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藉芳教授是我国一位有影响的农业科学家,1908年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射阳河南梅家舍。新中国成立前即从事农业教育与农业科学研究。建国后在农业科研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曾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中央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江苏省农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作物学会理事长和江苏省农业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1年参加九三学社,被选为九三学社南京分社常委。1980年11月参加了中国0。
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被选为第五届、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梅藉芳教授从小便有志于农业科研工作。他的家乡处于贫瘠的苏北滨海地区,大部分是“多见芦花少见人”的穷乡僻壤,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人民生活困苦。少年梅藉芳常想:中华自古就以农立国,但生产方式如此落后,如何才能民富国强?他和“五四”以后我国众多的知识分子一样,崇尚科学,主张科学救国,并立志在农业上为国为民作出贡献。因此,他在阜宁县第一高等小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便考进了南京第一农校。1929年,进入蜚声中外的金陵大学农业学院就读,毕业后留校任教,随后取得硕士学位。
1945年去美国研究实习,路经英国、印度回国。去美前任湖北省农学院教授,参与《作物育种学》等书的编写,又参与《农艺论文摘要》期刊的译编。对农作物分类学也做了广泛的收集、整理工作。他阅读和摘译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充实了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梅教授早年便遵行“学以致用”的治学原则,在育种学方面,不仅进行论理探讨,还开展实验技术研究。对粟的育种的基础研究,青年梅藉芳曾显露过身手。这一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金大农学院丛刊》和《美国农艺学杂志》上,并且应用到以后实验中去。留美期间,梅教授从事了小麦的育种研究,他和美国主要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有过广泛接触,这对他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很有益处。这段时期是学术和知识的积累阶段,为教授后四十年的科研实践作好准备。
梅教授于1946年由美归国后,原有多种职务可供选择,而梅教授却辞谢了职高薪厚的待遇,宁愿受聘于当时的中央农业实验所,由此可见梅教授的高尚品质和旨趣。
在党的教育下,梅教授明确了农业科研的首要课题,应是解决农事活动方面的迫切问题。他深入农村田头,开展各种调查研究活动,掌握大田生产资料后,再有的放矢搞实验,而后再将实验成果推广应用于大田生产中去,因而,他所研究和解决的都是我国农事活动中的重大问题。比如,我国长江流域历来复种指数较高,轮作状况也很复杂,既有两熟制地,也有三熟制地,这对小麦的早熟性要求就显得很突出。为选育小麦早熟品种,梅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他的主持下,曾选育出当时起过良好作用的“华东5号”、“华东6号”和“矮秆早”等早熟小麦品种。同时在小麦育种的理论上也有所建树。
小麦赤霉病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中的严重病害,而且出现了日前严重的趋势,减产率达百分之十至二十以上,麦粒染病后,就不能供人和牲畜食用。梅教授对此作了反复的研究,在理论上作了探讨和阐述,选育出一批对赤霉病和当地其它病害有稳定抗性的品种。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受到了国际上的注视,比如设在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研究中心,就具体提出在这方面进行技术合作,并请我国学者前去指导和协助。
梅教授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从不孤立地研究某一问题,他总是联系作物发育、环境条件、技术措施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有一年,他去安徽宿县研究春霜冻害。那年四月下霜,麦叶枯黄坏死,灾情严重。他深入田头,检查了大批田块,发现同样春霜春寒,即使在同一地带造成的冻寒程度不一样,他发现麦子发育程度的差异,土地肥瘦的差异,局部环境所形成的小气候差异,都是造成冻寒程度的差异因素。而这些,又都跟前期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关,他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有力的抗灾方案。因为研究方法对头,再遇春霜寒冻,便胸有成竹了。
梅藉芳教授写过一篇关于小麦早熟遗传育种问题的重要论文,得到农业科学界的肯定。论文从小麦阶段发育特性与早熟性的关系;物候期长短与早熟性的关系;温光生态和早熟性的关系;早熟性的遗传分析以及早熟与丰产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小麦早熟性研究和早熟育种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中国农业科学》在“编者按”中指出:“本文用小麦阶段发育的理论,结合丰富的小麦育种实践经验,做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是值得一气读完的好文章。”“编者按”强调说:“这篇文章之所以值得一读,还由于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没有片面强调形而上学风气……。”有必要提一提的是,这篇论文的准备时期,正是梅教授在“文革”-中受冲击,妻儿离散,茕然独处的时刻,他孜孜不倦地搜集了资料。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梅教授的爱国赤诚。
1979年他参加了中央农业部种子代表团去美国和奥地利考察访问,了解了国外农作物育种和科研工作情况,通过对比,更深切地体会到我国育种和科研工作的所长所短,从而激发了奋进的热忱,决心把自己的全部才智用于尖端的科研项目上,他长期在中青年科研人员身上灌注心血,他说:“但看青松千株,便是我们的最大安慰!”梅教授向来重视培养人才,关心爱护后一代,他培养青年多用启发式,而不是保姆式,因此有利于青年人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在早期和他一起工作的青年人,现在有的已成了科研骨干,有的已走上了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导岗位。他年过七十,还带了两个研究生,决心把全部知识交给青年一代。
1982年8月以前,梅教授的健康状况良好,他的同事和家属都为他高兴。八、九两月,他面部明显浮肿,但自己并未引起重视,仍忙于工作,先后在南京中山陵和黄山主持了两个学术会议。九月下旬,他眼睛已经肿成一条缝了,才退去准备赴杭州参加农业科研攻关会的火车票,住进省工人医院。
经医生检查诊断,认为癌症已到晚期,于1983年10月11日0时25分梅藉芳教授不幸与世长辞了。
逝世前一个月内他还念念不忘他们的小麦组,总想等体力稍有恢复,即与同事商量今后的工作。他说,并不想一定要过八十大寿,只希望能给他三年时间,他要把粮食所,尤其是小麦组的队伍调整、分工,明确研究方向,派人出国进修,等把这些工作安排好,就心满意足了。
梅藉芳教授虽然逝世有年,但他却把爱国精神和崇高品质永远留在了人间。
梅姓名人堂
- 梅初 (1920~1986) 江苏省镇江丹徒区人
- 梅光华 (1915~1976) 陕西省商洛商南县人
- 梅培基 (1916~197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人
- 梅朗中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人
- 梅调鼎 (1839~1906) 浙江省宁波江北区人
- 梅自强 (1929~2010)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常州人
- 梅竹樵 (1903~1947) 安徽省滁州凤阳人
- 梅莹 山西省临汾人
- 梅仲微 (1907~1987) 浙江省温州文成县人
- 梅远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人
- 梅大栋 (1901~1957)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人
- 梅庚 (1640~172) 清初著名画家、诗人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人
- 梅光迪 (1890~1945)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人
- 梅窗
- 梅蔚南 (1884~1948)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人
- 梅兰芳 (1894~1961) 京剧“四大名旦” 北京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