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筼(1623—1687),初名筠,字青士、公贞,号筜谷,嘉兴人。明末兵乱,遂弃举子业。21岁时移居王店镇,以开米店为业。好读书,有人搜得故家遗书连船出售,筼买下后将书置店堂中,卖米余暇,高声诵读,旁若无人。读经史,必仔细校雠,故经史及诸子百家无不博览通晓。工诗,尤其擅长五言律,以诗闻名于当时,与王翃
、范路、朱彝尊等相唱和。诗作俊逸脱俗,不轻袭前人片语,自有面目。古文出入欧曾,惜散佚,世少知者。又精于词律,广泛搜集唐、宋、元词家作品,按体裁编成《词纬》30卷,又编《今词综》10卷,与柯崇朴同辑《乐章考索》10册。著作有《采山堂集》24卷、《析津日记》3卷、《投壶谱》1卷。
周筼为人不趋附权贵,坦荡不羁,交游广泛,秉性刚直好义,遇人有急难,竭其所有相助。友人戴丙因家贫将女儿鬻于富家,及长婚配仆人,周筼知道后慷慨解囊,将戴女赎出并为之操办婚姻大事。又有采石商人将千金寄存周筼处,未几,商人不幸溺死。周篑为之买棺成殓,并将千金全数交还商人之子。每逢灾年,必出钱散米救赈难民,惠及乡里。后因耽于诗文,不善经营,生计日窘,遂以授人诗文为生。往来嘉善、桐乡之间,远近受业者甚众,所谓“梅里诗派”者,实肇始于周筼。
清康熙二十年(1681)七月,朱彝尊典江南乡试。九月,周筼去江宁晤朱彝尊,两人相见甚欢。十月,周筼、朱彝尊、王翚、李符等同游摄山,王翚为之绘图,周筼等各有诗以记。二十四年客居北京,从不主动结交朝臣,而朝臣中凡慕“浙西诗人周青士”名的,必先与交往。周筼在京师士大夫中,以布衣而傲睨权贵,嵌崎磊落,为人所激赏。两年后,辞别朱彝尊返南。途中因病去世,归葬王店镇仙桥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