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启期(生卒不详),春秋时期郕邑(今宁阳县东庄乡境西部)人。他不仅熟读古代典籍,而且精通音律,可谓博学多才。
孔子游泰山,途经郕邑,看到荣启期在野外行走,穿着粗陋的皮衣,腰上捆着绳索,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孔子问他:“我见先生鹿裘带索,可知家道贫困至极,但您的琴声、歌声却平和优美,没有半点儿激愤的意思,不知先生为什么如此快乐呢?”荣启期回答说:“我快乐的事情太多了。大自然孕育了万事万物,草木虽能生长却不能行走,鸟兽虽能行走却不能言语,只有人,才是万物之灵长,是最尊贵的,我能够生而为人,这是第一乐啊;同样是人类,却有男女之别,千百年来,一直是男人地位崇高,受到尊重,我有幸生为男人,这是我的第二乐啊;人出生到世上,有的还没有见到日月便死于胎中,有的虽然出生了,却在襁褓中夭亡,至于能长大成人的,或因疾病,或因战争,中途夭折的太多了。我已经九十岁了,尚且耳聪目明,牙齿不落,可以吃饭穿衣,走路弹琴,这是我的第三乐啊。生活贫困,对于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死则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我过着平常的生活并泰然地等待人生的最终结局,还有什么忧愁的呢?”
孔子说:“先生说得太好了,您不仅是个能看淡清贫的君子,更是个善于宽慰自己的人。有句谚语‘知足者常乐’,就是说的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弟子们想不到他们的老师会和一位乡野之人攀谈许久,都等得有些心焦了。见孔子回来,便问孔子: “那是个怎样的人呀?”孔子正色道:“乃世间高人也,孔丘之师也。”
连荣启期本人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与孔子的这番对话,连同他的名字,被后世流传下来了。在后世许多诗文辞赋中,都把他作为“高士”记载和歌颂。宋朝进士、曾任集贤殿修撰、秘书监的荣諲修撰荣氏家族第一部《荣氏宗谱》时,则把他尊为荣氏鼻祖。曾任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生前特别叮嘱他的本族晚辈荣敬本:“要在书里强调,我们家的祖先是孔子的老师。”荣毅仁说的“祖先”,指的就是春秋时期鲁国郕邑的名士荣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