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生(1894~1955年),河南省宜阳县人。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袁世凯操办的模范团,训练期满后,在镇嵩军当排长,陆续晋升连长、营长之职。民国16年(1927年),徐吉生左臂受伤辗转返里。
民国17年(1928年),徐吉生因有数年军旅经验,遂被推为地方团总,组织乡勇,追剿土匪。民国24年(1935年),豫西土匪残余,窜犯潭头镇,嵩县军民告急。徐吉生即率团往救,进剿月余,土匪荡平,晋升为洛、宜、嵩、伊、永(今洛宁)五县剿匪司令。
土匪剿除,地方咸安。徐吉生遂致力于开发煤矿,民国39年(1940年)拿出部分收入于韩城创立“普益中学”。教师薪水、学校设施、经费开支等都由“普益煤矿”负担,学生免费入学。民国33年(1944年)春,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任命徐吉生为宜(阳)伊(川)嵩(县)三县联合抗敌指挥官。以后,第一战区长官部又任命徐吉生为第一战区第九挺进纵队少将司令。在日军侵犯宜阳城
时,徐吉生率自卫队600余人守宜阳,控制锦屏山,与扼守公路要塞段村的国民党四十军一○六师相呼应,堵截日军。县城失守后徐遂率部与县政府撤至程屋一带扼守。同年8月,徐吉生指示冯团(冯克功部一部)将韩城日伪 分局包围,击毙汉奸9人。9月,日军100余人,伪保安400余人,向徐部进击,徐率400余人,分别设防在礼渠、涧河、莲花顶等处,亲临莲花顶指挥。双方激战一天,日伪军死20余人,伤数十人;徐部伤亡100余人。
宜阳沦陷时期,中共党员张剑石等奉命回赵保建立伊洛抗日根据地,西石村也在中共领导下成立宜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国、共、日三方交错,情况复杂。张剑石多次争取徐吉生,都遭到拒绝。徐吉生又派团长冯克功率部常驻西赵保,与抗日民主政府对抗,并授意宜阳匪首乔子荣,在县西北温村、鲁村、张元
一带与豫西二分区抗日武装多次发生战斗,先后在韩城、三乡、西石村、泰山庙等地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使许多无辜农民身陷囹圄,倾家荡产,地下党员王年曾、曾兆文、张和
尚及群众曾兆顺等惨遭杀害。
民国34年(1945年)春,国民党渑池县县长上官子平所率的地方自卫队,迫于形势,愿意接受抗日主张,经豫西二分区改编为独立第七旅。不久徐吉生接河南省主席刘茂恩转告上官子平反正的电示,立即派叶老六赴渑池县城东门里刘崇德家密约上官子平会晤。在徐吉生的全力支持下,上官子平于农历四月十五日发动了骇人听闻的“豫西事变”。致使中共派往独七旅的旅政委王舟平、参谋长白云等130余人遇难。
民国36年(1947年)8月宜阳解放。徐吉生先后逃至洛阳、开封等地。1948年4月,解放军再克洛阳后,徐吉生化装逃亡,辗转于开封、郑州、上海等地。1949年南京、上海相继解放,徐吉生在上海受胡宗南提携,搭船逃亡台湾。1955年2月病逝,终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