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亨贞(1309~1401) 元代文学家。字□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松江训导。邵亨贞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邵亨贞现存词143阕。绝大部分词描写伤春感秋,抒怀忆旧,咏物赠答。在抒写对旧日优游生活的怀念和对朋友的情谊时,感情真实。他有一部分词直接反映了元、明之间的社会-。如〔浣溪沙〕《丁酉早春试笔》中杨柳官桥人迹绝,杏花歌馆烧痕新,相期何处避兵尘,描绘了战乱中百姓所遭受的流离失所的痛苦,透露出对兵戈不息的厌倦。另一些与战乱兵燹有关的词如〔江城子〕《癸丑岁季夏下□》中故人重见几星霜,鬓苍苍,视茫茫,把酒□欷,唯有叹兴亡,须信百年俱是梦,天地阔,且徜徉,着重描写他在乱世中所产生的世事驱驰,流光荏苒的思想和驹隙如驰,行乐能几的消极情绪。邵亨贞词作没有什么广阔的社会内容和恢宏的气势。他的诗比词写得略好些,他和当时诗人杨维桢、陶九成、钱维善时有过从,相互唱和,今存诗300余首,有《田家四时词为九山学稼轩作》,模仿陶渊明写田园生活。明初洪武元年(1368),他的儿子得罪关进监狱,他到金陵去请求朝廷宽免,沿途把所见所闻写成诗,诗中说三年百战余,人烟迹如扫(《吴门》),强调了战争造成灾难的深重。在一首《即景》诗中他说:一秋兵革竞纷纷,山下人家昼掩门。昨夜南邻鸡犬闹,又传吏过石壕村。他又有白发吴侬泪盈把,安得桃源遍天下之句,看来邵亨贞不失为一位对人民有同情心的诗人。
邵姓名人堂
- 邵越千 (1917~1990) 辽宁省大连金州区人
- 邵桃荣 湖北省武汉新洲区人
- 邵圭洁 江苏省苏州常熟人
- 邵循正 (1909~1973) 中国历史学家 福建省福州鼓楼区人
- 邵邨人 浙江省宁波镇海区人
- 邵默夏 山东省烟台招远人
- 邵润章 (1923~2016) 河北省保定唐县人
- 邵锡 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人
- 邵定翁
- 邵元冲 (1890~1936) 知名民主革命家 浙江省绍兴人
- 邵德孚 (1897~1967) 山东省临沂沂水县人
- 邵新 北京市人
- 邵楚苌 (762~846) 福建省福州仓山区人
- 邵云环 (1951~1999) 黑龙江佳木斯人
- 邵从恩 (1871~1949) 清未及民国政要 四川省眉山青神县人
- 邵天雷 (1868~1934) 江苏省淮安淮安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