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贤(1901.8.20~1971.6.20),开封市人。生于开封延寿
寺街。家境贫寒,祖辈以拾粪、熬盐为生。早年,3个妹妹先后染病因无钱医治而亡,遂发奋自学医术。1910年春至1912年,在开封十二祖庙街读私塾,并从外祖父习正骨、伤科。1912~1919年,在开封辘轳湾读私塾并习正骨科。20岁时,恰遇邻居失火,房东赠给他一箱医书,他如获至宝,逐本攻读。为理清人体经络系统循行分布,准确定穴,他动手捏制一个二尺多高的泥人,先在泥人身上试针,后在自己身上、头上体会针感,以观疗效。1919~1929年,在延寿
寺后街劳动,并免费为人正骨疗伤。1929~1944年在延寿寺后街劳动,并自习针灸医术。1944~1956年,在开封市北土街开设侯宝贤诊疗室,正式开业针灸。1956年5月1日,弃个人行医,正式参加工作,在开封市公费医疗门诊部针灸科任针灸医师,并任针灸科负责人直至临终。
侯宝贤用针灸治疗的首例病人是一位患"发痧"(急性胃肠炎)的熬盐工人。他让患者躺下,给患者放血扎针,停针片刻,腹痛吐泻顿止。从此,他会扎针,不花钱能治病的消息在穷人中不胫而走,求医扎针的人日见增多。他不分昼夜,随来随治,凡是穷人,分文不取,深受大家的爱戴,称他为穷人的"扎针先生"和"侯神仙"。
在从医的道路上,他礼贤下士,多方积验,勇于实践,善治疑难杂症。一日,他听说曹门外来了一位拉骆蛇的郎中,治"闪腰"有奇效,就不耻下问,多次登门请教,应用临床,为许多腰痛患者解除病痛。他对脱骨疽(脉管炎)、先天性解颅症(脑积水)、呃逆及外科手术后胀气等均有独特疗法。1961年,一位木工患者足趾已变黑,足小趾已明显坏死,市内不少医院诊断为"脉管炎",必须截肢。当患者求救于侯宝贤时,他决定用针灸做实验性治疗。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两个多月后病人坏死小趾脱落,保全了一条腿,病告痊愈。一女婴高烧不退,呕吐不止,头围大至78公分,头皮发亮,薄而呈透明状,头右侧骨缝已裂开,面色苍白,二目白晴,呈落日状,已7日无大便,脉沉细微,似有若无。经诊断为"先天性解颅症"。他取穴分两则,初取人中、印堂、合谷、大椎等,以醒脑开窍为主,继取肾俞、命门、气海、关元、足三里等强壮穴,先补先天不足,后充后天之实。经3个月治疗,患儿可独自站立,6个月后头围减小4公分,3年后除头颇略大于正常儿童外,其余基本正常,智力发育良好。
他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并用于临床实践,创立了小、轻、少、快的侯氏针灸法,自成一系,名震中原,成为解放初期河南三大名医之一。他主持开封市公费医疗门诊针灸科数十年,除治病外先后多次举办中医进修班,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并亲自带徒一百余人,遍及国内,有的已成为著名医学专家。著有《针灸配穴精义》、《马丹阳十二穴发挥》、《针灸临床治疗三十病》、《针灸医案选》等。他毕生倾注於对"针灸穴性的研究",在《针灸配穴精义》中辑先人之优,汇个人之长,提出针灸穴性如同药性,针灸配穴如同药物配方,指出"某穴与他穴佐使,犹如用药,配伍相得,疗效益彰;若不知穴性功能,犹如巅马乱跑,不但不能疗疾,且能危疾"的学术思想,并有多宗医案收入河南省名老中医集锦。传记收入《中国国情总览》、《河南省卫生志》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连续被选为河南省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1年6月20日在开封去世。
子侯书屏和儿媳李凤英
继承侯氏针灸法,并发扬光大,应邀到尼日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针灸行医十余年,尼日利亚《民主报》,曾以整版的篇幅并配以大帧照片用英文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