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协五(1876——1944·5),名祖虞,县底乡冠堂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人。
拥护孙中山
开办新学的主张,1904年在梧州创办国民学堂,并任校长,后任国民日报主编。
1908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这期间,参加了孙中山
同盟会。1911年毕业回国,任南京临时国会议员。1912年在桂林筹办广西大学堂,任预科主任。1914年,任广西督军署高级顾问,积极参与倒袁护法运动。1915年主持-,宣传孙中山发表的“讨袁宣言”。
1917年参加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护法军政府大元帅。1918年回容县,在乡间主张破除迷信,第一个在冠堂山心庙捣毁菩萨,兴办强立小学。1919年任广西天河县知事。1920年11月任广州元帅府议员。1921年在广西藤县劝学所任教。1922年至1924年在广州工作,接触国际共产主义者,阅读马列主义书刊。1925年至1927年先后任广西省党部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广西省党部农民部部长、广西农-动讲习所所长、广西省政府顾问,在梧州创办并出版了《广西农工日报》,除宣传农工政策外,还在副刊上登载了进步青年写的有关宣传共产主义的文章,并培养、训练了大批农-动骨干,在南宁召集郊区几千农民到市区开会、-,号召农民实行“二、五”减租。国民党广西省政府对此进行责难,还扬言要派兵到东兰县镇压。陈协五正视现实,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劈面直说:“农民组织起来了,如果政府不照办,农民就要反对政府”。还说:“你们有洋号,我们有螺号;你们有洋枪,我们有锄头。
组织起来的农民,是不怕那些军队的”。他旗帜鲜明地支持了韦拔群领导的农-动,亲临东兰县视察农-动,予以赞扬、肯定。并在东兰武篆积极发动、组办广西第二届农-动讲习班。
1927年4月12日后,陈协五遭到广西省当局通缉,回到容县冠堂,仍秘密进行革命工作,组织、 培训了进步青年5人,其中他的长子陈孟武于1928年在参加农-动中牺牲。1929年至1934年间, 献出500元白银,在冠堂开办农业中学,自任国文、历史教员,培养了学员40人。 在白屋办补习班,参加学习的有100多人。1935、1936年,陈协五在容城设立国文专修馆,宣传反封反帝的民主进步思想。1938年,在都峤中学任教,组织“读书会”,以“无名氏”向县邮局订《新华日报》给学生阅读;把毛泽东《论持久战》作为讲义;在教学之余,关注思想进步的学生,经常利用星期天等假日,找学生集中到他的住所“菊庐”三楼,引导他们学习,灌输革命思想,鼓励他们投身到革命中去,到廷安去寻求救国救民道理,说“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是解放中国的曙光,挽救民族危亡的先兆”。
陈协五的革命言行,触怒了政府当局,曾被扣押,引起了容县各界人士和群众的公愤,当局不得不将陈释放,释放后在都中教书,继续宣传革命思想。时值蒋介石对日军的入侵实行不抵抗政策,祖国河山不断沦陷,中国处于危难之中。陈协五对中国共产党寄予很大的希望。
他说:“有共产党在,有八路军在,中国必不会亡。”陈协五在都中任教期间,与黄未若等人合编教材《社会主义科学基础知识》,创作了《都峤校歌》。1944年在容城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