现群众缺粮,即让群众自报公议,给予统销。1958年1月, 他下
(19241959)
殷宗阖
  殷宗阖(1940—1966),殷家(今属栗木镇五福村)人。1962年春,殷宗阖在广西工学院中专部毕业后,分配到自治区物资管理局南宁储运公司黎塘仓库任保管员。开始觉得工作平凡,低人一等。1963年,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运动中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他经手保管的物资,大都是剧毒、腐蚀性强的化工原料,他切实做好防护检查,未出过事故。调到南宁中转仓后,看到卸硫酸总有一些卸不干净,很觉可惜。他冒着40多度的高温,顶着浓烈的硫酸气,钻进罐车用勺子一勺一勺地舀,一小桶一小桶地吊出来。一次,一个女工不小心打破了硫酸罐,衣裤都泼上了硫酸,他立即和几个同事把女工抱起浸到水池里,自己的手被硫酸浸伤,也在
(19401966)
林岑楼
  林岑楼(1892—1978),又名启崇,城厢满塘村(今属恭城镇)人。19岁开始跟随叔父林栋臣学医, 40岁主方于城厢同仁堂,历时6年。曾任县立医务所所长、城厢镇中西医联合诊所主任, 1954年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和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1956年4月调任平乐专区人民医院中医师, 8月调任广西省人民中医院内科主治医师。1963年晋升为广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主持附属医院妇科临床及教学业务工作,并在-诊室主方。1974年4月退休回县城居住后,登门求医者仍络绎不绝。林岑楼行医,无论病人贫富,热情接诊。为减轻病人负担,拒绝轿马接送,常常步行数十里出诊,每遇贫困病人,解囊周济。有时自己身体不适,
(18921978)
钟祖培
   钟祖培(1890—1951) 号植轩。恭城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冬考入广西陆军小学,与李宗仁同窗。1916年参加讨袁护国军,任团部副官。1920年李宗仁在郁林(今玉林)成立自治军,被委为第一支队第二统领兼一营营长。1923年秋李宗仁与黄绍竑组织联军讨伐陆荣廷,任第三纵队司令,先后参加对韩彩凤部和对沈鸿英部作战。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八旅旅长,随后升副军长兼第三师师长,参加北伐。同年5月率两个团赴衡阳增援唐生智,驱逐吴佩孚部赵恒惕。9月向江西九江进军,与孙传芳部千余人遭遇,将其击溃。1927年11月,第七军攻克武汉,收编较多,成立第十八军。白崇禧力保旅长陶钧逾为军长,其未得提升,
(18901951)
张岳灵
  张岳灵(1905—1965),江贝街(今属恭城镇)人。广西党务学校毕业。曾任阳朔、桂林和安徽立煌县县长,第四集团军二十四师政训处中校处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上校秘书,豫鄂皖边区战地党政分会少将秘书主任,安徽省企业公司副总经理,安徽省银行行长、全国-等职。民国26年,张岳灵参与韦贽唐等罗织材料,诬陷王公度为“托派”,致使李宗仁将王公度处死。他在安徽时又搞派系活动,左右皖政。民国29年,白崇禧将他调回桂林,去职为民,以后重返安徽转而经商。时值国民政府修改对敌战区的经济-政策,张岳灵在新桂系军政人员的参与下,接受大量商人投资,成立“国营安徽省企业公司”,与敌占区进行贸易,出售-、木材、皮油等,换进
(19051965)
李文伯
  李文伯(1864—1920),原名成章,号康居,瑶族,涝水(今属莲花乡崇岭村)人。他求学时期,除攻读古典文学,还深研歧黄医术。因见清皇朝腐败无能,转而追求革命。在乡试时,曾以“长天”为冠履的考题作一对联:“长江-关全局,香港绝交不共天”,表达自己对鸦片战争失败、清皇朝割香港给英国及-长江奇耻大辱的愤恨。不久,与本县李苍霖、周毅夫等奔赴香港、日本,追随孙中山从事推翻清皇朝的革命活动。为实现实业救国计划,他受命回国发展工农业生产。回乡后,他首先动员家里垦荒种植10多亩桐茶,并改单季稻为双季稻。试种成功后,带动了附近农民逐步扩种桐茶和双季稻,增加粮油产量。他还在桃江河与人合资开办油榨,为农民加工油脂
(18641920)
吴展
  吴展(1907—1944) ,字镜清,号鸿光,莲花新圩(今属莲花乡)人。幼年随父绍伯(广东兵工厂采购专员) 往广州读书,曾受革命思想熏陶。民国17年考入中央军政学校南宁第一分校第二期炮科及高级班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任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三十一军特务营营长,随-战大江南北。民国28年,随三十一军调回广西。民国30年,吴展提升为一三一师三九二团团长。 驻守南宁、龙州。民国33年9月中旬,奉调防守桂林。其三九二团防守北门至甲山一带,这里正是日军入侵的主攻方向,吴展写信给其妻甘静超,表白了与城共存亡之决心。 11月1日凌晨,日军发起攻击,三九二团伤亡惨重。10日,城防司令韦云淞、军长贺维
(19071944)
张明德
  张明德(1891—1951),栗木街(今属栗木镇)人。桂林简易师范毕业。民国14年,任栗木民团局长,因败讼流落外省,以卖字、看相算命为生。民国20年回家经营药店,次年任恭城县修建委员会总干事,督修平乐二塘至栗木公路。民国22年发现栗木钨锡矿。次年,他为首集股成立富源公司并任董事长,与各绅士、商家集资银毫6000元招请民工五六百人,最多时达七八千人,开采黄口[之水]、人形岭、狗卵岭等处矿藏,廉价收购矿砂,运往香港出售,运回生盐、布匹销售,成为栗木诸矿公司之首富。民国33年,日军逼近县境。矿业停滞,他任北区大队长,与栗木小学教师组织抗日宣传队,作过一些抗日宣传动员工作。日本投降后,他继续开矿,仍任
(18911951)
李煌茂
  李煌茂(1919—1950),贺县黄田乡机子街人。民国26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李煌茂中学毕业即参加广西学生军,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民国30年加入共产党(后因故-),同年学生军解散, 他回乡任小学教师。1949年7月,中共桂东工委决定组建平恭工委,开展武装斗争,迎接广西解放,将他调往平乐,经平乐地下党负责人肖含艳介绍重新入党,参加平恭工委为委员。1949年8月,平恭工委派李煌茂和周积伟到东寨乡发展革命组织。李煌茂乔装算命先生,住在上炉村侯扬智家。经过3个多月发动,发展侯扬智等3名骨干为党员,通过他们再发动,很快在上炉、老君、蟠龙、孔里、自水等村成立,有100多人参加的农民翻身会和70多人枪的3个
(19191950)
全部恭城瑶族自治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