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祺(1376~1452) 明代小说家。名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1404)(一说元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参与修撰《永乐大典》,擢礼部郎中。洪熙元年(1425),以才望卓异,迁广西布政使。后又任河南布政使。李昌祺一生刚严方直,素抑豪强,以廉洁宽厚著称。家居20余年,足迹不至公府。李昌祺著作有《运甓漫稿》、《容膝轩草》、《侨庵诗馀》,又仿瞿□《剪灯新话》作《剪灯馀话》,借以抒写胸臆。《剪灯馀话》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今整理本均为 5卷22篇(增入《还魂记》、《至正伎人行》两篇),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作者以此表达他善可法,恶可戒,表节义,砺风俗之义。其中《长安夜行录》、《鸾鸾传》、《琼奴传》等篇,一方面揭露了封建权要、-势力以及封建礼教的罪恶,一方面赞扬了男女青年自由的爱情,但最后总给人物加上节义之名。《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江庙泥神记》是写人与鬼神相爱。其他如《青城舞剑录》,颂扬了隐居的侠士正直豪侠的气质;《泰山御史传》通过对阴间作官者的议论,抨击官场的黑暗;而《何思明游酆都录》写阴间地府事,以图对世人起到惩恶扬善之效。《剪灯馀话》□丽丰蔚,文采烂然(曾□序),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艺术性较高。如《芙蓉屏记》、《秋千会记》、《还魂记》等篇均被明末凌□初等人改为拟话本。惟作者自炫文才,作品中插入不少诗词,嫌 累赘。
李姓名人堂
- 李光弼 (708~764) 中国唐朝名将 辽宁省朝阳朝阳县人
- 李弼廷 (1901~1936) 革命烈士
- 李宗阳 (1860~1939) 河南省济源市人
- 李川帮 (1918~1948) 浙江省温州鹿城区人
- 李薇 吉林省人
- 李一桐 山东省济南人
- 李浩培 (1906~1997) 上海市人
- 李桂春 (1876~1960)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人
- 西夏仁宗李仁孝 (1124~1193) 西夏第五位皇帝 陕西省榆林米脂县人
- 李世昌 黑龙江哈尔滨人
- 李振华 (1931~1978) 上海市浦东人
- 李扬敬 (1894~1988) 广东省东莞市人
- 李镃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人
- 李宜瑞
- 李廓 甘肃省人
- 李绮 (?~833) 陕西省西安长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