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5)
141、许瑞芳
  许瑞芳,别名许应槐,1906年出生在江西省临川县连城乡大桥村(原属崇仁县)的一个农民家庭。4岁随父母客居福建省永安县贡川十八寨,13岁回原籍读小学,14岁考入设立在临川县城的江西第三师范学校。那时正值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定,百姓身受其害,苦不堪言。许瑞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学校有位进步教师章应昌,曾亲身参加过北京的五四-。受其启发和教育,许瑞芳开始树立革命理想。他与章应昌、李干等青年学生组织“读书
革命烈士(19061934)
142、李亭植
  李亭植(1906-1978) 湖南医学院院长,中国医科大学校长,医学教育家。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1906年3月8日生于湘乡县永丰镇宋家湾洪家冲一户农民家庭。早年就读长沙妙高峰中学、长沙职业学校。1926年8月入湖南大学特科(相当于预科)学习,积极追求真理,投身革命活动。北伐军进入长沙后,曾兼任湖南省总工会出版的《工人日报》。1928年8月考入北平陆军军医学校大学部,1933年7月毕业后回
(19061978)
143、刘型
  刘型(1906-1981)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国家农垦部副部长。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6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一个贫苦农家。北伐军进入萍乡,他正在萍乡县立初中读书,开始积极参加农-动,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5月,随军校参加讨伐夏斗寅叛变,作战勇敢,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受党组织派遣回萍乡,秘密发展党员,恢复党的组织,建立农民武装,参加毛泽东领
(19061981)
144、郑作新
  郑作新(1906年11月18日—1998年6月27日),出生于福建福州。鸟类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郑作新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教师家庭,祖籍福建省长乐市。父亲郑森藩是中学教员,曾任过中学校长。郑作新5岁时,母亲不幸去世,他和妹妹由祖母养大。郑作新聪明好学,小学时一直是优秀生,连续跳级,所以中学毕业时才15岁,还不到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61998)
145、孟昭英
  孟昭英(1906年12月24日—1995年2月25日),出生于河北乐亭。电子学家、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孟昭英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一个偏僻乡村。他3岁丧父,靠长兄帮助,得以完成学业。1913年入走马浮村初等小学。1917年入乐亭县立高等小学。1919年入昌黎县成美中学初中。1923年入北京汇文中学高中。1924年考入燕京大学,1928年大学毕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61995)
146、张向毅
  张向毅(1906-1984),名廷德,以字行。修武县南门大街人。先后就读于修武小学,郑州、汝南、开封中学,并作为旁听生在北京大学深造三年。曾担任过修武高小、博爱中学、焦作中学、修武大道中学、修武县立师范的教师或校长;新乡《豫北日报》社;豫北-委员会委员,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太行文化出版社太南区分社社长、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人民日报》社副经理、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秘书科副科长、华北人民革命大
(19061984)
147、黄朝麟
  黄朝麟(1906~1929) 字玉书,生于1906年,南阳乡潭福村人。父黄有伍,以农为业。妻符苑琴,革命烈士。幼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良,能言善道,深受长辈的喜爱。 1921至1925年,由华侨资助,进入文昌中学就读。在大革命浪潮的激发下,他和符荣鼎、陈弼、韩逵元、刘统伦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一道,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1926年3月,文昌党团支部成立,黄朝麟被吸收参加了中国共
(19061929)
148、李大林
  李大林(1906—1999),原名李镜彩,曾用名曾宝,广东梅县丙村镇人。7岁在丙村私塾上学。1920年到教会办的梅县广益中学读书。1921年,和同班同学朱仰能等带头-,反对学校强迫学生信教、读圣经等,掀起有200多学生参加的-学潮。1924年到新办的梅县学艺中学读书。1928年到上海考入大陆大学社会系。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编入文化小组,被选为党小组组长。1930年,任中共
(19061999)
149、赵鋪
  赵 鋪(1906~1941)化名赵朴、王元。陕西府谷人。1924年考入山西省汾阳铭义中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到达广州,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曾领导进步学生同军校的国民党右派进行面对面的说理斗争。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右派在广州发动-政变时,赵机智脱险,经上海转汉口,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独立队继续学习。随后被中共组织派往北方,在天津从事党的军事工作。中共顺直省委于1927年
(19061941)
150、王达仁
  王达仁(1906——1932),今横埠镇杨茂冲庄人。达仁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王梧岗,清末秀才。父王鉴如,是位有名的塾师,他幼年随父就读,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嗣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对新文化产生爱好。外祖父去世,他用白话文写祭文,当即遭到满口“之、乎、者、也”的道学先生的指责,谓其“离经叛道,玷辱斯文!”甚至当面向鉴如提出非议。 民国11年(1922年),达仁到安庆成德中学读书,既用心学习
(1906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