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碧澄(1904~1966)
姚碧澄,广东平远人。民国23年(1934)毕业于法国里昂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和附属医院院长。民国30年在昆明创办了私立碧澄医院,民国36年将医院迁到广州。
1950年应广州市长朱光
的邀请,到广州市立医院任院长。为了办好市立医院,他毅然将颇具规模的碧澄医院关闭,把全部设备、资金及自己的小汽车捐赠给市立医院。1953年广州市立医院和方便医院合并,成立广州市人民医院,姚碧澄任院长兼内科主任。他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医院迅速走上正轨。他工作兢兢业业,每天必到病房查视病人,一有危重病人,必到场组织抢救。
姚碧澄学识渊博,专长内科尤其是消化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对外科、妇产科、放射科也有较高的造诣。50年代初,开展“腰交感神经封闭疗法”治疗胆绞痛,“颈星芒神经封闭疗法”治疗脑血管病,以及“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小肠含气囊肿的诊断”、“急性胃穿孔的非手术疗法”、“脾静脉造影术”、“虹吸病的诊疗”等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他善于接受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1950年他托人从法国自费购回新式能屈胃镜送给医院,使市立医院在省内最先应用胃镜检查。为了验证脑垂体后叶素能降低门静脉压,可达到肝硬化食道下端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作用,他带领助手进行一系列的动物试验,写出≡垂体后叶素能降低门静脉压作用的动物实验及其临床效果》的论文,为同行公认。1956年在省内率先开展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1962年应用座式人工肾透析机抢救急、慢性尿毒症病人。先后发表了《胆囊造影的改良》、《肝穿刺胆道造影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上的价值》、《心力衰竭的机理及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期间的紧急X线胃肠钡餐检查的价值》、《关于胃酸学说的正确性问题》等论文,并著有10万多字的《溃疡病》专著。
1958年,姚碧澄负责创办广州医学院,他亲自参加校舍的选址,教学大楼的筹建,仪器的购置,师资的选聘及招生工作。1959年任广州医学院院长。
曾任广州市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副会长、广州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卫生专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第一至六届人大代表、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1966年8月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