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棠,广东高明
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在学期间,由革命党人潘达微、徐维扬介绍,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清宣统3年(1911),陈在陆小毕业,时值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三·二九”起义,他参加了起义斗争。失败后,为躲避缉捕曾潜入广州白云山双溪寺,削发为僧。同年秋,因参与炸伤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事败而被逐出寺门。后投身于广州吉庆公所,拜粤剧名旦肖丽湘为师,跟班学粤剧。
清廷被推翻后,他回到高明
继续求学读书。民国3年(1914),考入广州中法医科专门学校。毕业后,曾担任护国第四军团部卫生队长、粤军医院代理院长、新丰县县长、广东陆军医院院长、大元帅韶关大本营中将军医总监兼中央医院院长等职。民国15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医处长。
大革命失败后,他任广东地方武装团体训练员养成所医务处主任,民国17年(1928)冬,调任西北绥靖区西江治安督导专员兼高明县地方警卫队编练专员。并在家乡创办高明县立第三小学,在民国18年至民国20年间,担任海军总司令部军医处长兼广东燕塘军校医务处长。民国21年(1932),在“三小”青年学生中间建立了进步组织“力社”,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志士。
民国22年(1933)底,他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细菌学。回国后,任广东省高中女生军护训练股长兼视察。民国25年,参与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会华南区总部”(简称“南总”),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任“南总”广州市救亡工作者协会主席。翌年12月,在广州主持创办第四路军看护干部训练班,自任主任。他招收了大量的进步青年到护干班中接受训练,还安置了一批共产党员在护干班中担任政治辅导员、政治教官和分队长职务。他组织护干班学员深入农村,开展战时救护知识宣传,训练农村民众,建立农村救护网,以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民国27年10月广州沦陷前夕,他亲率护干班学员前往增城、从化前线进行战地救护工作。广州沦陷后,辗转往韶关。翌年任广东省赈济委员会主任兼难民救济总队长。期间,他曾帮助掩护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召开秘密会议和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的安全撤退,民国29年因国民党特务分子缉捕,-离开韶关避走香港。香港沦陷后,民国31年经中共安排转入东江游击区,继续从事抗日救国活动。
抗战胜利后,应中共广东组织之邀,到香港参加《华商报》复刊工作,被推举为《华商报》董事会董事兼卫生顾问。民国35年(1946)1月,在香港参与发起成立民盟南方总支部,被选为常务委员兼财务部长。民国37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成立后,任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代主任委员兼民革中央执委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期间,还担任香港达德学院董事、香港人民救国会港九分会主任等职。民国38年春,“民革”迁往北平后,他被留在香港,任“民革”驻港办事处主任。同年秋,应邀北上参加人民政协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新中国成立初,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卫生厅厅长、私立广东国民大学代董事长和代校长、民革中央委员兼华南临时工作委员会主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和广东省政协常委等职。1951年广东私立大学合并,出任私立华南联合大学副董事长兼第一副校长。1953年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翌年,被选为广东省副省长、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任民革广东省委员会主任委员。1961年1月4日,因患高血压脑溢血病,在从化县流溪疗养院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