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缉生
(1890~1944)
沈缉生,原名君照,字岭松,缉生是他笔名,连城香蒲塘人。与书法家罗丹同届毕业于齐山学校,是连城颇具骨气的国画大师。因其作画均署名沈缉生,所以原名世人知者不多。
缉生出身于一个市民家庭,少有大志,勤奋学习,酷爱国画。稍长,偶与挚友沈成九慕名去访老画家沈梅生作画,一进梅生老人画斋,目睹琳琅画幅,如入仙境,心甚舒畅。从此,埋头苦干,潜心学习黄慎意笔画。齐山学校毕业后,受聘为金山小学图画教师,继续埋头探索画技,常借唐诗名句为题作画,出神入化,意境深远、含蓄,令人遐思无穷,由此逐渐成名。
缉生任连城作琴书院理事时,新任县长池彪借口抗日救国,妄图攫取书院活动经费的几斗书租,缉生公然抗拒。县长一怒之下,决定逮捕他。缉生闻讯,漏夜奔赴清流塘前迪坑江长兴家暂避。在此期间创作大量惊人作品。缉生作画,笔法苍劲,以刚强雄奇取胜。其所画老鹰青松,苍劲雄浑;所绘腊梅,疏枝高洁。
池彪调离连城后,他回到家中,亲朋登门道贺,缉生即席作画一幅,画面为辣椒白菜,荷花螃蟹,旁题五绝一首:“江湖秋草没,披甲若何之?寄语无肠者,横行到几时!”用以讽刺借权势压人者,由是声名更大。
缉生画艺、书法、金石俱佳,正草隶篆,四体兼精,其书法笔力遒劲,与画技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人誉之为“双绝”。其画作,在吸取国画传统技法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成为连城画坛独具风格的一枝独秀奇花。民国33年(1944)卒于家,享年54岁。沈姓名人堂
- 沈侠 (1910~1944) 江苏省泰州泰兴人
- 沈自征 (1591~1641) 明代曲作家 江苏省苏州吴江人
- 沈炳垣 (1784~1855) 浙江省嘉兴桐乡人
- 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浙江省宁波奉化人
- 沈梦莲 (1874~1940) 上海市奉贤人
- 沈括 (1031~1095) 宋代科学家,文学家 浙江省杭州余杭人
- 沈允钢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杭州拱墅区人
- 沈文华 (1875~1934) 浙江省嘉兴人
- 沈尧伊 浙江省宁波镇海区人
- 沈战东 (1982~2010)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
- 沈志勋 浙江省人
- 沈观格 (1892~1961) 福建省厦门市人
- 沈贞 (1400~1482) 明朝画家 江苏省苏州人
- 沈祖伦 浙江省宁波人
- 沈鲤 (1531~1615) 应天书院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人
- 沈复 (1763~1825) 江苏省苏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