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樾,字竹秋,笔名中虚,城坊区西街(今松城镇中乘街)人,生于民国13年(1924年)3月。天资聪颖,从小喜爱文学艺术。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霞浦初级中学、三都中学和福安师范学校简师科。得大哥林椿熏陶指导,致力于画和木刻,经常随身携带速写本,画其所见山水、人物、虫鱼、花鸟,寒暑不移,勤学苦练,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民国31年,林樾投笔从戎,到第三战区第五补训处(驻福安)任职,从事抗日宣传。民国32年后,随军辗转于浙江丽水、云和等地,经常向第三战区主办的《前线日报》(共产党员宦乡任总)画刊和《处州日报》投稿,多被采用,并结识进步木刻家野夫等人,在互相切磋中,深刻领会鲁迅先生说的“木刻是战斗艺术”的意义。随后参加中国木刻研究会福建分会和白燕艺术社。这一时期,他创作的木刻,充满民族义愤,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控诉日寇侵华暴行,引起社会强烈反应,其中《灾》、《前线再会》,于民国35年被中华全国木刻协会选拔参加《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会》,在上海、南京等城市巡回展出,获全国美术作品奖殊荣。描写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晚秋》、《八马图》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也得到好评。
抗战胜利后,他看清国民党 本质,不愿同流合污,遂离开军队回家,参加“求真读书会”,后到福安师范学校工作,业余继续从事木刻创作,成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会员。同时在《南方日报》(闽东版)开辟《黑白》木刻专刊,任,专门发表闽东青年木刻习作。
民国36年2月,他到福州《力行报》任副刊,在地下党员教育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加入城工部组织。之后,他利用《力行报》副刊,刊发揭露时弊的稿件,运用木刻刀向 派进击,他创作的连续木刻《浮生相》(共67幅),由牛凡陀(程力夫)配诗,在《星闽日报》逐日刊载;单幅木刻《存在人民心中的愤和恨》、《饥饿》等,先后在《大公报·文艺》、《中国作家》(老舍主编)发表,这些作品反映广大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心声。由于《浮生相》的进步倾向,引起国民党当局不满,他-离职,后一度在南平中学任美术教员。
民国37年2月,他回到霞浦,参加城工部闽东工委主持的整风整党会议。3月,调到中共闽浙赣区委直接领导的《人民社》工作。4~5月其兄林椿赴台湾省考察,在台北、台中举办《林椿、林樾兄弟画展》,展出林樾木刻近百幅。5月,因城工部错案,他在闽侯遇难,年仅24岁。
林樾生前创作版画300多幅和部分漫画、速写。他在艺术上继承中国现实主义传统,吸取西洋版画的长处,刀法粗犷浑厚,线条明朗刚劲,黑白对比强烈,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形成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在抗战胜利前后,曾在上海、浙江云和、杭州、福安、霞浦等地展出。民国36年,连续木刻《浮生相》在福州展出,观众达3万多人,一些报刊发表评论,称赞其“具有深刻的讽刺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1956年,城工部错案经中共福建省委批准平反,林樾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骸安葬于福州西郊文林山革命烈士公墓。1960年1月,中国美术馆将他的单幅木刻《晨》及《浮生相》中的4幅收购馆藏。1980年后,国家的《中国抗战八年木刻选》及《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各收入林樾作品1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