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光(1906—1933)原名李文
晴,古野乡鹤山(古西)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
民国14年(1925),他在高陂教书时,即以学校为阵地,宣传国共合作的方针,提倡并参与工农运动。民国1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到罗明在汕头主办的“东江农工运动人员养成所”学习。结业后,随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北伐。
民国16年(1927)“四·一二”政变后,他由北伐前线回乡参加中共大埔县委的领导工作。9月16日,他与江弼群率工农军一部往福建永定
峰市为南下的“八一”南昌起义军作向导,18日,他引领起义军进入县城。三河坝战役后,起义军向湘粤赣边转移,他和贺遵道等率工农革命军退入永、埔边山区,后转移光德、平原山区坚持斗争。随后中共大埔县委把农民自卫军独立第一团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李明
光任第二营营长。民国17年1月1日,他参与高陂暴-动,攻占高陂区党部及区署,建立区工农政府。三天后,汕头国民政府驻军反扑,工农军退回光德、平原山区。1月22日,因领导人麻痹大意,县委机关及十五团团部,在五家畲遭国民政府军包围袭击,损失甚太。1月25日,县委在平原北坑召开县委扩大会,调整县委及十五团的领导成员,改任李明光为十五团团长。随后,他带领部队西渡韩江,先后袭击银江警察分驻所和举行昆仑暴-动。5月初,返回韩江东部,攻打百侯区署及民团总部。5月中旬,广东徐景棠一个团,福建张贞
一个团,及大埔县长黄逸民亲自带领的自卫队二三百人分三路“进剿”饶和埔根据地。他和丘宗海率领十五团大部,于7月再次西渡韩江,同古大存、刘光夏等领导的武装汇合,建立梅、埔、丰及梅、兴、丰、华根据地。
民国18年(1929)秋,梅埔丰工农革命军与模范赤卫队合编为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四十六团,李明光任该团团长。四十六团建立后,随即消灭直接威胁铜鼓嶂根据地的团防据点和银江乡龙市团防部。之后,又多次出击,铜鼓嶂根据地得以巩固和扩大。这年10月,工农红军第四军由闽西挺进兴梅一带,他指挥四十六团在韩江西岸开展游击战配合。红四军向江西转移后,11月16日,他又率部与李彬所率四十七团,夜袭梅县官塘据点,牵制国民政府军向九龙蟑根据地的“进剿”。
民国19年(1930)2月,他率部全歼梅县丙村镇民团100多人和援军一个连。7月间,他调任东江特委巡视员兼四十八团政委,在饶平、平和、大埔、诏安边界根据地领导武装斗争。10月初,他参加闽西特委扩大会,当选为闽西特委委员兼组织部长。民国20年春,中共闽粤赣边区特委成立,他任边区特委组织部长。4月和7月,他被派至永定
县组织地方武装,配合江西主力红军进行第二、三次反“围剿”。
民国20年(1931)2月,他受省委委派前往中央苏区,向中央军委、中央局书记周恩来汇报闽西肃反扩大化情况。8月,省委决定由他负责审讯并处决混进肃反领导机构的坏分子林一株,肃反扩大化遂得以遏止。不久,他被派至连城兼任中共连城县委书记,以加强中央苏区外围的工作。12月,闽粤赣边区特委改为闽粤赣边临时省委,他任省委组织部长。民国21年春,闽粤赣边临时省委改为福建省委,他任省委宣传部长兼省军区政治部主任。3月,当选为闽粤赣边苏区省委宣传部长。4月,他回连城,领导人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兴办学校,使连城县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
民国22年(1933)2月间,省委派他与黄宜璋、张思垣等到前线开展所谓反“罗明路线”的斗争,但他认为罗明的意见是正确的,坚决支持罗明传达的毛泽东关于在地方开展游击战,配合主力红军打运动战的主张。
民国22年(1933)5月8日,蒋介石从上海抗日前线调回的十九路军与当地民团联合进攻连城县。李明光把县委机关及独立营撤到离城10多公里的村子,准备展开游击战、运动战。但中共中央派至长汀检查工作的人却指责明光“右倾”,要他立即率部回县城同敌军硬拼。他只得返回县城,随即处于被包围之中。他指挥独立营与赤卫队守住城郊山头,打垮了国民政府军多次进攻。但形势实在不利,他只得派出军事部长丘秀山领一部分战士冲过-区,攻占城外制高点,掩护大部队趁黄昏突围。在激战中,他身中数弹而牺牲。后红军重克连城,中共连城县委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将连城县改为“明光县”,“连城独立营”改为“明光独立营”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