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炳麟(1863~1921),名光昱,号约生,利川谋道长坪旧寨坝人,利川民国时期教育家。
马炳麟幼年随父去武昌求学于江汉书院,因品学兼优,深受老师黄云鹤、刘心源的爱重,获益甚多,1883年清朝府试夺魁;1890年食廪升岁贡;其父亦教诲先讲品德言行,然后方可学习文艺。他遵循教训,凡遇青年同学有不轨行为,倘规劝不改,则厌弃绝交。
时值中年,因家资拮据,他即从事教育,先后设塾馆于家乡的里坪、石桶甲、旧寨坝三处,历时15年。教书育人,博文约礼,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尤其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学生每到塾馆,必先教诲的是:“士子读书,敦伦为先”,当时,川、楚一带的有志青年多求学于炳麟门下。因其教导有方,培养的人才不少,学生考取禀生的,列为优拔的相继不绝。如四川云阳县附生张玉
清、禀生张清华、万县附生谭龙章、利川优贡倪惠渊、拔贡余楚翘都是他教的学生,其余不少学生皆属学识渊博之人。教学中以“敦伦为先,耕读世守,以农治国”为宗旨,桃李遍及川、湖两省,颇受社会人士尊敬,人称“河汾白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利川知县吴琳聘请他任利川县高等小学教员,教授经史。宣统元年(1909年)邑有司以“孝廉方正”举荐于府,他淡泊名利,辞官不受。仍然从事利川教书育人之事业,旋即担任利川县劝学所总董,并被选为教育会会长。迨民国4年(1915年)又任利川县劝学所所长。清末民国初期,利川教育得到发达,实与马炳麟一生以教育事业为已任为分不开。
民国6年鄂西靖国军据利川,马炳麟辞职归家闲居。湖北施鹤旅京同乡会以马炳麟平生事迹符合“褒扬条例”,于民国9年具文内务部呈请总统府,大总统于民国12年秋为其颁发“孝行纯笃,特著义行,热心公益……”的褒词和银质奖章。并赐“一乡之望”匾额。
他一生以发展家乡教育为已任,门生众多。1921年病逝,门生悲悼,学生倪惠渊于北京送回哀思挽联为:“卅余年师弟情深,善育德才,诲人不倦,亲吾犹子;八千里河山路遥,号眺辟雍,失声恸哭,哀我哲人”。著有《小乐山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