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靖(1878—1953),一名嘉绩,字建豪,瑞安人。早岁师从孙诒让,后中府学秀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月,江宁设立江楚编译局,任职员。三十年五月东渡日本,进振武陆军学校,毕业后入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和程潜、李根源、阎锡山、孙传芳、杨杰、周荫人、唐继尧等同学。在日期间,加入同盟会,为早期老会员。毕业回国后,派往江南任第三十二标第二营管带,屯驻镇江。旋调充第三十六标第一营管带,驻南京。宣统三年(1911),徐绍桢第九镇在秣陵关誓师起义,分三路攻南京,失利,乘雾撤退。靖所部逃回镇江时,只有残兵五六人。仍联络同学数人赴皖、苏等省乞援,并运动军界推徐绍桢为总司令。徐在镇江设立司令部,集合镇军、浙军、苏军、淞军、沪军先锋队等军,再攻南京,南京光复。1912年1月,临时政府组成,陆军总长黄兴调靖“办学生团,又升充入伍生队总队长”。卫戍总督徐绍桢勉强挽留,“始允充名誉(参谋)次长”。4月,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靖“联合同志”反对徐绍桢任留守,并电袁世凯公举黄兴任南京留守。稍后,徐绍桢充任参谋总长,靖等又“出面反对,电袁严词力争”。入伍生队为保定军校前身,培训各省讲武堂选送生及陆军小学毕业生,其时白崇禧、唐生智等均为入伍生。袁世凯授予靖少将军衔,令将入伍生队开赴保定,筹建军校,及至保定,突然包围入伍生队。靖乘隙南归,投入讨袁活动。1918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大元帅府,靖为高级参谋。旋奉命在粤、闽、赣边境招募士兵,组织军队,先后任团长、师长、参谋长等职,驻防南雄,属粤军许崇智部。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靖南下广州参与平叛。1928年,杨杰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驻扎北平,邀靖任参谋长。杨遭蒋介石扣留,军务由参谋长暂代,靖不欲谋代友职,辞职。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西迁,靖时任国府军事委员会秘书处中将处长。1948年退役回里。1953年元旦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