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迅(1910~1978.9),原名薛声豫,化名李素英,女,开封市人。生于开封市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5岁成了孤儿,16岁考入高中读书,因经济困难,高中一年辍学,去新乡一家面粉厂子弟小学当教员。1927年夏,她考入北京国立女子大学化学系。半年后,因无钱缴纳学费,被勒令停课,遂回开封,又做了一年小学教员。1929年春,她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由同乡介绍教一家馆,一面学习,一面教书。这时期,她阅读《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不久,参加了"社会科学者联盟"和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北平文艺新闻社记者。1930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12月,北平学生发动南下-运动,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收复东北失地。薛迅担任-团副指挥,参与指挥数千名学生在火车站露宿、卧轨几昼夜,在铁路工人的帮助下,终于在12月7日晚上,乘车南下。12月15日,-在南京正式开始。在国民党中央党部,薛迅对陈铭枢对日不抵抗的辩解做了针锋相对的驳斥和揭露。警察和学生发生冲突,为避免流血,掩护同学转移,薛迅等13人被捕。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于佑任在被捕同学的强烈要求下,释放了薛迅等人。12月18日,薛迅再次被捕,在北平学生联合会、北平大学和艺术学院学生会的强烈抗议及营救下,半个多月后恢复了自由。出狱后她立即参与营救其他同学的斗争。经过20多天的交涉,被捕学生全部获释。
1932年5月初,薛迅返回北平,先后担任北平市武装自卫委员会妇女部长和中共北平市委妇女部长。"八一"--后,北平党组织遭破坏,河北省委调她任天津市委宣传部长。同年12月,她到上海参加短训班学习后,分配到济南市委负责宣传工作,主编一份工人小报。1933年6月,她到上海任中央内部交通,负责与中共江苏省委联系,由于江苏省委交通陈某的叛变,10月中旬,薛迅第三次被捕。在江苏公安督察处,敌人对她严刑逼供,灌辣椒水,坐老虎凳,但她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1934年8月,薛迅被判处12年徒刑,投入"老虎桥模范监狱",1936年秋,转押南京反省院。1937年9月,在党组织的营救和进步人士的呼吁下,薛迅由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迎接出狱。
出狱不久,薛迅到豫北任晋鲁豫省工作委员会妇女部长和宣传部长。1938年3月,中共晋豫特委成立,薛迅任组织部长。1939年她任中共太北地区党校校长,与校党总支书记、朝鲜革命团体在中国的负责人陈光
华结为伴侣。1941年8月,薛迅任太岳区党委组织部长。1943年秋,薛迅任中共太岳区二、四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48年春,任中共冀南区党委宣传部长,同年秋,被选为华北政府委员会委员。1949年8月,任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薛迅任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和省政府副主席等职。她常年夜以继日的工作,为解放初期河北省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一次,薛迅向毛主席汇报河北省的工作。交谈中,毛主席问起她的身世和经历,称赞她为"女中英杰",还敬给她一杯酒。薛迅在负责河北省经济工作时,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就统购统销政策曾向组织提出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应适量统购,不宜统得过多、过死。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农民的利益,照顾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这些意见,被扣上了"反对统购统销"的帽子。1955年秋,薛迅调出河北省委,在中央党校研究班学习一年后,出任石油部部长助理。1959年春,调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她实事求是,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注意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她和学生一起听课,并亲自为师生讲党课。"文革"期间,薛迅受到破孩。
薛迅是行政7级的高级干部。50年代,她的哥哥去世留下老伴和5个未成年的孩子,薛迅担负起抚养的重担。她勤俭朴素,从不奢华。1978年9月28日,薛迅在北京病逝。去世时,竟找不出一件考究的衣服。
1979年1月13日,薛迅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邓小平、邓颖超、蔡畅、帅孟奇等领导及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石油部、河北省委、北京市委、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等单位送了花圈。康克清、杨秀峰、夏之栩及各方面代表五百余人参加了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