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贤(1911—1968)单县孟寨乡人。爱国教育人士。早年就读于山东省立六中。192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9年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就读,曾创办《教育短波》杂志。1935年任山东省第三民众辅导区主任。他积极主张抗日,任全国战时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干事。 1938年赴延安出席教育座谈会, 受到毛泽东的接见。1940年任四川科学教育馆员兼成都华西大学教授,并主编《中国教育》,发表了一些进步文章。 1942年5月再赴延安,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文艺座谈会,再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为抗日民主教育事业奔走呼号,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战时教育改造计划》 等多篇文章。 由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受到国民党破孩,遂于1943年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194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授。在美期间,组织进步团体,建立民盟美国支部,开展反蒋活动。董必武代表中国解放区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期间,他参加了联络和保卫工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朱启贤在美国组织庆祝会,公开发表拥护共产党的主张。他的行动受到美国政府的限制并被处以大量罚金。1950年被美国驱逐出境,经香港回国,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接见和慰问。 回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8年含冤去世。1978年给予平反。论著有《前进的教育与反动的教育》《文学、哲学与玄学》《论科学与民主》等。
相关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朱姓名人堂
- 朱水涌 福建省厦门同安人
- 朱毅先 (1898~1939) 抗日英烈
- 朱楩 (1378~1450) 安徽省滁州凤阳人
- 朱衡 (1512~1584)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人
- 朱民生 (1912~1987) 福建省南平建瓯人
- 朱蕴山 (1887~1981) 安徽省六安金安区人
- 崇祯皇帝朱由检 (1611~1644)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崇祯 北京市东城区人
- 朱宝鎏 广东省广州人
- 朱剑凡 (1883~1932)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人
- 朱颖人 江苏省苏州常熟人
- 朱大建 上海市人
- 朱至澍 (1644~?) 北京市西城区人
- 朱长文 (1041~1098) 江苏省苏州吴中人
- 朱毅刚 (1942~1986) 广西自治区桂林永福人
- 朱世超 (1908~1988) 辽宁省鞍山台安县人
- 朱松寿 (1900~1941) 江苏省无锡江阴人