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采庭(1899~1968),别名畔芗,铜鼓带溪西村人。1924年春,与大塅赖益躬(北伐烈士)一道离乡别亲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10月,加入国民党。毕业后两次随军东征,历任区队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少将师长。后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克武昌、南昌战役中战功卓著。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曾奉命率部进剿苏区,-苏区军民,并在四川阻击过红军长征。抗战期间,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师师长,奉命到湖北长阳一带巡防长江,与侵华日军作战,先后3次收复宜昌城,共毙日军500余人,俘敌100余人,缴获-弹药难以数计,并截获日商0船3艘,价值黄金千两以上,一并如数上缴。
1940年1月,他改任三十六军副军长兼湖南洪江芷绥师管区司令。表面被提拔,实则被剥夺兵权,身受排挤,9月,他辞去军职,与友人到广西中渡县垦荒千亩,开办“行易农场”。翌年10月,侵华日军又入侵农场,刘采庭被迫逃往百寿县。在百寿县他被委任代理军事科长,指挥民团游击侵华日军。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他带着妻儿回到原籍,从事农业生产。
1949年5月,他在修水县观前参加民盟;7月,铜鼓解放,他积极协助人民政府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剿匪反霸。1950年,被推选为铜鼓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人民政府委员、抗美援朝分会副会长。1955年,调任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9年,其作为民革江西代表,赴京出席全国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并受到中央-接见。
刘采庭在“文革”中受到破孩,于1968年5月逝世。1979年4月,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为他举行追悼会,恢复名誉。
相关院校:
黄埔军校刘姓名人堂
- 刘少卿 (1911~2003)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人
- 刘秉恬 (?~1800) 清朝大臣 山西省临汾洪洞人
- 刘长庚 (1890~1968) 山东省滨州无棣县人
- 刘敏儿 (1933~1949) 广东省汕尾陆丰市人
- 舞阳长公主刘义王 河南省洛阳市人
- 刘祥成 山东省青岛人
- 刘泌如 湖北省潜江人
- 刘鸿生 (1888~1956) 浙江省舟山定海区人
- 刘革非 (1902~1932)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人
- 刘永福 (1921~1982)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人
- 刘北海 (1897~1938) 抗日英烈 云南省文山西畴县人
- 刘景宣 安徽省马鞍山当涂县人
- 刘超 (1926~1974) 山东省烟台栖霞人
- 刘眉生 (1904~1937)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贵州省遵义播州区人
- 刘云行 (1872~1911)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人
- 刘永诚 (1908~1969) 山东省潍坊寿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