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安县五丰镇邓林村,至今还流传着一则明代皇帝500年前为万安尚书刘孜题匾的传奇故事。
刘孜是万安县五丰镇邓林村人,出生于永乐辛卯年(1411年),正统甲子年参加科举考试,中江西乡试,乙丑年登商辂榜进士。科举及第后,先后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山东按察、山东布政、都察院都御史、南京刑部尚书。
相传,天顺五年(1461年),刘孜官居朝廷都御史。这年春节刚过,刘孜家乡邓林村长辈聚集在思成堂商议祖祠维修大事,一致认为应将修缮祖祠的事儿告诉远在京城做官的后生刘孜。不久,村里私塾先生把长辈商议的意见写了一封家书托人转寄京城。在京城担任都察院都御史的刘孜收到家书后十分兴奋,心里思考着要为家乡做点儿事情。但怎样为家乡做事?做何事?一连串的问题思考数日。一天,皇帝兴致很浓,邀请刘孜陪同到皇家花园散步。刘孜在陪伴皇帝散步时,向皇帝倾吐了心思,恳请皇帝为他解开心里疑难。皇帝听完刘孜叙述后大笑说:“你有这种孝心,这个题,朕给你解。”说完大声一呼,“回寝宫。”回宫殿后,皇帝吩咐身边的人:“笔墨拿来。”身边的人赶紧铺开宣纸,奉上“朱笔”。刘孜双手牵住宣纸一端,等候皇上挥毫泼墨。皇上很有兴致,说道:“爱卿,你既为朕的都御史,那你家的宅第不就是‘都宪第’吗,我就给你题写‘都宪第’三个字。”话毕,皇上“朱笔”一挥,“都宪第”三个字一气呵成,展现于在场人的眼前。刘孜双膝跪地,叩首谢皇恩。之后,刘孜细心地收起皇帝题词,吩咐家丁连夜骑马送往万安邓林村。家乡长辈收到刘孜的珍贵礼物后,安排人员从赣南购买了最好的石料,请来工匠精心打造,将皇帝题写的“都宪第”镶刻在两块麻石条石上,并涂上了金粉,浆砌在思成堂前院两侧的两座拱门上。从此,邓林村思成堂拱形门皇帝题写的“都宪第”牌匾传遍方圆千里,声名远扬。
古时,邓林是万安通往遂川、接通赣南公路的重点要津。据传,骑马路过邓林看见“都宪第”牌匾的文武百官都自行下马过往,以示敬仰。
1985年3月,万安思成堂被列入县级文物加以保护,立于思成堂前院拱门上的“都宪第”牌匾由于“-”时代种种原因已被损毁。(刘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