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鸾(公元1222-1289年),字翔仲,号碧梧,今江西乐平众埠镇楼前村人。宋淳右七年(1247年)会试第一,殿试第四,调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任教授6年。后任端明殿大学士、参知政事等,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宝右三年(1255年),迁太学录,在试策中,廷鸾提出了“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的政治见解,触怒了当权的丁大全、董宋臣、谢堂、卢元升等大臣、宦官,被降迁秘书省正字。宝右四年辟住史馆校勘。不久,廷鸾将上殿轮对,丁大全听说马廷鸾在皇帝面前历数他的过错,急派廷鸾好友王持厚,向廷鸾试探和进行威胁。马廷鸾无私无畏地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怎么能不尽心尽力呢?”丁大全就命人在午朝门外阻止廷鸾上殿。第二天,御史朱熠诬告一本,廷鸾轮对遂作
罢论。董宋臣竞派人搜出廷鸾的奏稿,并予烧毁。然而适得其反,欲盖弥彰,消息飞传,百官尽知,马廷鸾竞以此一举而名重天下。
开庆元年(1259年)丁大全罢相,其党羽分崩离析,新任丞相吴潜马上起用马廷鸾,召为校书郎。这时,百官一致上疏,要求罢免仍在朝中窃居要职的董宋臣。廷鸾也参与草拟奏章。吴潜获悉,致书廷鸾:“你不要再参与这件事了,以免旁人怀疑是我在背后策动。”廷鸾回答说:“这是大家一致的要求,不能因避私嫌而放弃正义的行动。”不久,董宋臣受贬出京。
景定元年(1260年),廷鸾在轮对中提出:“乞遏恶扬善以顺天,举直枢错以服民”,遂迁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仓部郎官。二年,进著作佑郎兼右司,迁将作少监。三年,被提拔为军器监兼左司,又兼太子右谕德,行国子司业,他主动要求免去左司兼职。同年轮对中,廷鸾希望:集和平之福,自理宗皇帝身上开始;养和平之德,自理宗皇帝心上开始。于是又兼翰林权直,升秘书少监,升权直学士院。四年,擢升起居舍人兼太子右庶子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付官。他又向皇帝奏道:“太史官应详细认真地记载灾异情况,并希望皇帝广施恩泽,以壮人才之精神;虚心容纳,以植人言之骨干,要以国家为重,以公灭私,严边备预防外侵” 。
咸淳元年(1265年),廷鸾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经武要略。咸淳五年(1269年)进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进右丞相兼枢密使。后因与贾似道不合,外戚当权,朝政腐败,忠臣无法施展才华,无力挽救危亡,八年九呈奏疏,要求罢政。九年辞官归里,过隐士生活。
他为人厚道,处世精明,曾提出“四留”作为自己人生处世座右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廷鸾任官时,曾建碧梧精舍,积书连楹,藏书极多。廷鸾著作有:《六经集传》、《语孟会编》、《楚辞补记》、《洙泗裔编》、《读庄笔记》、《张氏祝氏皇极观物外篇》、《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