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藻(1901——1985年)江苏江阴人。1923年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留学,在新罕布什尔州达特默思学院学习社会学。1925年升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继续深造,师从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人吉丁斯,同时旁及人类学,“初步意识到人类学与社会学之间密切的关系以及把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于是,他在专攻社会学的同时,把研究方向调整到了“侧重于文化与环境方面”。1929年2月,吴文藻先生完成了博士论文后,取道苏联回到北京,在燕京大学任教,并在清华大学兼课。同年,与著名作家冰心结婚。在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吴文藻先生一方面评介西方社会学理论,另一方面竭力主张社会学的“中国化”,努力推动社区研究,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查,并培养了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等中国当今知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应熊庆来校长之邀,吴文藻于1938年秋,携夫人冰心和子女取道香港、越南海防到达昆明,任云南大学教授,并于次年创建社会学系,任社会学系主任。由此着手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延揽了包括费孝通、李有义、史国衡、谷苞、田汝康、胡庆均、陶云逵等一批优秀青年学者。1940年,吴文藻先生创办了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研究室。后因昆明遭受日本飞机轰炸,研究室迁到呈贡魁星阁,故有“魁阁”之称。吴文藻先生与费孝通等人在“魁阁”组织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社会调查研究。
1940年,吴文藻先生离开云南到重庆任职。1953年—1958年,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兼教研室主任。
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摘去“右派”帽子。此后他与费孝通共同校订几种少数民族史志的的初稿;为中宣部提供西方社会学新出名著的评价和资料摘述;为《辞海》第一版民族类词目撰写释文及审阅修订草稿等。
1972年—1978年,他与中央民院编译室成员共同翻译了美国海斯、穆恩、韦兰合著的《世界史》和英国大文豪韦尔斯所著之《世界史纲》;与费孝通共同完成《帕米尔及其附近地区历史、地理、民族英文参考资料汇编》。1981年后,他撰文《战后西方民族学的变化》,综合介绍和评论战后西方民族学出现的诸流派及其理论。此外,译著了很多有关世界史和中国边界史地的文章。主要著作有《见于英国舆论与行动中的中国鸦片问题》、《功能派社会学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文化表格说明》、《英国功能派人类学今昔》、《现在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用》、《边政学发凡》、《战后西方民族学之变化》等。
吴文藻先生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委等职,以及中国社会学学会、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人类学学会等学术团体顾问和中央民族学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