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月(1884年—1959年),漳州芗城区
巷口文化街人。年少进私塾就学,因家庭贫困中途辍学,随父学泥水匠工艺。他喜雕塑技术,立志打好绘画基础,常向亲友借阅画家画谱,在家细心观摩、临摹新罗山人(华岩)、任伯年等名画家画谱,并根据画谱中人物、鸟兽姿态,用泥土塑造立体和浮雕形象。18岁时,已成为一个丹青、肖像画和泥雕能手,其作品无不维妙维肖。不久,他在厦门施展手艺,于厦鼓庙宇搞屋顶装饰、剪裁破搪瓷料,粘缀龙凤、花鸟、人物和绘制庙中壁画,被人赞不绝口,称他“泥水状元”,一时声名大噪。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先后在厦门营造叶清池、张万灵、施公从等园林,负责塑造董内岩、万石岩、妙释寺、南普陀等庙宇佛像,还承造厦港李氏祠堂、南安曾氏祠堂的建筑,其屋顶、檐脊龙凤及屋内楹梁、斗拱、门口龙柱、石狮等装饰都用水泥塑造,既节省费用,又耐久美观,是别开生面的一种创举。民国25年(1936年)夏,福建省建设厅慕名请他到福州,为省政府雕塑祖逖的“闻鸡起舞”、王羲之“曲水流觞”、苏东坡“赤壁夜游”等巨幅壁雕。他前往大显身手,完工后受到省府表扬奖励,福州工艺美术界也给予高度赞扬。民国27年到抗战胜利时,他先后为漳州东岳庙雕塑“降龙伏虎”,绘制“秦桧入地狱”壁画六幅,为南山寺雕塑“弥勒佛”,为云洞岩鹤峰祠雕塑蔡烈及蔡潮初像,为漳州长生堂雕塑“十八罗汉”,为石码下码庙修建庙宇、园林和雕塑“苏武牧羊”和“木兰从军”等,把漳码厦名胜古迹装饰得更璀璨多彩,深受瞻仰者赞颂。新中国成立后,他被邀到厦门集美参加陈嘉庚鳌园建筑,负责设计及四周水泥浮雕装饰。在漳州中山公园主持雕塑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利用工余以玻璃、瓷片剪雕“郑成功收复台湾”和“跃进龙”,参加本省及北京展出,获得优等奖。李明
月的雕塑艺术众孚声望,曾两届选为漳州市人民代表和政协常委,1959年病逝,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