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福元(1914.4~1947.10),字丰球,开封市北关人。30年代就读于河南省立开封职业学校。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与同校爱国师生一起,奔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7月入伍,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2月,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成立,陕北公学一部并入"抗大"一分校,从此承福元留校做政治工作。
1938年12月20日,承福元随"抗大"一分校从延水关渡过黄河,进入山西永和、石楼等县。1939年2月,进驻晋东南的古城、岗上一带。同年7月,日军出动兵力五万余人,对晋东南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时任-干事的承福元又随一分校从上党深入太行山区的平顺、林县一带,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游击战争。他还发动、掩护群众反敌抢粮,组织部队从几十里的山下向山上背粮,与民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1939年11月25日,"抗大"一分校奉命由太行山区迁往山东。承福元同时随一分校干部队伍,辗转激战,于1940年1月到达山东抗日根据地。他负责培训胶东部队营职以下军政干部和机关干部。1940年4月初,成立"抗大"胶东支校,承福元被任命为校政治处-股长。6月1日,他参加了掖(县)、招(远)、莱(阳)边区的反日军"六一扫荡"的战斗。进入大泽山区后,又参加了反投降和多次反扫荡战斗。1940年10月,承福元任大队长,率领"抗大"工作团五十余人,在敌人疯狂蚕食、扫荡中,不顾个人安危,在大泽山北部的胡家顶山、马山周围村庄,深入农村,发动组织群众,建立党组织,巩固农村政权,武装群众,建立自卫队,支援主力部队的反"扫荡"战斗,并同敌人新建据点(小庙后)进行斗争,胜利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对大泽山根据地的建设与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3月,"抗大"胶东支校进驻牙山后,又以政治处-股为主,组成工作队,参加了牙山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新解放区的工作。承福元与工作队在牙山中部回龙夼以北地区开展地方工作,建立侦察情报站,严密监视敌人行动,协同地方武装,破袭烟(台)、青(岛)公路的福山、栖霞段,并3次袭击福山城,取得冬季反"扫荡"的胜利。1943年5月,山东军区决定,"抗大"胶东支校整编为山东军区教导二团,下辖一、二、三营,承福元被任命为三营副教导员,后任教导员。1944年冬,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承福元与大家一起苦练技术、战术,既熟练掌握了基本技术战术,又学会了群众练兵方法,为部队培养了急需的军政干部。
1946年7月,承福元奉命调山东军区六师九团,任政治处主任,同时赴胶济路前线。他与九团其他领导一起,参加指挥了强攻芝兰庄、肖家屯伏击战,楼子底战斗,张鲁寺战斗,高密城袭击战,马丘、北河庙战斗,粉子山战斗等,挫败了敌人妄图消灭胶东解放军的企图。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九纵队成立,承福元所在团编为二十七师八十一团,他继任团政治处主任。同年5月,承福元参加孟良崮战役中的坦埠阻击战,坚守洪山阵地。同年7月,又参加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第十一师一个营的南麻战役。
1947年9月,为迅速解决山东战事,国民党军队再次向胶东解放军发起猖狂进攻。八十一团奉命歼灭进攻道头的敌九师先头部队的一个加强营。承福元积极配合团政委孙超(团长已调任)、副团长邹长林,采取大胆迂回,穿插分割,带头冲锋,不失时机展开攻击,一举全歼该加强营五百余人,其中俘虏三百余人。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赞扬道头反击战:"这一英勇行动,扭转了胶东的战局。"9月25日,九纵队发布嘉奖令,八十一团荣记集体一等功。1947年10月,承福元参加胶河战役之红石山阻击战,他与副团长邹长林负责防御任务。7日清晨,团指挥所遭敌机轰炸,承福元英勇牺牲,葬于平西荆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