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奎,东乡族,1928年4月出生,广河县齐家镇黄家湾村人。1949年加入国民党军队,后改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3军8师22团3营7连1排1班。1953年1月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第1军4团2营任班长。1955年退伍后返乡务农。
根据广河县民政局给记者提供的线索,我们驱车沿洮河右岸而上,来到广河县齐家镇黄家湾村,见到了今年85岁的马占奎老人。马占奎的妻子告诉我们,马占奎身体一直不好,最近在家卧床养病。见到采访的记者,马占奎老人从炕上坐了起来,他兴致勃勃地给记者讲起自己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马占奎的家人说,看到你们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坐起来了,这几天病得不轻,见到你们,人也有了精神。“我和阿力麻土乡的马福海一块去了朝鲜。在朝鲜战场上,我们分到了不同的部队。当时从广河县去的还有马长青,他现住在广河县三甲集沙家清真寺的巷道里住,他是离休干部。”
1953年数九寒天的腊月,正值合家团聚的日子,马占奎奉命奔赴朝鲜战场。他们从西北来到辽宁安东(现丹东),站在鸭绿江大桥边眺望,鸭绿江的西边是中国,江东就是朝鲜,中朝两国一衣带水。马占奎回忆起60年前的往事,心潮起伏。马占奎说:“我们在朝鲜呆了两年多。在马良
山战场,美国军队从侧面包围过来一部分,后来从海里又来了一批,企图合围我们。彭德怀率领我们来到海岸线,迅速部署兵力占据有利地形,驻守在西海岸制高点,志愿军很快扭转了战局,开始由防守转为进攻,我们接着与敌人对峙。”
阵前,美军对着志愿军的阵地喊话,发起挑衅。“当美军知道与他们作战的志愿军是我们甘肃兵时,忽然放出一句话来,他们这么说道:‘甘肃的士兵是炒面袋子,没什么可怕的!’敌人这话的意思是,我们甘肃兵只不过是炒面袋子,如同软骨头一样,明显是看不起我们!我们听了以后,感到非常气愤。面对敌人的那副傲慢神情,我们士气大振,决心与敌人决一胜负,让他们尝尝我们甘肃兵的厉害!”
美国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曾说,“军人嘛,迎接战争就像迎接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没有必胜的信念,则战争必败无疑。”
“一口炒面,一口雪。”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面对17个国家联军时的生动写照。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厉兵秣马是军队首先解决的问题。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用一把炒面,就一把雪来充饥。一方面是杜绝炊烟,加强隐蔽;另一方面简便易携。抗美援朝战争有这样的场景:后方“男女老少齐动员,家家户户炒炒面”,前方“一把炒面一把雪,夺取战斗新胜利”。炒面解决了部队最低限度的物资保障。
1952年底以前,因敌机疯狂轰炸运输线和医院,粮食供应困难,炒面是志愿军的主要口粮。作战时,战士随身斜挎一条直径约10厘米、长1米多的炒面袋。从抗美援朝最关键的第二次战役开始,部队每月为志愿军准备的粮食总量的1/3是炒面。第二次战役后,负责志愿军后勤的东北军区后勤部开始向前线大量供应炒面。后方许多地方的大街小巷架起锅,赶制炒面,不断地把炒面送到前线。炒面营养成分单一,缺少维生素,长期食用,官兵易患口角炎甚至夜盲症。为此,志愿军官兵想出了办法,有部分部队从前线抽调人手到后方挖野菜以改善生活。
炒面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食品。各地制作炒面的原料虽有不同,但都是将原料炒熟后磨制成粉,即为可以随时食用。油茶、炒面在朝鲜战场上,成为志愿军的一道主食。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面临的困难是后勤补给。第二次战役后期,联合国军队大规模撤退,志愿军急速追击,使后勤补给线延长。在朝鲜战争初期,后勤供应布局分散,后勤兵力投入不足。当时,美军的后勤补给是13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士兵,志愿军后勤补给是一个后勤人员至少要供应几百名士兵作战需要。美军飞机不间断轰炸,白天不敢生火做饭,而炒面长时间运输不变质,携带方面,食用简单,因此,炒面成为中国军队发明的一种野战口粮。
炒面是70%小麦粉,混合30%的玉米粉或大豆粉、高粱粉,炒熟后加入0.5%的食盐所制成。第一次战役结束时,东北军区后勤部供应前线的炒面,即使按每人每月规定数量的三分之一供应,其数字也已达741万公斤,整个东北地区尽最多只能供应出500万公斤。要求各单位每天制作炒面的任务不低于6.9万公斤。第二次战役即将开始,部署了在一月内制作325万公斤炒面和26万公斤熟肉的任务。在1950年冬天的瑞雪中,中国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男女老少齐动手,家家户户做炒面,昼夜不息,炒面的香味飘散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
炒面携带工具——炒面袋,也是抗美援朝的功臣。炒面袋直径约10厘米,长约1米多,斜挎在肩膀上,这是志愿军野战口粮携行具。
当时马占奎和战友们行军作战,每人身上背着炒面袋子,有时里面装着一两斤干馒头,这就是他们每天的伙食。然而,奋战在朝鲜战场上,这群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奋勇杀敌,浴血奋战。然而,志愿军与装备精良的美军相比,双方力量确实显得不对称。由此美军以“炒面袋子”来比喻志愿军,这深深刺伤了马占奎和战友们的自尊心,尤其是敌人的轻视,激怒了全体战士。“我们要用炒面袋子,换回你的大米袋子。”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来而不往,非礼也。面对美军在阵地前的嚣张喊话,志愿军阵地这边同样用高音喇叭朝着美军营地扯开嗓门高声喊话,
回应美军发起的挑衅。“美国佬听好了,我们要用炒面袋子,换回你们的大米袋子!”马占奎和战友们不甘示弱,用英语叫阵,就这样互不相让,直到美军那边没声音为止。
在朝鲜战场上,甘肃籍士兵能征善战,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别看他们大多都很年轻,而且有的战友个头矮小,但他们跑起来速度很快,更擅长在山地作战,表现英勇机智。每次马占奎与战友们和美军近距离作战,无论是兵力体格还是武器实力,美军占有绝对优势。“美国军人个子高,士兵的力气大,用胳膊一边能夹一个人。我们个头矮,但比他们手脚灵活;他们身体壮实,但行动比较笨拙。”马占奎说:“看到敌人的长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弱项,这样就能避开敌人的锋芒,然后专攻他的弱点。”作战时能随机应变、调整战术,让志愿军反败为胜。
骄兵必败。美军战前傲慢轻敌,适得其反,不仅未起到作用,反而激发了志愿军的士气。马占奎和战友们怀着必胜的决心,通过自己的实际作战能力,回应了美军轻蔑的态度,最终赢得了一场场战斗的胜利,让美军见识了甘肃兵的实力。
“美国军人不讲道理!”马占奎说:“每次战斗的间隙,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躲在坑道在吃饭,这时美军偷偷摸摸过来,到我们这边搞突然袭击,敌人经常搞这种突袭,干脆不让我们吃饭!”频繁的偷袭,让人防不胜防,于是志愿军采取同样的方法,对敌军进行还击。马占奎回忆起这段经历,让人听着惊险而又刺激。“我们4个人为一组,身上揣着手 ,猫着身子摸上去,潜伏到美军的营地里,我们就在夜里,偷袭了几次他们的营地,也不让他们吃饭休息。”
兵不厌诈。为赢得战场优势,敌我双方,在白天对阵,到了夜晚互相突袭。马占奎和三名战友,每人身背三根爆破筒,三颗手 ,悄悄潜伏进美军营地,放置下手 后,拉开引信装置,旋即返身离开敌营。山洞里随即发出一声闷响,身后传来敌人的惨叫声。
“在马良
山战斗中,我们占据了一道山梁,整个山的底部都打通了,敌军的飞机来轰炸,我们就钻进山洞隐蔽。那时候,年纪大的老兵,用的是 ,年纪小的新兵,用的是 , 端口装有刺刀,我们把美军撵得满山跑。”
“美军在《停战协定》上不签字,我们就打着他们签字。苏联斯大林当时也给朝鲜战场派出飞机,斯大林说,要用三天时间,把美军追到大海里。就这样打了三个昼夜,志愿军俘虏了好多美国大兵,缴获了美军的多架飞机。把美军的飞机场包围住了,这时美军怕了!晚上的12点钟,激烈的炮火声停止了,中、美、南北朝鲜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我们第三野战军,在马良山战场呆了一年多。当时部队上给我们几个少数民族战士,发了一把炒勺,让我们在坑道里做饭,但白天生火冒烟做饭容易被敌人发现,为避免敌人飞机轰炸,只能等到晚上做饭。1955年,我和马福海一起回到了祖国。当时和我一起去朝鲜的七八个少数民族战士,最后只剩下两三个人。”马福海一边回忆着60年前的往事,一边向记者娓娓叙说着自己在朝鲜战斗和生活的难忘经历。 (马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