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善衡

[公元1900年-1997年]

   何善衡(1900-1997),祖籍番禺县茭塘司石溪村(今属广州市海珠区)。清代末年出生于澳门一个贫困家庭,靠母亲挑担上街贩卖棕绳度日,在半饥半饱中度过了幼年。因无力支付昂贵的学费,10岁前仍未入学读书。其后,父母将他送回乡下,入读费用不高的私塾。
  在乡间私塾,虽然学的是《三字经》、《幼学琼林》等古典启蒙书籍,但他刻苦攻读,勤学不辍,能够对课本背诵如流,深得老师喜爱。几年下来,他认识了许多字,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世的传统道理。后来,家庭发生了变故,连私塾的低廉学费也支付不起,被迫辍学。辍学后,他到了广州一间盐仓当杂工,干的是清理场地的活,薪水低微,生活困苦。两年后,辞掉盐仓的工作,转行到一间金饰店当学徒。
  在金饰店,他学会了一门手艺,领略到一些接待顾客之道。同时,通过苦修自学,涉猎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心理学等方面知识。22岁时被升任为金店司理(经理助理)。
  24岁这年,他决心“自闯世界”,辞去金店的职务,借到一笔钱与人合股于广州上下九路开设了汇隆银号,从事港币买卖业务。经营了六七年后,又再与人合资于香港中环永乐街70号开设恒生银号,此时是1933年3月3日。银号的业务仍是买卖货币和黄金。1941年,当日寇侵华的战火迫近香港时,他当机立断,把全部资金调往澳门,使恒生银号得以保存实力,避免了一场浩劫。抗战胜利,何善衡携带大量资金返回香港,参与了黄金买卖。经过三年的“黄金大战”,恒生获得巨额利润,并且成为香港黄金业界的权威。为此,恒生银号于1960年元旦正式改名为恒生银行,注册资金增至3000万港元,在中环兴建起恒生大厦,在九龙、旺角增设了多间分行。他领导编制的“恒生指数”,作为股市升跌的参考系数,以其科学性与权威性而为世界所接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当1965年香港发生波及全港的挤提风潮之时,何善衡毅然以让出51%控股权为条件,引进了汇丰银行的大量资金,使恒生银行安然渡过了危机,得以继续发展,而他本人仍然继续担任董事长。在他领导下,恒生银行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每年业务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到了1972年更成为港内首家银行上市。如今,连同总行在内,恒生银行已发展到140间,市价总值列汇丰之后,高居香港银行第二位,何善衡本人也积累了逾百亿港元的个人资产。
  富不忘本,造福桑梓,这是何善衡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思想。早在1937年,当他手头稍为宽裕的时候,就出资在家乡兴建了劬劳小
  学,为家乡学童提供免费教育,一直坚持到“文革”期间才被迫中断;“文革”一结束,他又立即汇来29万港元重新修建这间学校。从此,他就更加关心家乡的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先后给家乡捐赠了一大批车辆和缝纫机,支持家乡发展生产。1984年捐资150万元在家乡兴建幼儿园、敬老院和文化室,其后又出资66万元将劬劳小学全部校舍改建为混凝土结构,另拨款270万元兴建风雨球场;又捐出多处在广州的房产,将租金作为教育基金,供学校永久使用。为整理石溪河涌,他捐资100万元;为筹建劬劳中学,他捐资250万元;为将石溪卫生院改建为设备先进的石溪中医院,他捐资546万元,并且不顾自己80多岁高龄,亲自审定医院的选址、设计、施工和设备购置,使该院成为一间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医院,以造福家乡亲人。
  何善衡在关心家乡建设的同时,亦不忘祖国的人才培养和福利事业。1985年,他捐资2000万港元成立中山大学何氏基金会,以其每年100万港元利息资助中大管理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师资培养经费。并且为该院建造了教学大楼和教师宿舍,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设备,使之成为一间颇具规模的学院,为祖国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此外,1992年他捐资1500万港元给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兴建“何善衡脑科中心”;同年捐资1000万港元给番禺理工学院兴建教学大楼,捐资2000万港元给中山医科大学兴建教学实验大楼;1994年捐资1500万港元给广州海珠区第一人民医院兴建医疗大楼;同年又与梁球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国伟先生一道各捐资1亿港元成立“何梁何利基金”,作为科学技术优秀奖基金,专门奖励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
  何善衡先生平日自奉甚俭,但直到晚年仍不改其慈善为怀、急公好义的禀性。1983年,他以年事已高,辞去了恒生银行董事长的职务,但仍担任名誉董事长,坚持到行办公,享受高额的报酬,却将全部酬金拨作教育与慈善事业的经费。终其一生,除经营银行事业获极大成功外,还善举无数。为此,他先后获得MBE勋衔、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衔和荣誉法律博士衔、中山大学荣誉顾问衔、OBE衔和CBE衔、泰国白象勋章、日本瑞宝章等荣誉职衔,1990年和1993年先后被番禺市和广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1997年何善衡先生在香港因病去世,享年97岁。其故居在海珠区石溪村涌边街8号。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何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7年)去世的名人:

海珠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当代人物专题

当代相关影视剧

海珠区导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