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易彬
(1920~1988年)
孙易彬,民国9年(1920年)10月生,张坂镇崧山洋厝村人。
9岁,随父前往菲律宾谋生。民国21年,考入菲律宾怡朗市华侨商校中学部。时该校校长陈曲水、教师张幼庭、蔡振青等人,都是爱国华侨,经常宣传抗日救亡等爱国思想。民国25年6月,经张幼庭介绍,易彬加入进步组织“菲律宾怡朗华侨救亡协会”的“少年剧团”。9月,参加救亡会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五周年举行的-及劝捐、义演和义卖等活动。民国26年“七七”事变发生,“少年剧团”在街头公演《放下你的鞭子》,孙易彬饰演剧中的锄奸青年农民。此外,他还常带领学生会的成员发战报,宣传平型关大捷、杨明
堡火烧敌机等抗战事迹,以及参加拒日货的检查活动。
民国27年8月,孙易彬等7人,由救亡会介绍,回国参加抗战。离开怡朗时,发表向侨胞告别书,不少侨胞到码头送行。到达香港后,廖承志派连贯具体安排他们转道去长沙,经徐特立介绍往西安八路军办事处。10月,到达延安。11月,孙易彬被安排进入陕北公学。民国28年1月,转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历任文化干事、司令部书记、会计、被服股长。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他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勤奋学习、忘我工作,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
民国35年,孙易彬调任太行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民国36年8月,太行军区组建“晋冀鲁豫第九纵队”(司令员-),易彬任纵队司令部作战科参谋,负责纵队《阵中日记》的编拟工作,记载纵队每日的作战、训练等主要活动。12月,纵队担负诱敌深入伏牛山,将敌新3师拖疲拖瘦尔后歼灭的任务,因没有地图,部队行动遇到很大困难,易彬从友邻部队借来一份五万分之一的地图,带领几个参谋连夜缮写,印制成简单地图,下发部队,解决部队行动之急需。
此后,孙易彬升任作战科副科长,参加过平汉战役、豫北战役。他平时十分注意敌情、我情、天时、地理、交通、民情等方面材料的收集和登记,特别是“电话记录”、“电报摘要”、“值班日记”、“敌我当前态势要图”及各种统计表,并协同侦察、机要等单位进行交换研究。民国37年1月,孙易彬被纵队直属党委记一等功,并授予“人民功臣”奖章。
淮海战役时,根据部队-“边打边学、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指示,每次战斗后,孙易彬都坚持催促部队作“战斗详报”,同时多次下部队,协同训练等有关部门,编写总结材料。民国37年11月,27旅干净利落地歼灭小张庄守敌,-司令员立即召来一线部队指战员汇报,易彬随即把这些材料及-指示传达各部队,战役结束后,纵队党委给作战科记集体一等功。
民国38年1月,九纵队改编为15军,孙易彬任军务科长,参加渡江战役。15军作为野战军渡江作战右翼第一梯队,突破敌长江防线,切断浙赣线,千里追击,直抵闽北建瓯、南平地区。
是年,孙易彬第一次写信回家乡,寻找母亲、弟弟等亲属。信中告诉母亲,全国解放在即,要母亲保重身体;解放以后,家乡会设立人民政府和各种机构;会办学校,供穷人的孩子读书;会建立医院,为人民治疗疾病等等。
1950年,孙易彬调任云南军区干部部组织统计科长。1952年,到北京马列学院学习,顺途回家探亲,一见到母亲就跪在其膝下,和弟弟抱头痛哭。他向母亲诉说,自己为穷人翻身做主人,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闹革命,几十年奔波在外,不能侍候母亲尽孝心,请母亲原谅他。
由于在战争年代孙易彬注意学习知识,在行军作战中一有机会总是书本、报刊不离手,故而知识渊博、理论水平较高。1955年毕业后,被选留南京高级军事学院担任政治教研室教员,他为培养军队的高、中级干部,付出不少心血。他还常写信给家乡的亲人,嘱托弟弟照顾好母亲;要求亲属们遵守政府的法规法令;家里有困难,应自己克服,不能麻烦政府;不能利用军属的地位为自己谋私利;要做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工作,做党的好干部。
1970年,孙易彬调任贵州省安顺军分区副政委。1972年,获知侄女在家乡崧山村任村主干时,多次写信予以鼓励。还经常把报纸上一些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例剪下来,寄给侄女。他还特地购买许多杉树种子赠寄给崧山村林场,希望家乡尽快致富。
1978年,孙易彬调回南京高级步兵学校任党史教研室副主任。仍然时常关注着家乡的建设,经常写信回家,询问家乡发展情况。1980年,他主动向组织提出离休的报告,经组织上批准,为正师职离休干部,安置于陆军指挥学院第一干休所。
1988年10月27日,易彬因患脑溢血,在南京病逝,终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