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庶骐,民国9年(1920年)生于古田吉巷巷头坪贫苦农民家庭。6岁丧父,13岁读初中一年级时,因家贫辍学。15岁到上海柏林化学制药厂当工人。翌年利用业余时间,在李公仆所办的量才补习学校学习,并接受革命思想。民国25年,经人介绍认识共产党员杨立昕,接受马列主义教育,协助传递地下党文件和进步刊物,组织青年女工学习进步思想和理论。
民国26年,庶骐先后参加上海“双十”节抗日--和武汉“一·二九”---,遭到国民党追捕,后经中共安排,到山西蒲县牺盟会工作。民国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从军,被编入八路军115师。随后参加临县讨叛战斗,接连9次参加小马庄、平山、候集、张典庄等反扫荡和反清剿战斗,2次参加昆张、八公桥战役。由于战绩突出,于民国33年、民国34年两次被推选为军分区、军区模范工作者和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参议员。
民国34年因工作需要,庶骐调至随营学校,负责培训政工干部。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一度负责管理被俘国民党军官工作。民国37年调任第二野战军十一纵队训练团政委,为纵队集训输送4批战斗骨干。次年在十七军军训师工作,参加渡江作战;9月随部队进军大西南,任后勤部政治处主任,参加衡宝战役。在战场上,庶骐身先士卒,冒着 林弹雨勇猛杀敌,三次荣立战功;在军营集训中,严明军纪,身体力行,深得指战员好评。
1950~1952年,庶骐先后担任五兵团政治部组织科长、教导团副政委兼主任、遵义军分区副政委,担负部队整训、扫盲、民兵训练,建立基层政权等工作,同时还参加剿匪、反霸斗争。庶骐十分关心家乡建设,1958年回故乡,与县领导彻夜长谈,为建设家乡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并为之捐款。1959年调任凯里军分区副政委。1961~1964年先后担任昆明军区群众工作部副部长、部长等职。
“文革”期间,庶骐被下放到峨山化念“五·七”农场劳动。虽身处逆境,仍以革命事业为重。1972年,峨山发生强烈地震,庶骐奋力参加抢险救灾工作,赢得当地人民群众的赞扬与信赖。1975年恢复工作,任贵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粉碎--集团后,又调任昆明军区陆军学院副政委兼主任。其间,还被选为全国第四届、云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1983年离休,享受副军职待遇。他虽年迈体弱,还时常参加二野和学院的史料收集工作,为军队建设发挥余热。病重期间,嘱咐家属要关心家乡发展,期望家乡繁荣昌盛。1994年12月27日,因患肺心病,治疗无效而逝世,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