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华(586—649),本名世华,字国辅,号英发,绩溪汪村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后归顺唐,为巩固唐王朝政权立下了卓著功勋。
汪华祖上世代为官,太祖在南朝便任司马,以后三代都在朝为官。汪华幼年丧父,随母郑氏投靠歙县娘家,不久丧母。九岁起替舅家放牛,拜山和尚罗玄习武,苦练刀 弓箭,练就一身好武艺。隋末农民起义爆发,汪华参加了由郡府招募的地方军队,因作战勇敢,战功突出,深得将士拥戴。先后攻下歙州、宣州、睦州、婺州、饶州。手下将领献计说:“如今天下大乱,而你拥兵十万,据有六州,仅用刺史的称号统领大军,不足以安抚人心。”于是汪华自称吴王,将新安郡治所从黟县迁往休宁的万安山。旋即又迁往歙县的乌聊山。隋末天下震荡,兵燹不断,四方拢攘,汪华为政宽宏,治内政治清明,安定太平。
唐武德四年(621)败于王雄
诞,汪华上表归唐,高祖下治表章,称他英武诚实而识大体。诒赐持节总管六州军事,授歙州刺史,位上柱国,封越国公。贞观二年,汪华奉诏进京,先后被授予左卫白渠府统军,忠武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征辽时,汪华留京任九宫副监。贞观二十三年(649)病殒长安,死后谥号忠烈王,归葬歙县,乡人为之立祠崇祀,后称越国公汪王神,俗称王公大帝。
近数百年末,民间尊奉汪华为“太阳菩萨”。徽州各地均有“游太阳”的祭神活动。和汪华相关的徽州民俗还有:迎神赛会,“新安竹枝词”这样描摹迎神赛会:油菜花残麦穗长,家家浸种办栽秧。社公会后汪公会,又备龙舟送天王;新人上社风俗,新婚次日,新婚夫妇携带荤素祭品,香烛鞭炮,到村中社屋拜谒汪公等神灵;正月十五至十月纪念汪公,举行祭神烹饪比赛,有“徽菜如琼碗“的说法。
徽州人观念中,对汪华崇拜根深蒂固,尊奉汪华的庙宇,在一州六县无处不见。绩溪登源河畔汪村的大庙即指隔河相望的汪公庙。庙建于宋太平兴国五年,建国初期遭劫,“文革”浩劫毁于一旦。汪公庙规模庞大,恢宏豪华,两幅楹联表汪华功绩,传后世崇仰,其联曰:
乱世居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垂千古;
治年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
应天命顺人心义起歙州数十城狂澜独挽;
膺藩封歆庙祀忠昭唐代千百载浩气犹存。
古徽州素有“四门活水,十姓九汪家”的说法,汪氏是势力最强的宗族之一。相传汪华生有八子,一说九子,其后裔广布徽州一府六县。明清时代,新安之族汪为尊,随着汪氏族人迁徙江南各地,汪越国公的信仰在各地兴起,祠宇重新,广罗谱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