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274—333.8.17),字世龙,上党郡武乡县(山西榆社县境)人,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石勒这个姓名,是后来汲桑替他取的。他的祖先是匈奴别部羌渠种落的后裔,祖父名叫耶奕于,父亲周曷朱,又名乞翼加,都曾为部落小帅。石勒出生后,经过西晋的短期统一,随即进入八王之乱的混乱年代。
石勒十四岁时,随同邑人到洛阳做小买卖,曾倚上东门长啸,被大官僚王衍看到,王衍对左右说:“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晋书·石勒载记》)。遂派人来抓他,幸而石勒已先离开。石勒“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晋书·石勒载记》)。其父周曷朱性格凶粗,不被部落的人所依附。周曷朱便让石勒代父督摄所部胡人,很得人心。
并州(山西省大部及邻近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一带,魏晋以来,官僚地主们拥有许多佃客。尤其是“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佃客,多者数千”(《晋书·王恂传》)。石勒青年时由于生活贫困,就曾当过邬人郭敬、阳曲宁驱的佃客。郭、宁认为石勒不同于一般人,所以对石勒另眼相待,并且在困难时还能对石勒予以周济。
西晋太安年间,并州发生饥荒,社会动荡不安,胡人佃客乘机散走,石勒就投靠于宁驱。北泽都尉刘监要缚卖石勒为奴,宁驱把他藏匿起来,幸而获免。于是石勒潜行,拟转蜕降都尉李川,路上遇到郭敬,泣诉饥寒之苦,郭敬即以货卖所得,供给石勒的衣食。石勒目击当时灾荒严重和掠卖胡人为奴事,因而建议郭敬:“今者大饿,不可守穷。诸胡饥甚,宜诱将冀州(河北中、南部及山东西端与河南北端)就谷,因执卖之,可以两济”(《晋书·石勒载记》)。郭敬深以为然,但此事议而未行。
时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已经采用建威将军阎粹之计,令将军郭阳、张隆等,虏捉诸胡,两人共锁于一枷,驱向山东(太行山以东一带)出卖。石勒当时二十多岁,也在被掠卖者之中。幸而郭阳是郭敬的族兄,郭时是郭敬的侄儿,他们受郭敬之托,所以石勒在路上未吃大苦。到山东后,石勒被卖与茌平(山东茌平县)人师懽家为奴。
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老百姓时常听到鼓角之声、或者产生鼓角之声的错觉,这是不足为怪的。石勒和诸奴在田野耕作时,就常听到这种声音。石勒还说到在家乡种田时,同样也曾听到这种声音,并说:“吾幼来在家恆闻如是”(《晋书·石勒载记》)。大家即将此告知师懽,师懽也因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