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袁小良的印象,源于今年8月底的“枫桥怀”苏州话风情大赛。袁小良是主持人,我只是远远坐在观众席上看,他长一张特别符合江南特色的脸形,说一口标准而糯甜的苏州话。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听到关于他被选为沃尔沃华东地区的代言人的事,因为要专访他,所以又有了一次接触他的机会。
如今的袁小良老师已是沃尔沃华东地区的形象代言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事件无论对于他个人还是评弹艺术都是一个转折。最让袁小良高兴的是,评弹艺术的推广长期以来受到资金的限制,现在有了沃尔沃的支持苏州评弹会走的更好。而袁小良的艺术价值得到跨越国际的肯定,也给苏州评弹演员们带来了进一步提高的动力。以前评弹界一直以来认为评弹是局限于“小地方”的剧种,出不了“大名”,评弹演员也就在小地方里“晃晃”,现在这种状况已被袁小良老师改写。
“接触到袁小良,就接触到了苏州评弹。”用这句话说袁小良一点都不过分。和袁小良老师交谈,只有一个话题,那就是评弹。袁小良称评弹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舞台设计简单,一桌,一椅,再加上一两个演员就可表演了,内容则多采用老百姓生活中的琐事,用口头文学的表达方式说老百姓想说的话,这就是评弹能打动人心的地方,此谓之“俗”。同时,评弹表演者的唱腔优美,表演逼真,说词博引唐诗宋词,远征古今中外,说、学、噱、唱,内涵丰富。演员女则旗袍,男则长袍,一亮相古风扑面,一幅30年代的江南风情就展现在观众眼前,此谓之“雅”。 “评弹本身存在着局限性。”话锋一转,袁小良对于评弹艺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目前的现状也有着清醒的认识。问题之一,评弹的语言是江南的吴侬软语,其他地方的人就听不懂,所以推广评弹的口号也只是 “冲出江南”而矣。但袁小良有他的梦想,那就是要让评弹走向世界。他总结出他自已独特的方法:对于听不懂苏州话的人,他将一些难懂生涩的唱词,稍加修饰,但又不失评弹的滋味;对于一些连中国话都听不懂的外国人,他就从观感上攫取观众的心,从调整舞台造型、唱腔着手把苏州评弹的娇媚,秀丽江南的风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一方法在数次他在海外的表演中取得了成功。苏州评弹存在的问题之二是观众多为中老年人,所以评弹界也提出“评弹救青年”的观点。袁小良老师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评弹的观众还是应该定位在中老年人,但要让青年们听到评弹、记住评弹、喜欢评弹,等到老了之后可以享受评弹的清幽韵致。
袁姓名人堂
- 袁可嘉 (1921~2008) 浙江省宁波慈溪人
- 袁牧之 (1909~1978) 浙江省宁波海曙区人
- 袁意奋 (1917~200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人
- 袁世钊 (1901~1931) 上海市金山区人
- 袁梅 江苏省盐城东台人
- 袁亚军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
- 袁运甫 江苏省南通人
- 袁雪芬 (1922~2011) 浙江省绍兴嵊州人
- 袁玉萍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人
- 袁璋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
- 袁雅琴 湖南省常德市人
- 袁心纯 (1913~1942) 抗日英烈 山东省威海荣成市人
- 袁煦 (1919~2011)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人
- 袁军 江西省人
- 袁逢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人
- 袁敞 (?~117)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