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名人录
黄培
  黄培(1603~1669),字孟坚,号封岳,即墨城里人。其祖父黄嘉善,明万历年间兵部尚书、赠太保衔。黄培16岁入朝班,官至钦差提督街道、锦衣卫指挥、都指挥同知,极受明廷器重。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李自成已兵临京畿,黄培想以身殉明,但因母柩在京不能立行。黄培原配为邑绅蓝再茂之女,因产病早卒;崇祯皇帝赠宫女安氏为副室,生黄贞明,时六虚岁。先使安氏自缢后,携子贞明投鹫峰寺削发为僧,寻机护母柩于十一月回到即墨。葬母后,他以子托其三叔父宗庠,准备自尽。经其叔父再三开导,打消殉节念头,但仍蓄发留须,不着清服,在忧郁悲愤中度日。1652年(清顺治九年),黄培的二姐夫宋继澄客居即墨,与黄、蓝诸
[] (16031669)
王吉
  王吉(?—公元前48年),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今即墨温泉镇)人,官至博士谏大夫。少年好学,以孝廉补授若卢县右丞,不久升任云阳县令。汉昭帝时,举贤良充任昌邑王中尉。敢于直谏昌邑王刘贺贪酒好色,喜欢游猎,不问政事,致使百姓劳役过重,怨声载道,王吉上疏力谏,但未被采纳。汉昭帝死后,大将军霍光执政,刘贺被迎立为皇帝。王吉再次上疏规劝刘贺要敬重大臣,勤于国政,但仍被拒绝。刘贺在位仅27天就因-被废黜。他为昌邑王时的臣僚大多受株连被处死或下狱,唯有王吉与郎中令龚遂因屡次进谏,幸得免死。汉宣帝时,王吉被起用为博士谏大夫,他针对当时皇室奢侈糜费、任人唯亲等时弊,上疏劝宣帝选贤任能,废除荫袭制度;提倡俭朴,
[] (?~前48)
柴世荣
  柴世荣,原名柴兆生,1894年出生于山东省胶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99年,随父母闯关东,迁移到吉林省和龙县六道沟。1912年,父亲被疾病夺去了生命。柴世荣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辍学回家,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外出打猎,无一不干。一家人过着朝不保夕的苦难生活。1924年,柴世荣为生活所迫应招去朝鲜当了一名修建铁路的苦力。在朝鲜3年多的苦工生活中,他不仅亲眼看到日本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奴役和压榨,还亲身经历了日寇剥削、压迫下的痛苦。1928年,柴世荣对忍无可忍,因此逃离朝鲜,回家后,由于一个偶然机会,他当上了和龙县二道沟(现在的和龙市西城镇邱山村)当上了一名巡警。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
革命烈士 (18941944)
张步
  张步(?―32年),字文公,琅琊郡不其县(治今山东省即墨市西南)人。王莽末年,天下大乱,乘机起兵,割据齐地十二郡。公元29年(建武五年),刘秀派大将耿弇讨伐张步,张步兵败投降,公元32年(建武八年),张步想乘刘秀西征隗嚣之机,重如旧部,东山再起,被琅琊太守陈俊捕杀。割据自立张步平素喜欢结交各方人士,有一定威望。公元22年(地皇三年)冬,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后,天下豪杰纷纷起兵反对王莽,张步也乘机聚集了数千人马,举旗造反,攻略附近县城,接连攻下了几个城池,声威大振,于是自称五威将军,独霸琅琊郡。 公元23年(地皇四年,更始元年)二月,绿林军拥立刘玄为皇帝,继承汉统。刘玄称帝之后,派遣使者到各
[] (?~32)
黄嘉善
   黄嘉善(1549~1624),字惟尚,号梓山,明朝即墨城里人。 黄嘉善从小聪慧,渐大学习勤奋努力,就读于崂山石门山西麓上、下书院,1576年(明万历四年)中举人,翌年中进士。 黄嘉善初授河南叶县知县,他按明廷“一条鞭法”的规定,勘查户口,重新丈量土地,使当地一些隐瞒土地、偷漏国税的富豪得到惩罚。同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黄嘉善转升南直隶苏州府同知,因父母相继去世,在家守制。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调任山西平阳府府丞,时值“大同缺守,需干练者补之,众议非黄丞不可。”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黄嘉善升山西大同府知府。大同是明朝北部九边重镇之一,常受鞑靼侵扰。他到任后,执
[] (15491624)
秦竑
  秦竑(1408—1488年),字世缨,山东单县人。明代著名政治家。他长期在西北和南方边区担任巡抚和总督,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为明代边疆地区稳定,尤其是西北九边重镇的巩固做出了极大贡献。秦竑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为南京御史。他性格刚直,勇于任事。初到南京,便捕治了横行不法的太监傅锁儿。又上疏谏止朝廷去江南采集翠乌毛、鲜鱼。因此受到权贵的忌恨,不断有人以恶语中伤,后来,被贬为湖广驿丞。天顺初年,秦竑被荐担任雄县知县。王府奉御杜坚在雄县横行不法,秦竑将其爪牙捕获予以杖责。结果被杜坚诬陷,捕下诏狱。雄县百姓2千余人到北京为他讼冤,秦竑调知府各县。宪宗即位,屡迁葭州、秦州知州,巩昌、西安知府,
[] (14081488)
李廷扬
  李廷扬(?~1853),字拱辰,号对坡,即墨七级镇西南村人。李廷扬自小聪明过人,体格健壮,除攻读“四书”、“五经”外,还喜欢阅读兵书,研究谋略,舞枪弄棒。李廷扬的父亲李友仁便顺其所好,高薪聘来武术教师,置办马匹、刀枪、弓箭等练武器械,并在村西南边开设了跑马场,让其习练武艺,专攻武科。嘉庆初年,李廷扬考中武生员(武秀才),1800年(清嘉庆五年)中庚申科武举人,1801年(清嘉庆六年),得中一甲三名武探花,赐“进士及第”。李廷扬初授二等御前侍卫,不久即选授四川达州营从三品游击之职。未及,调提标左营游击。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擢阜和协副将。1818年(清嘉庆二十三年),四川总督蒋攸贤,以军
[] (?~1853)
庸谭
  西汉胶东国人,著名古文经学大师。汉武帝采纳儒学大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正式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之后,通晓儒家经书成为人们踏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儒家经学有“今文经”和“古文经”两个体系。今文经迎合汉朝统治者需要,对经书的解说多微言大义、牵强附会,因而得到官方支持;古文经学则强调“举大义”、“通训诂”、“不学章句”。古文经学由于几代大师的精心传习,至东汉中期才逐渐兴盛起来,其中胶东人庸谭就是一位起到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古文经学大师。庸谭生于西汉中期的昭帝、宣帝时代,一生未入仕途而以布衣终,潜心研治古文《尚书》和《齐论语》,造诣精深,并悉传于后学。第一位整
[] 著名古文经学大师
左懋第
  明朝末年,胶东出了个名闻全国的民族英雄——左懋第。因他富有民族气节,宁死不肯投降清王朝,被人民誉为“明末文天祥”。 左懋第(1601--1646),字仲及 号梦石,又号梦农。莱阳县(今莱阳市)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勤于攻读,29岁那年在山东乡试中中了第二名举人。第二年又考中进士,被委任为陕西韩城县令。祟桢十二年(1639)被调往京城,提升为户科给事中。左懋第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当时的明王朝已处于穷途末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最高统治者崇祯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左懋第从民族利益出发,多次向当政者提出治国的正确主张。他曾向崇桢皇帝提出了明王朝当时存在的四大弊端,即“民困
[] (16011646)
徐福
  徐福(公元前255~?),本作徐巿,字君房,秦代琅琊(今胶南琅琊台附近)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登泰山勒石颂德。然后经黄县、(月垂)县,攀成山,登芝罘(今烟台)山,南下琅琊台,逗留3个月。在此期间,秦始皇看到海州湾内出现海市蜃楼,认为是仙人所显,遂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寻求长生不死之药。徐福入海数年求药不得。 9年以后(前210年),秦始皇再次东巡又找来徐福,徐福怕秦始皇怪罪,诈称海中的大鲛鱼十分厉害,船只难以靠近仙山取药,须派善射者同去,射杀鲛鱼,才能上岸求药。泰始皇
[] (前255~?)
杨盐
  杨盐(1523~1621年),字尔贡,号炼庵,系杨良臣第三子,出生于山西黎城。杨盐自幼聪敏,4岁即能诵诗,14岁时,不仅文章有成,且洞晓声律,在县内颇有名声。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辛酉科举人,然而后来屡试不第。明万历八年(1580年 )任山西吉州学正。杨盐重视教育,鼓励读书人上进,使吉州士风大变。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选南直隶沛县令。临走时,吉州百姓攀辕号泣,车不能行。任沛县令期间,爱护百姓,力除弊政。曾积羡金数百两,及以治漕河功所受鋈金,分别用于赈济贫苦百姓和填补前任所留库府亏空。杨盐为官清正耿直,不媚上官。一次,巡仓御史杨鸣凤至沛县,向杨盐索取银两,被杨盐拒绝,因而怀恨在心
[] (15231621)
即墨大夫
  即墨大夫(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国人,姓名失传。 即墨大夫在齐威王时治即墨,政绩卓著。他廉直勤政,使即墨地方田野广拓,居民生活富裕,社会秩序安宁。由于他为人刚正不阿,不去贿赂讨好齐威王身边弄权施威的-污吏,所以经常遭受谗言诋毁。公元前347年,齐威王在推行改革、整顿吏治的过程中,派员在全国调查了解地方官治理情况,澄清了是非。一日,齐威王上朝理政,嘉奖即墨大夫,齐威王语之曰:“子居即墨,田野辟,民人给,东方以宁”,遂封之万家;并烹了弄虚作假、求誉害民的阿大夫,痛斥了那些弄权受贿者。从此,齐国国威大振,转弱为强,即墨也得以进一步开拓发展。即墨之名遂彰显天下,昭诸史书。旧时即墨地方建有“九贤祠
黄宗昌
  黄宗昌(1588~1646年),字长倩,号鹤岭,即墨城里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授雄县(今广东省雄县)令。黄宗昌到任后,立即将雄县境内横行不法的宦官魏忠贤的党羽一一正法。后调任清苑县(今河北省清苑县)令。时京城附近各县官吏纷纷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独清苑县不建。崇祯时,官授御史,曾上《纠矫伪疏》,-魏忠贤余孽黄克缵、范济世等61人。上《纠无行词臣疏》,-周延儒等“淫嬉无度,欺罔擅行,受贿卖官,贪赃枉法”数罪。明崇祯二年,黄宗昌奉旨巡按湖广,时岷王朱禋洪被校尉彭侍圣和善化王的长子朱企鋀等杀死,参政龚承荐等不具实上覆,迟迟未能结案。黄宗昌到任后,很快查明案情,惩办了凶手,同时上疏-龚承荐等
[] (15881646)
刘懋德
  刘懋德(1885~1912年),字勉斋,太祉庄(今属移风店镇)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入潍县广文学堂求学,后就读于青岛礼贤书院。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次年春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被派往陆军第五镇任陆军九十三标一营右队排长,驻昌邑县南部重镇丈岭。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刘懋德联络陆军第五镇部分官兵,准备响应武昌起义。1912年1月下旬,清军两名军需书记押送军火赴莱州,路过丈岭时,刘懋德等将枪械强行截住,准备用以补充即墨、高密两县起义军的武器装备,并随即派人去即墨联络革命党人促其起事。清军协统张树元获悉刘懋德截留枪械,立即率一营兵力
[] (18851912)
李毓昌
  李毓昌(1771~1808),字皋言,号荣轩,即墨城西阁里人。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李毓昌中戊辰科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江苏候补。是年,黄淮泛滥,江苏淮安一带洪水成灾,清朝廷发放赈银救济灾民。李毓昌等10人受两江总督铁保委派赴山阳县查赈。山阳知县王伸汉-赈银,中饱私囊,恐事情败露,便对前来查赈的-一一贿赂。被派去山阳查赈的其他8名-均接受贿赂,沆瀣一气,知情不举,李毓昌则拒受贿赂,谢绝王伸汉为其安排的馆舍,独住于善缘庵。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李毓昌带领仆役亲赴农村,深入民宅逐户查核人口及领取赈银数目,登记造册,与原山阳县所报之放赈名册逐一核对,至十月底即查完两个乡。李毓昌掌握了王伸汉虚报户口、
[] (17711808)
孙伟
  孙伟(女)(1935.11.16-2019.2.22 )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1958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 。曾任教授、博导,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硅酸盐学报》副主编。现任东南大学纤维与纤维混凝土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硅酸盐学报》国际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孙伟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主要从事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与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效能防护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应用技术、结构形成与损伤劣化机理、工业废渣资源化、复合因素作用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和寿命预测新理论与新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科学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国家自然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9352019)
王垓
  王垓(生卒年不详),字汉京,即墨人。少年时家境贫寒,然而读书非常刻苦,曾以教书授徒养家糊口。1649年(清顺治六年)考中进士,授行人,掌传诏、册封等事宜。1663年(清康熙二年),曾奉旨出使琉球,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并著有《使琉球记》。琉球在福建泉州府东海中,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14世纪时,琉球分中山、山南、山北三个小国,后来为其中最大的中山国国王尚巴志所统一。尚巴志随即派遣使节,远涉重洋,向中国进贡,请求中国保护。1425年(明洪熙元年),明政府派使臣册封尚巴志为中山王。此后,每次国王易位,都要求明政府予以册封,颁发印信。1646年(清顺治三年),琉球国使臣金应元至北京请求清朝皇帝对中山王
[]
高从堦
  高从堦(1942.11.12- )化工分离专家。山东省即墨市人。1965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员。 长期从事功能膜及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研究成功CTA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和组器并产业化,效益显著;研制成功芳香族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荷电膜及多元合金膜等数种孔径和亲水性各异的新膜品种并推广应用;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于TMC的合成和多胺在复合膜中功能两个项目的研究,促进国内功能膜用新单体和新功能开发;在国内最早开展多元合金膜和纳滤的研究和开发,开发了数种荷电膜和纳滤膜,并成功地应用于某些工业的新工艺中。完成的一项关于有机物/有机物分离膜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侯锋
  侯锋(1928.2.3- )蔬菜育种专家。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任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黄瓜育种带头人。60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黄瓜抗病育种研究。六五以来主持国家黄瓜育种科技攻关项目,针对黄瓜生产中多种病害的威胁,采用杂交与回交相结合的育种方法,成功地将抗病、丰产和早熟性结合在一起,逐步攻克了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及枯萎病这几种病害难关;利用广泛引进的国内外品种资源,解决了黄瓜低产劣质难题。育成津研、津杂、津春三代黄瓜新品种12个,在30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占全国黄瓜栽培面积的80%以上,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60亿元。在国内率先研究黄瓜F1性状的遗传规律,得出丰产性有一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全部青岛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