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焘(1036-1100)字况之,郓州须城(今东平)人。其父梁倩、官至兵部员外郎直史馆。神宗时,梁焘进士及第,历任明州通判、检详枢密五房文字、宣州知府、提点京西刑狱。
哲宗立,宰相文彦博要派刘奉世出使夏国,御史张舜民因提出异议,被降职为虢州通判。对此,梁焘坚持公道,他认为:御史是负责国家法纪的官员,据法纪论是非是他的职责。今御史敢于言大臣的过失,是尽职尽责而大臣对御史打击报复,是出于私心;加罪说公道话的人,袒护挟私的人,不符合祖上规矩。梁焘要求恢复张舜民的官职,以维护国家的法纪。第二年,梁焘改任左谏议大夫,不久入权礼部尚书。前宰相蔡确作诗怨谤朝廷,梁焘与刘安
世尖锐地批评他,梁焘说:当今忠于蔡确的人多于忠于朝廷的人,敢于说坏话、假话的人,多于敢说公道话的人。由此可见,蔡确的气焰是多么嚣张;他们根蔓牵连,后患无穷。蔡确听到朝中官员的言论,只好龟缩于新州。绍圣元年,梁焘以司马光同堂的罪名贬雷州,别驾化州安置,不久病卒,年64岁。《荐士录》自入仕为国以来,以提携有德有才的人为己任,作《荐士录》记载姓名,他的朋友看了《荐士录》,有的就说:“你所载的桃李逢时而发芽生长,但不向开花(不献媚)”梁焘笑着说:“我出入宫廷,位高权重,执政八年,所推荐的人没有全用上,实感惭愧。”因此,世人对他有“好贤乐施”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