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战国时楚国人。经过长期的天象观测,甘德与石申各自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里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其中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位置已被测定,是世界最早的恒星表。书里还记录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并指出了它们出没的规律。甘德 战国时楚国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著名天文学家,他著有《天文星占》8卷、《岁星经》等,这些著作的内容多已失传,仅有部分文字为《唐开元占经》等典籍引录,从中可以窥知他在恒星区划命名、行星观测与研究等方面有所贡献。他和石申夫等人都建立了各不相同的全天恒星区划命名系统,其方法是依次给出某星官的名称与星数,再指出该星官与另一星官的相对位置,从而对全天恒星的分布、位置等予以定性的描述。三国时陈卓总结甘德、石申夫和巫咸三家星,得到我国古代经典的283星官1464星的星官系统,其中取用甘氏星官者146座(包括28宿在内),可见甘德对全天恒星区划命名的工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迹象表明,甘德还曾对若干恒星的位置进行过定量的测量,可惜其结果大多湮没不存。甘德对行星运动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定量的研究。他发现了火星和金星的逆行现象,他指出“去而复还为勾”,“再勾为巳”,把行星从顺行到逆行、再到顺行的视运动轨迹十分形象地描述为“巳”字形。甘德还建立了行星会合周期(接连两次晨见东方的时间间距)的概念,并且测得木星、金星和水星会合周期值分别为:400日(应为398.9日)、587.25日(应为583.9日)和136日(应为115.9日)。他还给出木星和水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见、伏的日数,更给出金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顺行、逆行和伏的日数,而且指出在不同的会合周期中金星顺行、逆行和伏的日数可能在一定幅度内变化的现象。虽然甘德的这些定量描述还比较粗疏,但它们却为后世传统的行星位置计算法奠定了基石。依据《唐开元占经》引录甘德论及木星时所说“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等语,有人认为甘德在伽利略之前近两千年就已经用肉眼观测到木星的最亮的卫星——木卫二。若虑及甘德著有关于木星的专著——《岁星经》,是当时认真观测木星和研究木星的名家,且木卫二在一定的条件下确有可能凭肉眼观测到,则这一推测大约是可信的。甘德还以占星家闻名,是在当时和对后世都产生重大影响的甘氏占星流派的创始人,他的
甘姓名人堂
- 甘特吾 (1898~1934)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人
- 甘丽初 (1901~1950) 广西自治区玉林容县人
- 甘熙 (1798~1853) 江苏省南京秦淮区人
- 甘耀稷 重庆市人
- 甘叔贤 (1862~1894) 云南省楚雄姚安县人
- 甘龙 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 陕西省人
- 甘泗淇 (1903~1964)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人
- 甘远龙 江西省萍乡市人
- 甘涛 (1912~1995) 江苏省南京人
- 甘清英 (1904~1968) 福建省宁德屏南人
- 甘士调 辽宁省辽阳辽阳县人
- 甘鹏云 (1862~1941) 湖北省潜江人
- 甘子钊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茂名信宜人
- 甘怀勋 (1919~1973) 广西自治区崇左宁明县人
- 甘羲 (1876~1924) 广西自治区贵港平南县人
- 甘雨 (1920~1970) 广西自治区百色凌云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