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德(1923~1977)又名克明。陕西户县人。1944年初中毕业在家乡户县终南小学任教,开始研制月地运行仪(又名三球仪)。由于天文学、机械制造学方面的知识缺乏和器材条件困难,曾几次-停止试验,但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经过五六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51年获得成功,受到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和中国教育工会的嘉奖,被推荐为模范人物代表,列席了195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953年又被指派为中国教师代表团团员出席了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教师代表大会。回国后,他继续倾心于月地运行仪的研究,改进了原来设计的13处缺点,制成了新的“五四”式月地运行仪。新的仪器安装了三个球,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亮,应用机械传动,使地球绕仪器中央的太阳转动时月球亦绕地球转动。仪器中间的太阳以灯炮代替,照亮地球和月球,地球倾斜地在轨道上绕太阳旋转,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相交成一个角度,就可以演示日食和月食、月亮的盈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的直射和斜射、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天文现象。月地运行仪成批生产推广使用后,对普及天文知识发挥了作用。这期间,他还创制了风雨实验器,曾在北京部分中学展出,受到师生欢迎。
由于张在天文仪器研究方面的贡献,1952年6月被调往南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仪器组工作。当时,中国现代化天文仪器的研制尚未起步,连天文台过去进口的几台望远镜的修复工作,还得请外国专家做。这使张受到很大刺激,也使他深刻认识了本国自制现代天文仪器的重要意义。他决心在这方面为社会主义祖国尽力。1954年5月,他随张钰哲台长等赴苏联列宁格勒参加普尔科沃天文台重建落成典礼回来,学习、工作更加努力。经过长时间的日夜钻研,终于在杨世杰先生的指导下,于1955年将一台天文望远镜磨制成功。1956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
1959年3月,张调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任光
学车间技术员。当时工厂尚在筹建,没有厂房,设备也只是从紫金山天文台带来的一些木制三角架、金刚砂容器及几台自制简易阴影仪。就是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带领刚进厂的新工人,在防空洞内手工磨制反射镜面。他为工人上课,讲光学冷加工知识;编制加工镜面工艺,指导工人生产。他还设计了单轴、双轴、30厘米等几种磨镜机和阴影仪等检测仪器,逐步使光学车间由手工操作变成机械化生产。他在光学车间六年,先后担任工程师,车间副主任、主任和中共支部书记,与李德培、苏定强等共同完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几架望远镜的光学设计、工艺、加工、检测、装校任务。1961年在他参加和指导下完成了中国第一台太阳望远镜上的抛物面主镜,在同年大型镜面精密工艺加工交流会上,获得了好评。1964年到1966年,又成功地加工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的43/60/80厘米折反射望远镜和60厘米试验天文反射望远镜的完整的光学系统。专家们对上述两台望远镜进行鉴定,都称赞仪器的“聚光能力强,成像质量好”。这期间,张还撰写了三篇论文,其中《60厘米抛物面镜的磨制经过》和《60厘米中间试验望远镜主镜玻璃外圆及中孔的加工结果》,载入中科院“二一六”办公室内部刊物《“二一六”资料汇编》(第二集),和王延路等合写的《60厘米抛物面主镜的磨制》论文,被辑入《60厘米试验天文反射望远镜专辑》一书中(1980年10月科学出版社出版)。测时测纬精度名列世界各国前茅的Ⅱ型光电等高仪,有两块熔石英大反射棱镜,边长17厘米,反射面与侧面垂直度要求很高,磨好后要将此二棱镜从侧面孔螺丝连接成一个二面角调成某一固定角度。张用手工最早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光学加工中,他勇于探索,在国内首先使用了“0工具”。这给大相对口径的镜面及透镜的加工带来极大的方便。后几台施密特改正镜主要是用这一工具磨修出来的。这一工具后来被很多单位采用。1977年11月27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