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奎勋(1663—1738),字聚缑,号坡星,平湖人。早年喜读医、卜、术算、兵书,工文字,能诗。年长后,随叔父陆葇居京师,学识广博,为公卿所推重。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江西巡抚白潢聘其修通志,以生员资格与翰林院编修查慎行同列主纂。翌年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充《明史》纂修官。不久因病离京回乡,开馆讲学,秀水朱彝尊题名“陆堂”,被尊为陆堂先生。雍正八年(1730),浙闽总督李卫
奏准奎勋为《浙江通志》主纂之一。十二年赴广西主讲秀峰书院,论学以朱熹为宗,立学规仿白鹿洞书院宗旨。治学方面,主张“六经注我,而后我可注六经。兼合六经以注一经”。晚年专心于经学。后因疾归里,卒后葬于县治南郊。著作有《陆堂易学》10卷、《今文尚书说》3卷、《陆堂诗学》12卷、《戴礼绪言》4卷、《春秋义存录》12卷、《文集》20卷、《诗集》2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